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芭蕾舞剧电影中“喜儿”和“白毛女”的扮演者,现在怎样?

“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现在该怎样看?

《白毛女》作品创作

《白毛女》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阜平县天柱山的一则故事。

故事在那个时代的兴趣点是,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和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主题,

原作品名为《白毛仙姑》。

后来由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集体创作的献礼作品,

由贺敬之和丁毅执笔。

故事的本质就是无辜女子受难的悲剧模式。

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等典型人物,

并将故事纳入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反抗的叙事框架中。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1)

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

《白毛女》是融歌、诗、舞三者于一体的民族新歌剧。

在音乐创作上,吸收了传统地方戏曲、北方民歌小调的营养成分,

借鉴了西方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手法,充分利用音乐元素来展示人物形象。

尤其是在喜儿形象的塑造刻画上,作品以激情浪漫的现实手法,不断加强喜儿的反抗性,

使这一形象变成我国农民在恶势力下不屈的反抗意志和复仇愿望的象征,

有力地激发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2)

《白毛女》中的“喜儿”到“白毛仙姑”,一个人物四个扮演角色。

1972年,上影要以八场民族芭蕾舞剧的形式摄制电影《白毛女》。

剧情中,喜儿在深山“黑发女”变成“白毛仙姑”的舞蹈过程,

需要四名演员分别扮演喜儿、黑毛女、灰毛女和白毛仙姑。

四个喜儿的扮演者都是上海舞团学员,主角喜儿由茅惠芳扮演,

灰毛女的喜儿则由石钟琴扮演,黑毛女和“白毛仙姑”喜儿则是另两名学员扮演。

石钟琴最初是跳《白毛女》中的“大红枣”和“红缨枪”群舞角色。

后来被安排跳“灰毛女”,才有了宝贵三分钟展示舞艺的时间。

后来那个跳“白毛仙姑”的演员病了,石钟琴有幸成了舞台上跳“白毛仙姑”最合适的人选,

这一跳,再没有下来过,也没有超越者。

在样板戏和电影《白毛女》中,为了与茅惠芳扮演的喜儿作区分,

人们将石钟琴扮演的角色称为“白毛女”。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3)

芭蕾舞台好姐妹

跳芭蕾舞的茅惠芳和石钟琴,台上台下是一对好姐妹。

那个激情火红的年代,恰是青春飞扬、风华正茂的年纪,

“跳喜儿”的茅惠芳25岁,“跳白毛女”的石钟琴27岁。

她俩用灵巧的脚尖,跳着芭蕾舞,登上了大银幕。

并因在样板戏《白毛女》中出演同一个人物“喜儿”,而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女神。

她们多次进京登台演出《白毛女》,得到过中央领导的接见。

也多次出国登台演出《白毛女》,受到国外友人的高度好评。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4)

有了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经验,上海芭蕾舞团再次创作了由茅惠芳和石钟琴出演的芭蕾舞剧《雷雨》,

这一代表作再次深受音乐界和舞蹈界的好评。

1983年,舞团对停演了较长时间的《白毛女》展开了新一轮复排,她俩又参加了演出,

使芭蕾舞剧《白毛女》再次提升演艺档次水平,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这也是姐妹二人最后的一次合作。

1984年,“喜儿”的茅惠芳跟丈夫一起到了美国定居,过起了平静恬淡的生活。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5)

跳“白毛女”,扭动的疼痛

石钟琴扮演的白毛女,舞姿飘逸、技艺高超,

人物性格果断刚强、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芭蕾舞是足尖上扭动着的疼痛。

石钟琴:“《白毛女》第6场从奶奶庙神台跳下,旋转,单脚上下32次,

都是高难度动作,这样的动作,每天都得练习。”

“有时儿一直练功,脚趾间磨出了鸡眼,脚痛得连鞋子都穿不上,就得套着布鞋拖着走。

有一次为了上台,在医院里配了麻醉药,蘸了棉花塞在脚趾间,再用橡皮膏绑紧。

不过真的上了台,也就忘记了。

直到演出结束后脱下鞋子,鞋子里都是血水。”

“别看芭蕾舞演员很漂亮地站在台上,其实台下是这样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坚持练功。不练功,腿就不给力了,就没法上台了。

跳芭蕾舞,足尖疼痛就是最苦的部分了。”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6)

这一跳,也从此就把石钟琴的命运改变了。

芭蕾舞《白毛女》融合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

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成为了文革八个样板戏之一。

女神的后半生

成为女神后的石钟琴,从不把自己当“名人”或“明星”,继续低调做事儿,演艺舞功。

她32岁才与上影厂的一位摄影师结婚。

成名后,她也有过出国定居的机会,但是她都放弃了。

她留了下来,要为培养国家的芭蕾舞下一代做出自己的努力。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7)

石钟琴一直在舞台上跳到40岁,后因身体上累积的伤痛离开舞台。

她虽然离开舞台,但从不缺离芭蕾舞圈。

她又到远东芭蕾舞艺术学校任教10年,将自己的余热贡献给爱好芭蕾艺术的人们。

退休后,依然转身投入到芭蕾舞的普及教学工作中,

把自己的所学所得,毫无保留、活学活用地传授给热爱芭蕾舞蹈的新生代“好苗子”。

流光岁月,如歌人生。

2017年,年过七旬的石钟琴老师一段在广场跳《又见北风吹》舞蹈的视频在网上走红,

人们有幸目睹了女神的风采依然,感叹岁月似水流年。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8)

观<白毛女>“代沟”的故事

《白毛女》从舞台演出到搬上银幕,讲述的旧中国黎明前黑暗年代的一个特色故事,

刻画出阶级斗争的正反两组人物。

舞剧《白毛女》的故事,新一代人理解不通透,有疑惑的看法。

把故事“代入”到现在看,债主黄世仁是反派一方,前期嚣张且“逼出人命”,

但是后期因为“涉暴”被无产阶级革了“命”,这说明“故事”里的债主并不是很厉害。

故事里有三个关键人物,黄世仁(债权人)、杨白劳(债务人)、喜儿“白毛女”(非当事人)

抛开故事的背景和政治色彩,将这个故事看成债权人和债务人的纠葛,

结局是“债权方”和“债务方”都家破人亡,这是很悲惨的事情了。

将这个故事“按照既定的结局”放在现在法制社会的背景下理顺:

黄世仁(债权人)的罪:放高利贷、打架斗殴、私闯民宅、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强迫民女。

杨白劳(债务人)的罪:拒不履行还款义务。

喜儿(非当事人)的情况:受害人,为债务人和债权人的错误“买单”。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9)

可以确认,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下,这样的“惨剧”不会发生:

黄世仁高利贷利息虚高部分,国家是不予保护的,

黄世仁的残忍恶霸手段也不能用在杨白劳和喜儿的身上。

法律会判决杨白劳偿还黄世仁本金及国家保护利息,黄的基本权益会得到保障。

杨白劳可以和女儿相依为命,哪怕日子艰难,总归有出头之日的。

喜儿会上学,长大后可能嫁给青梅竹马的大春。

比起“那个年代”的故事结局,是不是这样的结局更美好?

三方都没有因为一个债务问题而毁掉宝贵的生命或背井离乡,

都在经历短暂的阵痛之后,谁的利益都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日子还要继续过,希望还在明天里。

所以,不是过去的“债主”厉害,也不是现在的“欠债人”厉害,

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公平地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没有谁厉害,更没有谁更厉害。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10)

珍惜时光,活在当下

一代又一代芭蕾舞者,一遍又一遍重跳《白毛女》,

用世界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精神。

红色经典作品,常演常新、历久不衰,

这是文艺前辈们传递给我们的不朽文化瑰宝与精神力量。

观看芭蕾舞剧《白毛女》,想“那个时代”、比“现在的时代”,

是不是有一种现实的幸福感?

尽管人生会有不如意,但只要不是《白毛女》剧中的悲剧,

其它的事儿都能“挺”过去、“扛”过去的。

当年银幕上的喜儿、跳芭蕾舞的“白毛女”和看《白毛女》那个时代的人都老了,

但屏幕上女神的艺术形象永远是年轻的。

芭蕾公主的真实故事(芭蕾女神喜儿和)(11)

女神也是普通人,女神也会改变容颜。

做最好的自己,身心就会年轻,人生最好的“神”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善待好自己,珍惜每一天,每天都会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