上海开埠之前,苏州河一直叫吴淞江。据说有外国人发现乘船从这条河可以到达苏州而得名。严格说来,“苏州河”应该是指北新泾以东的吴淞江下游这一段水域。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 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的主要水路,也是上海市区的重要航道。她见证了上海从开埠以来的发展历程, 留下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和建筑。本组图片呈现的是1934年,苏州河上的部分风景。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

外白渡桥

1934年的外白渡桥,桥上来往两岸之间的行人络绎不绝,桥下运载货物的木船川流不息。外白渡桥是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的一座大铁桥,也是距离黄浦江口最近的一座桥。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2)

苏州河码头

两名苦力正抬着沙筐通过窄窄的跳板上岸。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当年苏州河上的停船场拥挤而且无序。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3)

苏州河畔

外白渡桥如一条钢铁巨龙横跨于苏州河上,铁桥附近,两名抬着沙子上岸的苦力正继续前行, 目的地是正在修建中的百老汇大厦。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4)

百老汇大厦

百老汇大厦动工于1930年,因位置在原来的百老汇路(今大名路)上而得名。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5)

建设中的大厦

百老汇大厦由“英商业广地产公司”投资,位置在原英商电车公司的旧址上。大厦由英国建筑设计师弗雷泽设计,承建者为新仁记等六家营造厂。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6)

大厦远眺

百老汇大厦于1934年完工。本图是从苏州河上远望大厦的情景,高大巍峨大楼已接近封顶。这是一幢专门提供给外国人租住的高级公寓,不但外观气势恢宏,内部装修也十分考究。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7)

河滨大楼

河滨大楼位于虹口北外滩区域,由新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有“远东第一公寓楼”之称。有意思的是,很多资料上说这座大楼建成于1935年,本图为1934年拍摄的,而图中的大楼很显然已经投入使用了。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8)

河滨附近风景

因为河滨大楼特殊的地理位置,站在楼上,繁华的南京路以及车水马龙的外白渡桥都尽收眼底,整栋楼就是一个大大的观景台。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9)

乍浦路桥

乍浦路桥的前身是一座浮桥,俗称二白渡桥,1927年改建为混凝土桥。这座长约272米的大桥,南连虎丘路,北接乍浦路,故被称为乍浦路桥。图中桥头的大厦为当时的光陆大戏院(曙光剧院)。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0)

乍浦路桥上

一辆满载着蒲包和板条箱的老式板车正从桥上经过,车轮还是老式的木头轮子,前面有三个人用绳子牵引,两个人在后面奋力往前推。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1)

四川路桥

四川路桥始建于1878年,原来也是一座木桥。1922年四川路桥北岸建邮政总局大楼,老木桥被拆除重建。因这座桥位于邮政局大楼旁边,俗称“邮政局大桥”。图为当时的邮政局大楼,上面有“中国航空公司”的巨大广告。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2)

四川路桥近景

一艘放倒的桅杆的木船正从桥下经过。透过桥洞,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乍浦路桥以及光陆大戏院的顶部。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3)

四川桥上

刚刚下过雨,地上比较湿滑,一辆板车正在通过桥面,和前面的老式木轮板车不同,这辆车子的车轮非常小,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上海城区的路面是很平整的。

上海百老汇大厦用什么建设 1934年的上海苏州河所见(14)

河边民居

苏州河的一个拐弯处,河道两岸建满民居建筑,左侧河岸的几排房屋建筑形制很相似,显得非常整齐。照片近景是一个儿童,远处有一座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