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腾讯视频会员新一轮涨价正式生效。此次涨价中,VIP连续包月上调5元,较之前的20元每月上涨25%。连续包年、超级影视VIP连续包月等均有小幅上调,VIP月卡及超级影视VIP多项套餐价格则保持不变。

腾讯会员费调整(腾讯会员费上调正式生效)(1)

此前,腾讯视频官方表示,凡在2022年4月20日零点前已经是腾讯视频VIP或超级影视VIP自动续费状态的用户,若不更改当前自动续费状态,将享有调整前的续费价格优惠至2022年10月23日。这是继2021年4月后,腾讯视频的又一轮涨价。彼时,腾讯视频连续包月上涨至20元,涨幅超30%,非连续套餐包月则涨至30元,上涨50%。

近两年,各大平台纷纷开启了一轮悄无声息的涨价。继备受争议的“超前点播”、“VIP专属广告”等事件后,长视频平台实现盈亏平衡的办法是否只剩下涨会员费?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中旬,爱奇艺对黄金VIP会员订阅价格进行更新,月卡普通用户价格从25元涨至30元,连续包月价格从19元涨至22元,涨价幅度分别为20%和16%。

芒果TV也在去年12月底,对会员进行了一轮幅度在1元至20元之间的涨价。

今年2月1日,咪咕视频也宣布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其中钻石会员年卡的价格涨幅在所有平台中最高,从175元上升至218元,上涨近25%。

有网友表示:“电视和平板现在不怎么看了,涨就涨,无所谓。”、“一杯奶茶的价钱,其实还能接受。”、“只要有好的内容,也愿意继续充会员。”

会员涨价增收的同时,“副作用”也逐步体现,尽管提价措施让几大平台会员收入依然保持缓步增长,但是代价却是用户数量的流失。

对会员费涨这一做法,许多网友并不买账。

有网友表示:“本来是忠实的会员,但经过‘超前点播’、‘会员广告’事件后,对平台的使用体验本来就有所下降,再次涨价只会让‘心更凉’,马上取消自动续费。”、“一些内容质量提不起来,只是涨价的平台,会考虑不再充值。”

据腾讯财报显示,至2021年四季度,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为1.24亿,对比第三季度减少500万,增长率由正转负。

另一边,爱奇艺在一轮轮涨价后,付费用户数量也跌破1亿大关。据爱奇艺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爱奇艺营收达到74亿元。其中,会员服务营收41亿元,爱奇艺季度日均总订阅会员数为9700万。

短期的营收增长与长期会员订阅量出现矛盾的同时,各大长视频平台的广告收入也出现了波动或下滑现象。随着短视频和部分资讯、社交类平台流量增多,越来越多品牌将更多广告投放的目光聚焦微博、抖音、B站、快手、今日头条、小红书等受众群体明晰、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的平台。

抛开呼声与争议,仔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长视频平台成立多年涨价速度并不算快,一方面前期国内内容付费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各家平台也更看重对用户付费意愿和消费习惯的培养。

如今,头部长视频平台整体的用户增长在进入“亿级”时代后已经放缓;用户需求逐步提升,除基本“追剧下饭”的需求外,付费意愿更容易受到平台内容和服务表现的影响;短视频平台影视剪辑内容、影视作品线上直播量的增加,成为部分用户观看内容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长视频平台如何实现盈利,关键依然在内容与服务。只要能保持内容与服务能力的增长,阶段性涨价会是相对健康的发展方式,国内头部视频平台或将逐步进入提价通道。

内容与服务能够做到在提价时让更多用户愿意“买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大长视频平台也正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视频平台付费提价后路在何方?是下一个黄金时期,还是万丈深渊?(姬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