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季节变化外,血压还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如果这些波动出现异常那就需要我们格外小心了。

如此“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我们该如何了解并管理自己的血压呢?看完这些内容一起做好血压管理!

血压的变化趋势

冬高夏低,昼高夜低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并随年龄、性别、气温、运动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等不同而变化。

不同季节会导致血压的变化。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血压自4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夏季最低。下半年自9~10月份开始逐渐升高,冬季达高峰。这主要是跟气温的变化有关系。

此外,可能还有用户发现,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测量的血压值也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血压受交感神经兴奋性及日间活动影响,呈现昼夜节律性

这种波动呈现“两峰一谷”的“长柄杓型”变化趋势:晨起血压水平最高,下午出现第二个高峰,晚上血压开始缓慢下降,夜间血压水平最低。简单来说就是“昼高夜低”。

正常血压一天的波动多大(血压在一天内如何波动)(1)

根据昼夜血压的波动情况,夜间血压下降比值=(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100%,可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以下几种:

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比值在10%~20%,杓型血压一般为正常血压节律。

非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比值在0~10%。

反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比值<0。

超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比值>20%。

其中,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如果经常出现后三种血压节律,建议向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尤其是反杓型血压,后文会进行详细介绍。

血压也有早晚高峰

两种情况需注意

01

晨起血压高,过度需小心

清晨起床可能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但休息一会儿又有好转,这是怎么回事?

前面提到一般情况下,血压在清晨醒来时合理范围内增高,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在清晨时段(06:00~10:00),非同日诊室外血压≥135/85 mmHg和(或)诊室血压≥140/90 mmHg,即发生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清晨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等。

正常血压一天的波动多大(血压在一天内如何波动)(2)

研究发现男性或高龄患者更容易出现清晨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糖也会引起清晨血压的异常升高。此外,清晨高血压还与血压管理不善、腹型肥胖、钠盐量摄入过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焦虑等因素有关。

清晨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更加明显,主要影响为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左心室肥厚及肾功能的改变等,且会增加心血管事件与出血性脑卒中等发生风险。

02

血压晚高峰,事出反常必有妖

白天量血压正常就没事了吗?还没结束,反杓型血压也不是什么“善茬”。按照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晚上血压会逐渐下降,夜间降至最低。但是夜间血压不降反升,那便是出现了反杓型血压。

这种反常的血压类型与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失眠等因素有关,发生的机制可能为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等,也会受到一些生活因素的影响,如白天体力活动少、吸烟酗酒、盐摄入过多等。

出现反杓型血压往往说明患者交感神经的损害更为严重,相比正常血压昼夜节律者,对心脏、大脑、肾脏、血管这些靶器官的损害也更为严重

如何预防各类血压风险

做好血压健康管理

血压在一天内这般波动,如此“狡猾”又该如何应对呢?及早识别才能及时干预。首先,我们不能仅凭偶次测量的数据就判断血压情况,需要结合多种测量方式正确测量血压。

01

正确测量血压

血压测量方式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诊室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这里主要介绍两种诊室外血压测量方法:

家庭自测血压(HBPM)

指患者自己或家属在医疗单位外{一般在家庭)测量的血压,诊断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的判断标准:家庭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这种测量方式可以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多次血压记录,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大家日常状态下的血压水平。相比诊室血压,HBPM可更好预测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一般推荐通过家庭血压监测来管理清晨高血压,测量的方法为:起床后0.5-1h内(通常6:00-10:00)测量,尽量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取坐位测量。

正常血压一天的波动多大(血压在一天内如何波动)(3)

如果出现清晨血压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诊,还可以提供自己的家庭血压记录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动态血压监测(ABPM)

一般医生们常说的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状态下血压的一种检测技术。ABPM可客观反映24小时日常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及波动情况,一般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可采用。

对于清晨高血压和血压节律异常,有条件的话都可以通过ABPM来检测识别并及时诊治。

02

日常血压管理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任何类型的高血压都是有帮助的。

● 限制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 g。

●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 戒烟、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 坚持适度、规律的运动。

●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

● 学会调节情绪:维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对于血压健康是很重要的。

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晨起后继续卧床片刻,起床动作放缓,起床后避免剧烈运动;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坚持测量血压及定期随诊等。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