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的小芈月的历史背景(小芈月是放养的小辣妹)(1)

小芈月有点“野”是完全可能的。

芈月传中的小芈月的历史背景(小芈月是放养的小辣妹)(2)

唐朝公主也比较自由活泼,比如周迅演过的太平公主,历史上是女政治家。

芈月传中的小芈月的历史背景(小芈月是放养的小辣妹)(3)

清朝公主的生活,可没有《还珠格格》里演的这么幸福。

等等等等,等了一年多,《芈月传》总算开播了。然而,这部粉丝期待值高到逆天的年度历史大剧,从开播到现在,豆瓣评分却一路狂跌,不少网友忍不住吐槽剧情实在太拖沓,最要命的是,雷人桥段还层出不穷。要知道,该剧导演郑晓龙的上一部巅峰之作《甄嬛传》,从2011年开始至今始终还在豆瓣保持着8.9的高分。

当然,也有“甄嬛死忠粉”表示还要再等等,相信孙俪娘娘饰演的芈月一定能在剧集后半程力挽狂澜,给出惊喜。而且在《芈月传》最开始两集,小芈月公主的出场还是萌翻了无数观众的。

在戏里,大眼睛的小萝莉公主活泼可爱,一直由身份卑微的生母向氏抚养,母亲显然也没给她做规矩,于是就放养出了一个小辣妹,会爬树、也会淘气偷东西,还能玩转弹弓和长鞭。这与人们印象中金枝玉叶的温婉公主形象似乎完全不同。

那么,中国古时候的公主都是怎么个养法?确实有可能培养出这样放纵不羁爱自由气质的公主吗?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蓓说,中国古代一直是男尊女卑,最直接就是体现在教育上。男子所受的是主人翁的教育,需接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女子处于从属地位,所受的教育内容则相对局于家庭,这也导致了女性的社会角色的单一化。

春秋战国 小芈月放养是有可能的

公主这个词的诞生,最早是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有的。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皇帝的姐妹则称为“长公主”。

各朝对公主和贵族女子的教育内容有所不同,禁锢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公主们还是可以比较“放纵”的。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去古不远,依然受到母权社会某些尊重女性的传统的影响,人们对女性的态度比较宽容,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也较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节制地与男子交往,行动还较为自由。小芈月生活在战国时期,性格比较“野”也是有可能的。

公主长大之后,男女之间的交往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封闭。先秦时,官府甚至每年还要给单身男女提供一次交往机会。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是典型的官方男女交友平台,大大提高剩男剩女的婚配成功率。主题是“奔”,意思是与所爱的人一起出走。

《周礼》里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意思是说,这项活动是由官方推动的,强制执行,如果到时有人敢不“奔”,假装高冷不想参加相亲会,还要受到处罚。

汉唐 公主自由空间很大

历朝历代,后宫妃子们生了娃,第一件事就是要派人去民间抓刚刚生完孩子的妇女来当奶妈。因为喂奶带孩子很耗费精力,更重要的是娘娘们需要保持身材。

汉唐时候,大部分公主小时候都跟奶妈住在一起,皇宫内有专门给皇子公主居住的宫殿。等小公主长大之后,一部分会悲催地去和亲,留下的一部分则会拥有自己的封地,在京城里,皇帝还会送沐汤邑给公主。沐汤邑指的是朝见天子的地方,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相当于是一处集美容SPA、住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高档会所。

到了唐代也是一样,公主自己开府邸,有自己的地产和田产,这些可都不算在驸马名下,是公主私有财产,所以绝大多数驸马都是标准“上门女婿”。

唐代开放程度较高,女人的地位相对也更高,公主的自由空间也大。唐代的公主们,经济、思想相对而言更独立,有更多的机会施展她们的政治抱负、军事谋略和艺术才华。

宋朝 教育开始严格起来

宋代是个转折点,皇室贵族对于女儿的教育开始严格起来,平日里,女孩子基本不能出门,更别说与陌生男子有什么接触了。

特别是到了南宋之后,随着程朱理学的确立,纲常礼教的加强,男尊女卑的社会模式和男性对女性控制的思想模式逐渐加强,相应地,对于贵族女子和公主的禁锢也更严。

公主出生之后,首先会在玉牒上登记,相当于是挂上户口了,这个玉牒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的,一直持续到明清。宋代非常重视规章制度,每十年就会整理一次。

小公主也是由奶妈、太监和宫女照顾。当然,每日公主都要由奶妈带着给皇后和自己的亲妈请安。公主要想见父皇,得看有没有传诏,一般不是年节,很难见到。

公主从小学要学习基本宫廷礼仪和传统礼仪,如《礼记》中规定的种种守则,《礼记·内则》中说:“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又说:“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兴趣班课程表也是排得满满的,内容大致包括三方面:伦理学、家政学、文学艺术。

家政方面要学饮食、女红和服饰搭配,还有文学艺术方面也不能落下,包括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主要是为了提升内在的修养和气质,这点宋代公主相对含蓄一些,还是唐代的公主玩得开,她们还会时常组织诗歌沙龙,与文人宴饮。

伦理学包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内容。历代许多家规专门有针对妇女的条例,有些则是专为女子提出的要求,比如《女诫》(汉班昭撰)、《内训》(明仁孝文皇后撰),还有《女孝经》《女论语》等。

明清 公主和驸马其实很难见到面

清代公主幼年时被称为小格格,这些小格格幼小时,大多居于乾东五所中。这是阿哥所的其中一个,阿哥所是清宫皇子固定住所的俗称,主要有“南三所”、“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稍微长大一点之后,一般按照生母的位分高低,嫔以上的在出嫁之前可以跟着母亲住,生母是嫔级以下的,一般都让位级高的嫔妃代为抚养。待长到15岁左右,可以下嫁出宫后,就会有自己的公主府第。

选驸马这件事对于明清时代的公主来说,一般是没啥主动权的,都是由皇帝指婚。但是即便是嫁了人,虽然名为夫妻,却还是要遵从各种礼节,要分别起居饮食,还不能够时常见面。

公主住在公主府里,一般驸马不能随意进府,除非公主吩咐。所以明清时期很多公主因为不能见驸马,大多无子嗣,郁郁而终。

《五杂俎》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一冉都尉,娶了皇贵妃的女儿,夫妻俩感情很好。但公主有一个老侍婢叫梁盈女,在宫中很有势力,经常以礼仪之名阻止驸马与公主来往,冉都尉很厌烦她。有一天晚上,驸马想见公主,可是公主府的下人不开门。不得已,驸马推门而入,梁盈女顿时赶来大骂,驸马借着几分酒意打了她。第二天,梁盈女把事情报到了宫中,数十名太监宫女埋伏在宫中的路上,趁驸马路过,将他打至半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