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读更多原创好文章,请添加本人的悦读悦诗)

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如梦鸟空啼)(1)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柳》)从公元三世纪初的222年到六世纪末的589年,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台城”原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办公的政治中枢和皇帝王荒淫享乐的后宫。回望杏花春雨江南之下的六朝,烟水苍茫,如梦如幻,恰似一部虚无飘渺的蒙太奇电影在眼前放映。

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时期,战争频繁,分裂割据,民生凋敝,白骨累累。但在士人中间,汉代苦心经营的儒学开始衰退,社会上思想解放,人性高张,玄学兴盛,清谈流行,文学独立,艺术繁荣,名篇佳作频出,如王義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一个代表。在这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以个体人性为中心的哲学追问,文学思潮呈现出清新蓬勃的生机。“魏晋风度”的特征是“乐旷”,六朝士人没有春秋战国时的狡黠、两汉朝时的质朴,更不像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支配下活得那么身心疲惫。他们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心灵上的自由,高举“人性解放”之旗,充分展示才情,尽情享受日常生活,喝酒、吃肉、吟诗、唱歌、情色和裸奔。时代弄人,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舞台上,涌现出众多个性鲜明的风流人物,如“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家族、王義之家族、鲍照、沈约、江淹、梁武帝家族、何逊、阴铿、庾信等等,他们兼具才华、玄心、洞见、妙赏与深情,有一流的才情、超凡的个性、不朽的传奇。就连日本的一位诗僧也感叹:“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在这样的文学思潮和人性张扬中,加上江南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富足,使南朝诗歌柔婉、细腻、清丽、悦耳。江南夏日最常见的采莲这样的农活儿,也写得浪漫多情。哪里是采莲,分明是谈情说爱么!

我记得在中学课本里,有一首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西洲曲》很好听。其中,有些句子让人过目不忘:“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首民歌不知是何人所写,但十分细腻、优美。声调婉转优美,充满曼妙忧郁的情调,一位清纯美丽的少女形象如在眼前,令人心旌摇荡。

这首乐府民歌可谓是“言情之绝唱”。(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釆莲,江南人的这一日常劳动,只有心中有灵性、多情敏感的人才能写得如此优美。南朝的梁元帝萧绎也不愿放过这展示才情的机会,他曾写有一篇《采莲赋》: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还是译成白话文吧。紫茎亭亭,立于粼粼清波中,红莲朵朵,映衬重重绿芰荷。莲蓬作房屋啊,荷叶作屋顶,莲籽儿洁白啊,质朴实在如黄螺。

值此时节,俏男俊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着柔情蜜意。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慢开漂移,为船儿放行。美女摆动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几番回眸传情,确认过眼神。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美女们生怕沾湿衣裳,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水中,双手紧紧抓住衣襟,春光咋泄。船桨击水,缓缓向前,芦花点点,飞上绫罗绣衣。荡舟湖上,不思回返,梧台已经遥遥可见。带水的荇菜沾湿了衣衫,长长的菱草缠住了臂环。柏木舟儿轻轻,多么悠闲自在,还是放开歌喉,合唱一曲《采莲》吧:碧玉姑娘,本是平常人家之女,有幸嫁给身世显贵的汝南王哟。莲花映衬着她的花容月貌,荷叶染上了她的衣香。手持莲花荷叶,献给亲爱的郎君,希望穿上用它制作的美丽衣裳哟……

后来,唐代的大诗人受此影响者众,写相同题裁的《采莲曲》甚多,大都是从此化出,但诗歌水平没能超越过它们。如“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

写《采莲赋》的梁元帝萧绎(508―555),南朝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是梁武帝萧衍第七个儿子,曾为南朝梁第六位皇帝(552―554)。他老爸梁武帝萧衍不仅“博学多通”,而且“雅好词赋”,在齐朝时就是“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骨干分子。梁武帝的儿子萧统、萧纲、萧绎、萧综、萧伦、萧纪等人,都以多才善文名世,也都喜欢招纳文学名士到自己身边,切磋诗词歌赋写作技巧。梁元帝和他爹一样,才艺兼美,酷爱文艺,史载他“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

萧绎年轻时因病导致一眼失明,成为“独眼龙”。萧绎也是位“狠角色”,公元549年,在得知梁武帝被饿死后,“横扫”几位亲兄弟,平定侯景之乱。在公元552年,即位于江陵。

但好景不长,因要求和西魏重新划定地盘,引发西魏丞相宇文泰不满。即位仅三年,遭到西魏大将于谨、杨忠的猛烈进攻,兵败投降,被侄儿萧詧用土袋活活压死了。

据《梁书》记载:“九月辛卯,世祖于龙光殿述《老子》义。”当西魏大军攻破江陵时,萧绎正在龙光殿为大臣举办文化讲座,他是主讲人,讲课的内容是《老子》。

正是这位热爱藏书、爱好讲课的皇帝,在城破后,心想“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乃下令“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烧了藏书后,梁元帝也很英勇,往火堆里跳自尽。被大臣抱住后,拔剑击柱,大哭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萧绎成为一位亡国皇帝。从他爹萧衍在公元502年灭齐后称帝,国号“梁,到公元557年10月,梁亡,陈霸先称帝,国号“陈”,仅仅五十多年,短命王朝不幸皇帝。据载,萧绎”性好矫饰,多猜忌,而工书,善画,能文。著有《孝德传》、《怀旧志》、《金楼子》等四百余卷。其在文学、书法、绘画上的成就,号称“三绝”,确实是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

萧绎还写有一篇《荡妇秋思赋》很著名,其中有句子“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我怀疑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自此也……

代“梁”的“陈”,也在公元589年,被隋所灭,仅仅33年,历经五帝,王朝忽悠而过。陈霸先和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出身中原的文化世族不同,他出身寒微,因在军中镇压交州农民起义而发达。在称帝后,陈霸先“俭素自率”,每天粗茶淡饭,妻子章要儿是南方土著,也衣不重彩、饰无金翠。但到了他的侄孙辈陈后主陈叔宝时,就开始荒淫无耻,耽于酒色,不管政事了。陈后主宠爱美人张丽华、孔贵嫔等,特写有一首《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公元589年正月,隋将韩擒虎破陈时,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入井中,终被擒杀。后来的历史书中,都将陈后主作为六朝的终结者。唐代诗人胡曾有《陈宫》诗云:“陈国机权未可涯,如何后主姿娇奢。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从此,“玉树后庭花”成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从此,世人己听不到釆莲美少女合唱的《采莲曲》了,时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哀,还能看到残荷满塘,只得“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

“惆怅南朝来,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还眺》)。东晋偏安江左后,六朝金粉伴随着政治腐败,权力纷争,为皇位、权力父子相杀的故事连绵不断。健康,也成为一座最忧郁的城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六朝烟云,我们发现,随着魏晋、宋齐门阀制度的日渐衰微和儒家思想的崩塌,玄学和清淡成时尚,人性得到张扬,文学得到繁荣,出身寒庶之家的草莽英雄开展在权力舞台上展露头角、呼风唤雨,这为以后的隋、唐改朝换代提供了可能。

但是,“这又能怎样呢?“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后来的隋炀帝、唐玄宗、南唐后主李煜、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 也有着同样的艺术修养和命运,玩艺术、玩女人太痴迷了,最终,都玩丢了自家江山……

但他们留下的文学艺术遗产仍在闪耀着光芒!

(中州客草于2020/12/9日夜)

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如梦鸟空啼)(2)

(中州客:故乡河南,现居北京。文学爱好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金融工作者,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