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构建红色课程

--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构建“红色课程”侧记

程慧 言实

在盐城地域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丰厚的人文精神、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故为地域文化之魂。 盐城红色文化是盐城地域革命斗争的历史以及所凝结而成的一种独特精神,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共生形态。它蕴涵了盐城人民在长期革命与建设中的伟大历史实践,及其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承载着盐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奋斗史、英雄史,蕴涵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其中包括重要革命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红色历史故事、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馆、革命历史文物、重要革命标志物等,也包括在其基础上升华凝练而成的地域精神。

学校红色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1)

盐城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十分重视用好盐城红色资源,着力构建盐城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涵的“红色”课程。在学校喜迎中共建党百年的系列活动中,构建“红色课程”成为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 4月20日上午,学校党支部、校长室组织全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盐都区红色教学点参观学习。在张庄街道红色教学点,大家认真观看了电视片《刘少奇在张庄》,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大家深受教育。党支部书记周静忠同志表示,张庄街道继承红色传统、打造绿色张庄、践行为民宗旨的工作经验,对于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

学校红色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2)

在龙冈镇杨斌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时,全体同志杨斌烈士纪念馆,认真聆听了革命烈士杨斌的英雄事迹,聆听了年逾花甲的村民柏正满“收藏红色小人书”的故事。柏正满从小受到红色小人书中革命英雄事迹的濡染,从19岁起开始收藏红色小人书,数十年来日积月累,收藏5千多本红色小人书。如今,他经常到盐城市各学校免费展览红色小人书,并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柏正满“传承红色基因”的事迹使大家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党员同志们认识到,肩负教育重任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具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政治自觉。

学校红色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3)

5月18日,南师盐实初中部教导处和少先大队部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参观了盐都革命陈列馆和潘黄红色教育基地。在盐都革命陈列馆,同学们认真聆听讲究,认真观看陈列资料,认真做着记录。初二2班赵今妍同学记下了这些内容: “在陈列馆展览长廊的墙上,刻着、画着、挂着盐城优秀革命战士以及共产党员,细细观察他们的简历:潘克,年仅23岁牺牲;陈涛,于21岁牺牲……还有17、18岁这样触目的数字。在这个如花一般的年纪,他们选择了高尚的事业,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怎样的责任。责任的薪火也一直在传递,那么,我们该挑起这份担子。”

学校红色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4)

在潘黄红色教育基地的广场上,南师盐实的学子们进行了爱国主义宣誓:……不论我身在何地、人在何处,我身上始终流淌着祖国的血液,一生不能改,一生不能变,为了这一切,我用我的生命承诺,我用我的荣誉宣誓:我爱我的祖国! 青春的心声,铮铮的誓言,在盐城大地回荡……

学校红色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