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被子和人一生相伴。

以前的被子几乎都是用棉花做胎,采摘的棉花脱籽后晒至蓬松,打被套的师傅把棉花均匀地摊在案上,肩上扛起一张大弓,弓上紧绷一根牛皮弓弦,一端浅埋在棉花里,用一只木锤敲击另一端,弓弦在棉花里高频率震动,把棉絮抖动得蓬松如雪花,轻盈如云朵。

敲击弓弦的声音很有韵律,像古代的乐师轻抚古琴,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手法,轻重缓急全凭自己的感觉,不同的音色把棉花撩拨得欢欣鼓舞,跳着舞,唱着歌,洁白而柔软的灵魂便凝固在一方空间里。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1)

待所有的棉花弹至均匀,随后用棉线斜织一张网把棉胎两面罩住,以防撕扯变形,最后用光滑的厚木块移动压实即可。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2)

电影《巧奔妙逃》里有一个弹棉花的片段,把这门行当演绎到了极致,王宝强主演的《私人订制》又把弹棉花推向了艺术的高度。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3)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4)

以前嫁女,不管家境如何,都会置备几床棉被作嫁妆,里面缝进了母亲双手的温度和家的系念。被面大多为鲜艳怒放的大花朵图案,花瓣大得好像随时会掉下来,喜庆而又热烈。出嫁的时候,谁家陪嫁的被子多就很有颜面,甚至会在邻里间风光好几年。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5)

天冷的时候,把棉被在冬日暖阳下晒上大半天,用竹棍敲打一遍,被子立刻变得松软而干燥,晚上钻进去明显可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隆冬寒夜里做着温暖的梦,窗外的冷月寒星羡慕得直眨眼睛。

藏在心底的是回忆(藏在被子里的岁月)(6)

以前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几床棉被便成了老年人心心挂念的家当,一床被子可以传给几代人,真可谓是“被被”相传。每逢甲子年,家里的老人会打几床新被子收起来,留给子孙以后结婚用,甲子即“加子”谐音,希望人丁兴旺,香火不断。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再用棉被,羽绒被之类的寝具既轻巧保暖,又时尚美观。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改变,棉被也许终将成为一种符号、一个时代的记忆,但不管何时何地,不老的岁月在被子里依然安好而温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