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虎监制、费振翔导演的超级网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以下简称《龙岭迷窟》)将于近期收官,豆瓣评分8.3,创下了《鬼吹灯》改编影视剧的最高分。费振翔执导的“鬼吹灯”三部剧集——《黄皮子坟》(5.3)《怒晴湘西》(7.1)《龙岭迷窟》(8.3),也由此呈现出口碑逐步走高的趋势。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1)

《龙岭迷窟》中,潘粤明、张雨绮、姜超对“铁三角”的演绎,以及剧中“悬魂梯”等原著经典场面的还原,都颇得观众认可。尤其潘粤明,刚演完《怒晴湘西》的陈玉楼,就来《龙岭迷窟》演胡八一,却不会让人觉得串戏。

正在拍摄《云南虫谷》的费振翔导演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拍《鬼吹灯》改编系列剧是一个与观众互相包容信任和互相成长的过程,“观众对作品的包容程度和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高质量的作品就会诞生”。

费振翔相当认可潘粤明塑造人物的能力,认为他身上有文气,能演雅痞的陈玉楼;也有爱冒险的男人的“坏劲儿”和担当,所以能胜任胡八一,并透露接下来的剧集里将发掘展现其更多面的才能。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2)

一、潘粤明是《鬼吹灯》铁粉,“喜欢胡八一”这点很重要

特意设计“长得像”台词

《龙岭迷窟》中,胡八一等人被陕西农民李春来骗到了古蓝县,在招待所邂逅了陈玉楼,这位曾号令十万盗众的卸岭魁首,如今只是摆摊算卦的瞎子老头。摸了胡八一的头之后,陈瞎子感慨:“怪哉怪哉,怎么这位的长相与老夫年轻的时候颇有几分相似。”这句带点喜感的台词,却让看过《怒晴湘西》的观众激动了,纷纷在弹幕上接梗:“不是相似,就是一模一样你自己啊!”因为《怒晴湘西》的陈玉楼,恰好是潘粤明所饰。

导演费振翔告诉新京报记者,这句台词是他特意设计的。“从有这个剧本并选定潘粤明来演的时候,我就决定,到了那场戏,不管谁演老年陈玉楼,一定要加这句。”他认为系列剧不仅是正剧人物要有连带关系,台词也设计一点连带关系,会对观众产生另外的刺激。

“潘粤明演过陈玉楼,又演胡八一。这个事我们不用去躲,反而要迎刃而上,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心态是平和的,是非常认真地去对待喜感的。也想过观众也许会骂,说太拿你的戏开玩笑了,但现在觉得这个实验是成功的。 ”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3)

陈玉楼的台词是导演特地加的。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连续两部戏都找潘粤明出演,还是演不同的角色?“潘粤明有很多面,不是说演完一个角色就不能演另一个了。”费振翔说,潘粤明是《鬼吹灯》铁粉,本人很喜爱胡八一这个角色。“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演员不喜欢一个人物,那他就只是接一活儿,诠释出来不会那么淋漓尽致。他很喜欢胡八一,再加上我们认可他塑造人物的能力,以往他演的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明,就跟他继续合作。”

在费振翔看来,潘粤明和胡八一的气质颇有相似之处。“亦正亦邪。这里的‘邪’不是贬义词,是指有冒险精神的男人身上那一股坏劲儿。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聪明,或者有智慧。胡八一是有智慧的,他对很多东西都有把握,来源于他的知识,也可能来自于‘好奇害死猫’的北京小爷的性格,以及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这些他(潘粤明)身上都有。”

此外,胡八一的责任感,潘粤明身上也有。“为什么胡八一是团队的灵魂人物,王胖子和shirley杨都很信任他?如果这个人只是坏、想法多,但没担当不值得依靠,这也不成立。”费振翔形容这是一种感觉,“就是你看着他,会有一种安全感,这是很难得的。他恰好都有,所以是不二人选”。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4)

当初拍《怒晴湘西》找潘粤明演陈玉楼,费振翔说看中了他身上的雅痞气质。他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雅痞是潘粤明的另一面,平时写字写词画画,非常文气,而陈玉楼正是一个文气的人。

马大胆一伙,原著里只是功能性角色,《龙岭迷窟》却把这帮陕北农民刻画得相当鲜活。不少观众看完记住了没什么智慧却把“用点子智慧”挂在嘴边的马大胆、又怂又狡诈的李春来、痴迷于炸弹的老三。实际上,这些配角演员也各有来头。演马大胆的周晓鸥曾是零点乐队的主唱,演李春来的胡明演过《集结号》的号手、《让子弹飞》卖凉粉的小贩……为了展现出陕北农民的真实状态,他们在正式开拍前一个月,被费振翔送去了陕北片场,学方言、睡窑洞、吃当地的食物。“他们都不是本地人,很难想象当地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没有关系,造型师把妆给画上,然后开拍前一个月就去体验生活,由周晓鸥这个老大带着十个兄弟,一块吃喝一块玩,一块学方言。私底下,他们就管周晓鸥叫老大,互相也都以‘老几’来称呼。”费振翔说,专业造型加上朝夕相处的感情,最终会让演员产生代入感,然后相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到了剧里这个老大(马大胆)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这帮兄弟是真愿意去救他。“因为他们确实有感情,拍出来就会真实。”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5)

马大胆“兄弟团”。图片来自网络

二、改编难在分寸感的把握,该去的地方该发生的事必须要有

IP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吸引到高关注度,但也容易吸引到更多批评的声音。从《黄皮子坟》《怒晴湘西》到《龙岭迷窟》,费振翔导演的这三部“鬼吹灯”改编剧,经历了口碑低开高走的过程。IP改编的难度和个中的取舍,他算是颇有经验和心得的一位导演了。

费振翔坦言,“鬼吹灯”系列改编难在大家对书和影视剧的要求不同,也难在二者的呈现方式不同。书可以留白供读者想象,每个人关在屋里看自己那本《鬼吹灯》。而影像一旦形成,是给所有《鬼吹灯》的粉丝看你想象的“鬼吹灯世界”,肯定会有人不满意,因为众口难调。

另一方面,网络小说通常长于场面描写而拙于人物塑造,作为知名IP,影视化改编的分寸感难把握。“改得太多了,粉丝觉得不是这个戏了。不改也不行,都是各种打怪的话,不可能完成影视化。影视作品要有足够立体的人物,要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建立的,就需要加大量的文戏。”

费振翔说,他自《黄皮子坟》以来摸索到的一点经验是——原著里该去的地方一定要去,该发生的事一定要发生,这是雷打不动的。“原著粉认的就是这些,包括‘悬魂梯’这样标志性的地方,必须得有。”在此基础上再揉进去一些合理的文戏,既要让观众从中得到丰富的信息,也不能偏离原著太远。比如《龙岭迷窟》在正式探险之前,铺垫了胡八一和王胖子聊小时候帮对方出头被拍板砖的旧事。“兄弟之情,后面这几部一定要把它做得非常扎实。这样观众才会理解为什么王胖子死乞白赖地跟着胡八一。如果只是拍现象,缺少了情感铺垫,到最后王胖子想为胡八一死,观众不知道为什么要为他死?这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影视作品。”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6)

鬼吹灯潘粤明有多厉害(潘粤明有胡八一的坏劲儿与担当)(7)

剧中尽量还原原著里该有的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平衡文戏与重现原著经典场面,是分寸上的微妙把握,“都是一步步摸索来的。嗐,不挨骂长不大,被骂完了以后自己回去慢慢琢磨。”连续执导三部《鬼吹灯》改编剧集,费振翔最深的感触是他自己和观众的互相成长。“我记得第一部《黄皮子坟》,所有人都觉得不好,但我们确实是用非常认真的态度在做剧。到第二部我成长了一点,第三部又成长了一点。观众也从第一部完全不认可,说一个字都不能改,到《怒晴湘西》觉得可以有一定的改编,到这部大家觉得改编得还不错。观众也意识到,有一些改编原来是合理的,因为不改就没有办法形成影视作品。我觉得这是互相成长。”费振翔说,创作者的信心来源于观众,观众的包容程度和审美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高质量的作品就将诞生。

三、高难度镜头不为炫技,为培养团队的行业敬畏感

《龙岭迷窟》有鲜明的主色调和调光,长镜头用得比较多。不少观众指出,该剧和同期播出的电视剧、网剧相比,有相对明显的“电影质感”。费振翔表示,一开始没有刻意去追求“电影质感”,只是按照7印象团队的专业水平去拍一部作品。“这个团队一直都在做电影,用的器材,拍摄、运镜、调色、配乐,所有的方式和流程确实跟拍电影是一样的。”

他也提到,从《黄皮子坟》开始,这种做法就受到了业内质疑。当时对网剧的主流定位还是“粗制滥造”,认为拍网剧还追求艺术品质是无稽之谈,因为观众是在地铁上用手机看,根本不会注意到细节。“我觉得网剧和电影,只是播出平台不一样,制作应该是一样的水准,国外很多电影导演都会拍网剧。对于这些批评,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坚持去做。”

不可否认的是,按照电影方式和流程拍网剧,客观上增加了拍摄难度。剧中一些长镜头,有观众赞电影质感,也有观众认为是炫技。

第一个镜头难在抢天光

费振翔举了该剧开篇的第一个镜头作为例子,航拍由远及近的长镜头,最后定格在李春来脸上的一个特写。“这个镜头难在要抢天光,太阳马上就要没有了,20分钟的时间里只有一次机会。航拍飞机从5公里以外起飞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兴奋地屏住呼吸,生怕出一点错误。”

费振翔说,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拍摄需要,用难度高的镜头让所有剧组人员高度集中精神。“以前拍戏用胶片,胶片是软黄金,太贵了,错一次胶片就废了,所以大家非常珍惜每一条的拍摄机会,都很敬业很认真。现在数字代替了胶片,演的不好,或者出了什么错,没关系,可以重来再重来。对从业者而言,慢慢养成了松懈的意识,整体上不够认真。”费振翔说,他希望全剧组所有的人都认真对待工作,培养大家对行业的敬畏。“整组人都屏住呼吸去拍一个镜头,出来的画面是会有力量的。如果整个组都是嘻嘻哈哈在拍,画面呈现出来一定是特别水的。这是我带团队的方法”。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