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从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从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我市累计接收相关投诉、举报、咨询件21219件,同比上升39.77%其中,投诉4692件,占接收总量22.11%,同比上升32.0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5.19万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怎样摆脱消费陷阱?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怎样摆脱消费陷阱(如何避开消费陷阱)

怎样摆脱消费陷阱

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从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从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我市累计接收相关投诉、举报、咨询件21219件,同比上升39.77%。其中,投诉4692件,占接收总量22.11%,同比上升32.0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5.19万元。

去年,市民投诉最多的是哪些行业?消费维权的热点发生了哪些变化?消费者如何练就“火眼金睛”,避开消费陷阱,守好钱袋子?

预付式消费纠纷

“以后碰到这种先交钱办卡,再享受服务的情况,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张小姐(化名)是宁化人,2019年8月在万新广场某健身房办理了一张299元的季卡。几个月前,她准备开卡使用,商家却告知需补交钱才能开卡。张小姐认为此举不合理,要求退款,商家拒绝了。随后,张小姐投诉,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后,商家才同意无条件开卡。

张小姐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预付卡、预存卡、预付费等各种新型消费方式纠纷频发。其中,付款前后商家“两副面孔”,办卡后商家一夜之间关店走人等问题,最让消费者“头疼”。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部分经营者因经营不善关门歇业,却未提前告知持卡消费者,擅自终止服务,引起投诉风波。此外,有些商家不够诚信,承诺的服务未兑现,也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不久前,三明蓝堡连锁健身房、碧桂园舒华健身馆等关门停业,均涉及到充值款项未消费完毕,消费者要求退款等问题。

“随着大家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我们不会选择吃‘哑巴亏’。”原来,王女士(化名)在梅列区满园春食客天地某自助餐厅办理了充值业务,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却发现再次前去消费时,商家早已“人去楼空”。王女士选择投诉,经有关部门调解,商家已退款。

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消费者如何守好钱袋子?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消费者决定办“预付卡”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的联系方式、经营情况、社会信誉度等基本信息,切勿轻信商家口头承诺。签订合同时,要特别关注所办卡的使用范围、有效使用日期等相关条款以及服务终止、店铺转让等情况的处理。

“尽量不要选择充值大面额的消费卡,最好即充即用,避免造成损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身消费需求决定是否需要办卡,做到“理性消费、拒绝诱惑”。若消费者在持卡消费期间发现商家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家庭装修消费猫腻

去年年底,家住沙县长泰公寓的卢先生(化名),因为新房装修的事儿,与装修公司闹得很不开心。原来,卢先生去年年初购得一套二手楼中楼,全包委托装修公司装潢。当初约定好装修期限半年,谁知,装修期间这家公司以多种理由加价,卢先生不同意,工期一再延后。

一些有过和卢先生类似的经历的消费者表示,在遇到装修公司单方面要求涨价时,因为自己对装修市场不了解,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接受事实,继续让装修公司装修,很容易被“下套”,。

近些年,有关装修公司拖延工期、施工质量差、擅自增项改项多收费用、不履行售后责任甚至“关门跑路”等问题频发,日渐成为广大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难点。

去年5月,市民吴先生(化名)在市区某整体家居公司缴纳了2万元定金,却发现商家找不到了。吴先生心急如焚,要求商家退还定金,这才得知合同已交由另一家设计有限公司继续履行。最终,在12315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吴先生才挽回了损失。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家装行业“正规军”较少,有些甚至没有施工资质,这部分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场所,缺乏有效承担工程质量责任的能力,极容易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那么,消费者怎么预防装修“猫腻”,减少相关损失?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在选择家装公司时,消费者要查看是否有营业执照和专业的施工队伍,了解其口碑、知名度和信誉度等。在面对商家促销时,消费者需理性对待,不要轻信低价装修。

在签订正式合同时,消费者应要求装修公司详细注明施工工期、质量要求、装修材料明细表、付款方式、验收程序等,同时,还要约定好违约金的赔付比例,明确工程延期装修的违约金。

“消费者还可以经常到装修现场查看工程进度,及时发现装修中存在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工程结束后,要留存合同、票据、现场照片及录音视频等证据,以备出现纠纷时使用。

还有哪类消费投诉多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去年,从投诉的客体类别看,商品类投诉前三位分别为:一般食品类514件、服装鞋帽类443件、家用电器类240件;服务类投诉前三位分别为:电信服务类392件、餐饮和住宿服务类167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146件。

其中,电信服务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信服务套餐问题,如擅自变更套餐、擅自增加套餐、套餐期满后仍然扣费等;二是存在捆绑销售或售后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如投诉人反映较多办理的套餐到期后,不让更换套餐等。

之前就有市民投诉,去年4月,某通讯公司未经同意为其开通500兆流量套餐,导致他无法携号转网,若取消套餐则要求收取违约金。投诉人认为不合理,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后才办理成功相关业务。

从投诉的问题类别看,前三位分别为:质量问题782件、合同问题645件、售后服务问题434件。其中,电器类商品的售后服务问题,尤其受消费者关注,如冰箱、空调不按时送货、安装;不认真履行“三包”义务,符合退换货条件的不予以兑现;维修人员多次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维修配件收费不合理等。

此前,一位投诉人购买了某品牌空调,出现质量问题后,他多次与厂家联系上门维修,均未修好,只能要求换货或退货,并请求12315协助处理。双方协商后,厂家表示如存在维修不好的情况,愿意做换货处理,消费者表示满意。

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电器维修费用高,如果商家没有做好售后服务,消费者可能因此多支付许多不必要的花费。”这也要求,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到正规商家购买产品。

针对旅游消费纠纷问题,去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内容和要求,积极配合文旅部门做好旅游投诉登记和转办工作,共接收转办各类旅游投诉举报咨询50件,其中投诉11件、举报2件、咨询37件。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应明确旅游路线、日程安排、食宿标准、交通工具等事项,并在合同中明确购物地点、次数。出现问题时,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及时向旅游投诉部门或消协投诉。来

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卢素平 杨珺)

新媒体编辑:鲍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