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熊的故事观后感(司马南和他的小毛驴)(1)

壮志未酬人苍老,身边只有小毛驴—看到司马南杵拐杖、牵毛驴的照片,不禁感慨万千。电影《校长的帽子》还没有上映,但网上有一些剧照和拍摄花絮,我看了,就有了一点感想。这不能叫观后感,那就叫观前感了。

我的感想是:

1、有人说司马南喜欢给人乱扣帽子,电影名字叫《校长的帽子》,是不是含沙射影呢?

2、有人高调请司马南演电影,又不让他演英俊威武的英雄人物,却叫他演一个杵拐杖的残疾人,不是毁了司马南在他粉丝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吗?

3、司马南嘴不怂,不服气,可以掌他的嘴,为什么要打断他的腿,是不是太损了?

4、不让司马南牵着马,偏要让司马南牵着驴,是不是说司马南的脑子被驴踢了,这不是变着法子骂人吗?

5、有人怀疑拍电影的钱可能是司马南的对手出的,是让司马南外出拍电影,没有功夫在网上骂人,有这种可能吗?

6、据说,在这部电影中,司马南演的是一个小角色,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赵本山。如今,网上只有司马南的剧照和拍摄花絮,没有赵本山的剧照和拍摄花絮。司马南跟赵本山叫板,抢了赵本山的风头,赵本山和他的粉丝们会善罢甘休吗?

7、司马南原本是跟、翟山鹰混在一起的。和翟山鹰跑了,跑了,跑了,一了百了。司马南跑不了,或者是不想跑,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跑到清静的小山沟里养毛驴,这样也很好,毛驴的皮可以做阿胶,也是大补的。司马南年轻时没干过一件实事,老来养毛驴也是实事,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8、看到司马南牵着小毛驴,于是就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黔之驴》。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吧?记不清了不要紧,我们再温习一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翻译成白话文:黔(今天的贵州省)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了黔地。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它放置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便逃得远远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始终不敢向驴子搏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更加随便地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心中盘算此事想着:“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哎呀!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宏亮好像有能耐,假使不使出它的技能,老虎虽然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

司马南粉丝数量号称八千万,“庞然大物也”!司马南在网上发文章,发视频,有人看,有人信,他就是“庞然大物也”。把他引导到山沟里拍拍电影,八卦八卦,娱乐娱乐,那他就不是“庞然大物也”了,而是任人取乐的把戏头了。将军决战,岂在战场?司马南是一只花脚猫,什么事都想干,什么事都干不好。司马南闯入演艺圈,就表明司马南败局已定,大势已去了……不说了,不说了。看司马南那可伶巴巴的样子,我都不忍心再说下去了,就此打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