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1)

一说起周瑜,我们是不是想起好多与周瑜有关的词语:不顾大局,器量狭窄,因生气而一命归西,只想一枝独秀,不想百花盛开,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愤闷,更因想设计西蜀,骗取荆州而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在明清之前,周瑜的形象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个胸襟宽广,风度翩翩,军事才能非常优越的儒将,一个一心为民,舍身忘家,重情重义的英雄,不信的话,请看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所写的巜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中就对周瑜的风彩非常仰慕: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3)

在这首词中,我们的豪放词作的代表苏轼先生面对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了被历史淹没的英雄,在众多扑面而来的英雄谱中,首先跳入眼帘的不是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也不是雄才大略的曹孟德,更不是一哭安天下的刘备和承继祖先遗惠,安守江南的孙权,而是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有人说,此处“纶巾羽扇"的人指的是诸葛孔明,如果没有“小乔初嫁了”,今人这样理解也没毛病,但既然有这一句,这个“羽扇纶巾”的人,就只能是周瑜,因为谁都知道东吴乔国老的两个女儿,大乔嫁了孙策,小乔嫁与周瑜。可见周瑜在苏东坡眼中,他的形象还是正能量的。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4)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周瑜“性度恢廓”,刘备评价周瑜为“气量颇大”,蒋干评价周瑜是“雅量高致”。从这些溢美的言词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周瑜的形象绝非是那个哀鸣着“既生瑜,何生亮”,处处找岔子,使绊子,妄图除去比自己强的诸葛亮的渣男。

事实上,在《三国志》中,周瑜出身于显贵之家,见识不凡,志向远大,遇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他曾帮孙策平定吴越,建立起江东基业,独霸一方;孙策在临终前给继任者孙权的遗言中有提到:“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遇害后,东吴人心惶惶,是他,高瞻远睹,镇定从容地主持了大局,安排了孙策后事,并快刀斩乱麻,依照孙策遗言,拥立孙权为首领。使惶惶不可终日的东吴上下很快的平定下来,团结一致,上下一心,给东吴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

不但史学家陈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对周瑜的评价也极高。刘备,鲁迅,蒋干等都曾说过周瑜雅量高致,气度不凡的话。那么,是什么让周瑜的形象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神坛落入低端小气没心胸的尘埃里的呢?细访源头,应是罗贯中的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5)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一出场便是孙刘联盟关键,他虽然以雷霆手段订下了孙刘联盟的决策,显出了不凡的气魄,展现了果决坚毅的性格,但此后,周瑜的形象却一落千丈,自从他发现了诸葛亮智谋与策划处处先已一步,便时时刻为难诸葛亮,似乎欲先置诸葛亮于死地才后快,于是有了斗智斗勇中的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故事情节,给人留下了器量狭窄,嫉贤妒能的印象。

为何罗贯中要如此抹黑周瑜呢?主要是为了作品的需要,在巜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以他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塑造出刘备的仁慈宽厚,诸葛亮的聪慧与机智,博学高远,为了能提升诸葛亮的品味与高端,只有把周瑜刻画成小肚鸡肠,目光短浅,才能凸显出诸葛亮的目光高远,器度不凡,文韬武略,皆高人一等的不同凡响。为什选择了周瑜呢?因为周瑜的实力雄厚,足以与诸葛亮抗衡,只有胜过了周瑜,诸葛亮的胜利才有存在感,如果让诸葛亮与一个普普的人物去斗智,诸葛亮也显不出高竿了。说到底,周瑜是被罗贯中塑造诸葛亮的光辉傲岸的过程中炮灰了的牺牲品,这也算是周瑜遇人不淑吧。

三国演义周瑜性格特点及事例(被巜三国演义炮灰的英雄一一周瑜人物简析)(6)

不过,既然是演义,自然就不是历史,我们没有必要去批驳指正《三国演义》中的失真,但也没有必要把《三国演义》中人物做标尺,影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评价。

三国演义无论是否写的真实,它都以一种通俗易懂,人物丰满,刻画逼真等特殊的文学魅力,强力的将各种人物形象推到了人们面前,并走进了人们心理,所以,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并非真正的周瑜,却在在影响着真实的周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以致于有人看到周瑜的正面形象而感到惊奇,不解,以为是篡改了周瑜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