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时年巴菲特70岁。

两只鸟谁能找到另外一个鸟(2000三)(1)


题外话


天意,有时起正面作用,有时起负面作用,长期来看=0。

而且,即便它不等于零,真的有用,难道你我还有本事努力去改变天意——抓住有利天意或者躲过不利天意?

如果能承认你我没有这个本事,那么关注它就毫无意义。

在自己能够改变的地方努力,然后承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东西即可。

——源自唐朝唐书房《书房拾遗第24期》2021年8月7日


2000年学习摘抄(三)


1、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

2、成长只是评估价值时的一个要素,他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3、投资者不需要太多的聪明才智,也不需要盲目的洞察力。

4、投资和投机之间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的。市场上大多数参与者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投机和投资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了。没有什么比不劳而获能获得大量金钱,更能让人丧失理性的。

5、事实证明,泡沫的市场创造出泡沫的公司,这是一种赚走投资人手中的钱,而不帮投资人赚钱的幌子。

6、对于每一个泡沫都有一根针在等着他刺破泡沫。

7、投机有的时候在看起来最容易的时候是最危险的。


正文


下面一段到了我们大家普遍又熟悉又喜欢的关于投资的部分。

这段非常的精彩,其中有些话是我们后来很多年不断在重复的耳熟能详的话语。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在两千年的时候,持有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如下。

以前去年和前几年的时候列的是7.5亿美元以上,现在水涨船高到了10亿美元以上,列了5家。

美国运通成本是14.7亿,市值是83亿;

可口可乐成本是12.99亿,市值是120亿,但是比上一年下降了不少跌了不少;

吉列的成本是6亿,市值是34亿;

华盛顿邮报,成本是1100万,市值是10亿。

富国银行成本是3.1亿 ,市值是30亿,所有加起来的普通股投资,巴菲特列出来成本是104亿 ,市值达到了376亿,也就是账面大赚了270亿。当然了,在普通人眼里看来就是非常棒,高山仰止。

巴菲特接着写2000年的时候,我们售出了几乎所有的持有的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是美国政府出面成立的这房屋按揭有限公司,英文叫 Freddie Mac and Fannie Mae,这两个名字在英文中听起来差不多,一般人根本搞不太清楚,但也不需要搞清楚,反正就是两个公司。

巴菲特很有先见之明,在2000年就把它全卖掉了,这两家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扮演了重大的负面角色。

他说我们同时以15%的资金买进了几家中型公司以及一些高收益债券,他括弧专门说明少部分并不属于垃圾债券,因为高收益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是等同于高风险垃圾债券,因为垃圾债券风险大,所以它的收益反而高来补充,作为金融理论上做一个风险的对冲。

巴菲特说我们目前持有的证券中没有便宜货,也就是我们无论是持有哪个公司的股票,但是都没有便宜货。

虽然去年跌了一点,但是我们只是对这些东西感到满意,对我们自己拥有的证券感到满意,但远远还没有到感到兴奋的地步。也就是说他们跌得不够厉害,还是不够便宜。

巴菲特接着说很多人以为股票是伯克希尔投资时的第一选择,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太正确的。

他说自从我1983年公布了一些所谓的我们自己看经济准则以后,我们就一再公开的表示,我们比较偏爱买下整个公司而不是部分的股权,这是巴菲特,我要看好那公司不是买什么股票,要买就买下全部公司。

他说其中有一部分理由是基于私人的理由,就是巴菲特我本人喜欢与那些有本事、德才兼备的经理人的一起共事,他们品德高尚,有才华,又忠诚。很坦率地说,我发现他们的能力比很多上市公司更有理性。就是这个公司整个买下来,这个公司肯定不是上市公司,因为整个买下他就一定是private公司,而不是public公司。

他说private公司就是没上市公司比上市公司通常更理性,也更加以股东利益为重,这点巴菲特非常的看重。

他说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偏爱买下整个公司而不仅仅是部分股权跟税赋有关系。

原话是根据税法规定,持有80%以上的股权比持有少数股权对伯克希尔有利得多。

因为持有8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分红不必像普通股一样缴纳股息税。

另外将来很多年以后,如果把这个公司卖出去,也不要像买卖股票那样交资本利得税,这个是巴菲特根据美国税务方面的考虑。

但是对我们不太适用,因为中国是很多年以来从这个资本利得税上说实话还是比较友好的。因为买一个股股票,如果持有大概超过一年以上,红利派息好像也不用交税了,然后股票差价利得好像也不用交税。这是我们补充A股的情况。

巴菲特接着写即使撇开税收的因素,税收因素即使不考虑,我们的评估买股票和评估买一个企业的公式原理都是一样的。

就像我们一位很牛的先知预言,伊索寓言的伊索讲的,他在2600年前,公元前六百年可不就是两千六百年前,谈到了一个观点,就是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

他说如果想诠释一下这项原则,你必须再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你怎么确定这个树丛里有鸟?第二他们什么时候会出现以及有多少数量,有一只还是有很多只只?第三,社会上的无风险利率是多少?risk-free interest rate无风险利率是假定以美国长期债券国债利率为主。

他说如果这个三个问题你都能回答出来,你就知道这个树从值多少钱,最高价值是多少,当然了,这里的小鸟只是比喻,实际上是美元的意思。

他说伊索寓言的这个预言可以进一步扩大,解释为美元以及适用在农业、油田、股票、债券、、工厂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上,即使什么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运用、汽车的问世乃至互联网的发明,都无所谓,定理是无法改变的,都一样,只要输入正确的数字,你就可以得到对于整个世界中所有可能的,使资本增值具有吸引力。

按照资本增值的吸引力排序的序列远近,高低回报的远近。也就是说伊索寓言的这个定理放在今天投资的世界中,无论你在什么时代,他都是有效的,只要你有输入正确的数字,各种投资世界中的投资对象可以以它潜在的回报进行排行。

巴菲特接着写常见的衡量标准,比如说分红回报率、市盈率、市净率乃至成长率,除非他们能够提供一家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流入流出的任何线索,否则这些东西跟价值评估就没什么关系。

他说有的时候成长甚至都对价值有损害。如果你早期投入现金流大于以后未来现金流入的折现,当然就有损害。

所以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分析师,有些基金经理人信誓旦旦的叫什么成长型和价值型,列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的风格是压根就是胡扯,那不是蠢就是坏。

他说成长只是评估价值时的一个要素,他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巴菲特接着写可惜伊索寓言中第三个变量就是利率,三个变量中只有这个利率比较简单易懂,因为你找一下看一下就行了,剩下两个变量就是树丛里有没有鸟以及有多少鸟,这比较难算,要精确的算出这两个变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好的方法是与各种可能性一起算一算,那这就难度很大了。

所以巴菲特说过另外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精确的错误还不如模糊的正确。反过来说,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他接着说无论乱七八糟这个东西你学了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巴菲特讲了一句话,投资者不需要太多的聪明才智,也不需要盲目的洞察力。你搞这么多复杂的东西干嘛呢?看着好像很聪明,实际上没什么用。

他说如今投机这个东西。投机的英文叫speculation ,投机这个东西既不违法也不是不道德,甚至不能说他不符合美国的精神,但是芒格和我不愿意玩这种游戏。

他说既然我们是两手空空地去参加一个party ,那我们为什么要希望从party 中满载而归呢?哥们,你来投机的,你投机还想赚钱,这不找错了地方吗?投机玩一玩就行了,别玩大了,小赌怡情还行,大赌是要命。

巴菲特接着写道投资和投机之间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的。市场上大多数参与者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投机和投资之间的界限就更加模糊了。

他说没有什么比不劳而获能获得大量金钱,更能让人丧失理性的。

你看你不劳而获一下赚了好多钱,啪嚓一下就赚了很多钱这个事,当然令人很失去理性。

他说经历了这种难以令人忘怀的兴奋之后,通常明智的人会进入灰姑娘的行为。他们明明知道在舞会中多待一会儿,原形毕露的概率就越高,但是他们舍不得错过这场盛大的舞会,大家都晕了头,所有的参与者都希望在午夜前的几秒钟悄悄的离开,在高潮的时候抛掉,最高的时候卖就行了,但问题是这场舞会你突然发现舞场中的时钟根本没有指针。

他说去年我们对这种失序的状态就是没有秩序的状态大加批评,这实在是太不合理了,我们赫然的发现,投资人预期超过数倍他们可能得到的回报。

他说盖洛普在1999年12月份做了个调查,采访了很多投资人说你对自己未来的预期年平均年化回报是多少?答案是19%。盖洛普是美国很重要的一家民意调查公司,他们做了个调查,就是1999年底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牛市。

调查说,你估计你未来10年平均的年化回报多少?大家说我估计19%还可以吧。所以巴菲特对这个答案是相当相当的警惕的。

他说这明显是不当的预期,这个预期是非常不恰当的。

他说对于美国这个大树丛来说,美国大股市就是美国的大树丛。

他说到2009年为止,根本就不可能藏这么多鸟。巴菲特的话大家要多读几遍才能明白。

巴菲特接着写更夸张的是市场上参与者对长期明显不可能有太高价值,甚至压根就没有任何价值的公司,竟然给予了极高的估值。而更多的投资人被这种飙涨的股价所迷惑,他们明明没有价值,他老涨,老涨,老涨大家觉得这不挺有价值的吗?

他说大家蜂拥而入,这种情形就好像病毒一样,在投资界,在投资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之间广泛的传播,引发的不合理的股价与其本身价值的明显背离和脱钩,伴随着这一切不切实际的情况而言,还有一种荒唐的叫法叫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

巴菲特讲我们欣然承认,在过去十年,很多新型的企业,年轻的企业的确是创造了大量真正价值,未来还会创造更多价值。这我们不否认。

但是如果任何企业在存续期间一直亏损,其价值不是被创造,而是被摧毁。不管这种期间,他的市值有多高,就是那些公司根本不赚钱。他老涨,大家认为它有价值,胡扯,压根就是价值的毁灭者。

巴菲特讽刺的公司有的的确后来真的很大,但是更多的是垮掉了。

刚才我们已经开头的时候讲过,2000年大崩盘的时候的惨状,绝大多数公司后来化为烟云,今天的同志们已经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了。

巴菲特接着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是财富转移,而且是大规模的财富转移这个是发生了。

近年来他说通过无耻的推销和无鸟的树丛,就是华尔街经常干无耻的推销,那些没有鸟儿的树丛,促销,促销周从公众的口袋里,转移走了数十亿美金到自己腰包里,或者是到他们的朋友和同事们腰包里。

他说事实证明泡沫市场创造出泡沫公司,这是一种赚走了投资人手中的钱,而不帮助投资人赚钱的幌子。这句话很精彩。

翻译成中文也很精彩。巴菲特对这种泡沫非常反感,极其恼火,但也很无奈。

他说事实证明,泡沫的市场创造出泡沫的公司,这是一种赚走投资人手中的钱,而不帮投资人赚钱的幌子。

事实是这些幕后的推手最终目标不是让公司赚钱,而是让公司IPO。大家听明白了吧?

华尔街这帮牛人能人聪明人都是哈佛斯坦福毕业的这种常春藤藤校毕业的极其聪明的年轻人,他们通常并不是想帮助公司怎么赚钱,而是让公司去IPO。 让公司IPO赚别人股市参与者股民的钱。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割韭菜。

但是大家要成为一个强壮的不再是韭菜的韭菜的东西,这个是大家自己的努力。

他说这样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老套的连锁信 chain letter。

中国的30年前也曾经流行过,就是你回家或者到办公室打开门,门上塞了封信,说你拿了这个信以后,你很幸运,你要把它抄300份以后发给你300个同事,让他们再抄300份,你可以获得lucky的结果,否则的话就灾难降临。chain letter叫连锁信。

也许年纪大的人可能会记得,年轻人可能不一定知道这个事,这是一个内容背景的补充。

下面巴菲特接着写对于每一个泡沫都有一根针在等着他刺破泡沫。

他说首先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有人买,华尔街那帮人就会帮你想办法,想办法卖给谁。只要你想买,他们那总有办法。华尔街这帮人的确是很厉害。

美国的经济很大的份量是由华尔街创造的,这帮人的确是太聪明,可惜有的时候没用在正道上。

其次投机有的时候在看起来最容易的时候是最危险的。

巴菲特接着说在伯克希尔,我们从来没有妄想从一堆不成气候的公司中挑出少数幸运儿,我们知道我们不够聪明,相反我们试图遵循2600年来古老的伊索寓言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耐心研究那些哪些树丛里到底有多少鸟,以及他们什么时候出现。

括弧,也许再过几十年我的孙子会把这个预言变个面目,变成什么呢?

也许在5个电话号码本上的女孩不如一个敞篷车上的女孩。

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就相当于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是一个意思。

他说当然我们无法精确的预估一家公司的现金流以及确切的数额。所以我们试着用比较保守的方法去估算,将重心锁定那些不会让股东错估形式的公司上头。就是说我们是没法准确估算,所以我们要保守的方法,这样的话可能反而比较好。

他说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经常犯错误,请记住,我本人曾经自称相当熟悉集邮、纺织、制鞋以及二流百货公司,这是巴菲特自嘲。

巴菲特说曾经跟大家说,我熟悉集邮,他讲的是蓝筹印花,结果它垮了;我曾经跟大家说我非常熟悉纺织,结果纺织也垮了;我曾经告诉大家我非常熟悉制鞋,结果制鞋也歇菜了,所以巴菲特非常的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和自嘲的精神。

巴菲特说近年来我们看好的树丛,就是要经过协议买下整家公司,这种方法让我们感到相当的满意。不过大家要记住,这类并购交易顶多让我们有一个合理的回报。如果想得到超额的回报只有等到资本市场非常惨淡,而且整个企业界普遍抱有悲观之时,这样的时候超额回报的机会才会出现。目前我们离这种机会很好遥远,还差了180度。这段非常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