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河拍电影出了名

文 | 孙瑞

胶东有名的大河五龙河不仅是梨乡文化的发祥地,也曾是几十部电影、电视剧的绝佳外景拍摄地,甚至被誉为“胶东横店”“五龙河好莱坞”。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两个小八路》《农家乐》《地雷战》《苦菜花》《永不分离》等几十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场景,都选在风光旖旎的胶东五龙河中下游取景。

1978年初夏,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两个小八路》拍摄剧组来到五龙河下游的穴坊镇黄格庄村五龙河沿岸架起摄影棚。拍电影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亚于现在“神七”飞天。

“快!到五龙河看拍电影去!哪个村的人被选中当群众演员了,每人发两块钱的演出报酬呢!”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像炸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争前恐后地向拍摄现场涌来。

我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和伙伴们一路小跑,来到七八里路外的五龙河黄格庄大桥看热闹。

还没到五龙河桥头,隐约看到一辆军绿色解放牌敞篷汽车和一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车停在大桥边。

大桥下面的芦苇荡,也架起了一个比农村草垛还大的摄影棚。桥下的河边羊肠小道上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把摄影棚围得水泄不通。

扮演小八路的小演员站在齐腰深的芦苇丛里,仔细地听着导演的口令,认真地做每一个动作。一个戴鸭舌帽的摄影师,站在最高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不时地擦着汗水,不停地拉近聚焦。

那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导演很有特点,手持喇叭变着嗓门喊:“大家注意了,准备!一、二、三……好,开始!大家投入角色。再来一次……”

摄影师坐在两条像铁路一样的轨道上拍摄,一会儿聚焦推拉镜头,一会儿上摇,摄影助理手持圆圆的“月亮”反光板,往演员脸上照,用来补光。

在一旁的数百人趋之若鹜地围在一起,由于河边太滑,我一不小心被挤进河里,幸亏河不深,裤子湿了一大截。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门票(这里被誉为胶东横店)(1)

《两个小八路》剧照

尽管这样,我还是探着脑袋看,侧着耳朵听。

“叔叔,什么时候能放电影?”一位十几岁的小孩子们不停地问。

“小朋友,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等明年麦子熟了的时候。”摄制组一位50多岁的人风趣幽默地回答。

果真,就在第二年五月份,终于盼来电影发行公映。

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影。原来《两个小八路》的故事就发生在胶东五龙河流域。我后来获知,编剧李心田是原济南军区创作室主任,在莱阳当兵。

李心田为了挖掘创作,多次从济南回到莱阳五龙河流域采风,详细了解当地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打日本鬼子的故事,用了三个月时间,精心创作了长篇小说《两个小八路》。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地雷战》,故事虽然发生在邻县海阳,但很多场景都是在五龙河下游拍摄的。

记得有一段经典台词:“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这句台词,至今朗朗上口。

敌人让地雷炸怕了,还是不甘心失败,吃了几次亏以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从青岛到海阳,青威公路五龙河段是日本鬼子的必经之路。赵庄人在五龙河巧妙地“守株待兔”,不见鬼子不挂弦,在桥底绑了水雷,日本工兵一上桥,立刻“飞”上西天!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门票(这里被誉为胶东横店)(2)

《地雷战》剧照

有趣的是,1962年要拍摄还原1942年的五龙河,可当年还没有修建大桥,只有一条由几十根石条做桥墩的简易路,怎么办?为了还原大桥真相,摄制组还在蚬子湾、东蒲、贤友几个大队购买了上百根石条,用马车拉过去,临时架桥。

道具师还对石条“做旧”,涂了些锅底灰、炕洞灰等脏东西,让桥“返古”逼真,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五龙河岸边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在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莱阳五龙河中游西陶漳村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农家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故事片。

梨乡莱阳五龙河的秀丽风光,胶东大地的淳朴民风,第一次用胶片播映到了大江南北。如今的西陶漳村,已经成为有名的“梨乡风情”旅游村,《农家乐》成为人们脑海中一段温馨的记忆。

据西陶漳村的一位八旬老人介绍,电影主演著名演员秦怡用心揣摩角色,每天都帮房东打扫卫生、挑水做饭、干农活。她还与村里年龄相仿的妇女主任于秀花结成了对子,两人每天形影不离,推木轮车运石头上山,一个推一个拉,齐声说莱阳“地瓜话”。

秦怡还跟这位姐妹学会了烧灶锅、挑麦秸、收割高粱等农活,闲暇时学会了绣荷包、纳鞋底、剪窗花等手艺。过端午节,俩人还一起包饺子。一个多月下来,秦怡仿佛变了个人,当她一身土布袄站在镜头前,活脱脱一个村姑形象。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门票(这里被誉为胶东横店)(3)

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苦菜花》,1965年被搬上银幕,其中很多镜头在五龙河中游淳于村一带和昆嵛山拍摄。

2018年10月17日,电影《永不分离》新闻发布会在莱阳举行,这是一部以莱阳梨为故事线索的电影,由山东泰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张旭升担任编剧,高海博导演,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部分院线放映。

莱阳梨文化历史悠久,生长在五龙河沿岸,有关莱阳梨的故事每天也在不断发生着,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莱阳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

还有,莱阳作家徐洪礼2007年创作的20集电视剧《智歼顽敌赵保原》,2012年王珂、吴隆奇主演的电视剧《大扇坊》,都是在五龙河开拍和杀青。烟台作家夏仁胜写的电视剧《大秧歌》,也有些镜头在五龙河拍摄。

五龙河不愧是胶东梨乡文化的摇篮。

原文发表于2023年4月1日《烟台晚报》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门票(这里被誉为胶东横店)(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