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1)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范鱼)6月14日报道一台确善能老式胶卷相机,静静地躺在盒子里。30多年的工龄,黑色的机身上泛起少许岁月的磨痕,镜头里浸润着一层幽幽的蓝……“回忆,即重逢。”朱建国举轻若重,端起这台上世纪80年代初就跟着他的老伙计,黑眸与幽蓝合二为一,刹那间整个世界仿佛都光彩四溢……在那些斑驳的回忆里,重逢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一座城市的变迁和一个摄影记者特有的快乐。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2)

朱建国

“男青蛇”变身摄影师

朱建国生于1956年,“那时叫国庆、建军、建国的小伙伴很多,当时这样取名字非常时髦。”

朱建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川剧演员,他拿手是《白蛇传》里的青儿——男版青蛇——这是川剧版《白蛇传》所特有的,青儿在文戏时是妩媚的丫鬟,武戏时则变为勇武的男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看戏是大众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成都各川剧舞台火热的程度堪比如今各大电影院,《白蛇传》就是演绎的一段“青城山下白素贞”版的漫威传奇。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3)

1993年,川剧武生朱建国在川剧《白蛇传》一剧中饰演男青蛇

四处演出,朱建国开阔了眼界,慢慢地他还爱上了摄影。1978年,朱建国托朋友在德国淘了一台二手相机,这台相机对焦不准,但毫不耽误他的热情。80年代初,朱建国决定咬咬牙,花一年工资在香港买了一台价值三四百元的确善能。从那以后,他便成了剧团的“摄影师”,一张张照片里,能重逢那个年代特有的气质:台上水袖修长飘逸,台下如痴如醉,从衣着上判断人们还不是很富裕,但是神情充满着生机,一切都会好起来……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4)

《样板戏下台古装戏唱起来》1987年冬,一县级川剧团在成都市东城区文化馆小礼堂,长期上演传统古装川剧

平时他也爱拍。1989年夏,冻青树街38号大院,小朋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葫芦兄弟》。“妖精,快放了我爷爷!”突然,屏幕上一阵雪花闪现,一个小男孩连忙拍了拍电视,没有好转。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楼顶,爬到电视天线旁,不停转动它,寻找最佳的信号……正在“打街”的朱建国抓住了这一幕。那时,电视机刚刚普及,信号不好也是常有的。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5)

1989年夏,冻青树街38号大院,一名叫朱欣的小朋友正在转动天线

说起“建国”满满都是自豪

朱建国一边做川剧演员,一边把拍到的照片拿去成都各大报社投稿,几乎一投就中,一来二去成了“特约通讯员”。1990年,他辞职去了《蓉城周报》当了一名摄影记者,时常还会被“借”回剧院,演最熟悉的男版青蛇。1997年,朱建国又进入了《华西都市报》。

技多不愁,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拥抱市场,跳出体制、下海,一时间成了潮流。城市居民渴求新鲜、快捷、多样的新闻信息,都市报迎来了黄金时期。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6)

1999年10月1日,来自四川各地130名叫“建国”的朋友欢聚天府广场庆祝建国50周年

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朱建国和同事们开展了一个“因为你叫建国”的策划活动,把天南地北叫“建国”的人都请来成都。“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组织了三四辆大巴,才将参加活动的人全部装完。”大巴从红星路出发驶往天府广场。沿途,青年路的各式新潮服饰吸引了俊男靓女的光顾,春熙路的商贩正在卖力揽客。建国们兴奋地把头探出窗外,饱览成都的繁华。一个转弯,毛主席像映入眼帘,一车的人都欢呼起来。还不及车停稳,大家都站起了身,印有“建国”两个大字的文化衫相继发放,换上衣服的建国们齐声高呼“祖国万岁!”。现场还来了位金发的洋学生。“这位外国人,是当时一所‘建国武术学校’的学生,他兴致勃勃地想要参加活动。我们解释说,只有名叫‘建国’的人可以参加。”没曾料想,他接过文化衫立马换上,现场就取名叫“石建国”。

朱建国拍下了这次活动的照片,“建国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家国情怀。这么多年来,每当朱建国翻阅这些照片时,自豪感总会汹涌澎湃:时代在变,但爱国情怀不会变。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7)

1983年,成都南郊公园,朱建国拍到杨维佳在父母保护下玩滑梯

镜头里装着日新月异

眼睛通过镜头捕捉光影,光影通过指间凝聚时间。朱建国快速滑动鼠标,屏幕上,光标掠过一个个相册,文件夹的名字是:40年 ,一切镜在不言中。那就是一个个的“家”“国”故事。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8)

2006年5月,成都春熙路街头,杨维佳的老公正在为她撑伞

1983年,成都南郊公园,一名小女孩由家长带着,正在玩梭梭板;2006年,报纸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名外国小伙为旁边的长发女子撑伞遮阳。无巧不成书,长发女子就是之前的小女孩,杨维佳。两张照片都是朱建国拍的。杨爸杨妈找到了朱建国,述说这一段奇遇。已经定居土耳其的杨维佳也赶回成都,她长大后去了哥德堡大学念书,随后成了伊兹米尔市爱琴海保税区的招商引资专员。两张照片里,有生活的变化,也有国家改革开放、繁荣富强在个人身上的生动体现。

家国情怀背后的真实故事 用光与影讲述家国故事(9)

成都未来号天桥

1987年盛夏的夜晚,华灯初上,骡马市十字路口“未来号”天桥栏杆边,倚着乘凉的市民们。他们一边摆着龙门阵,一边时不时看着来往的车辆,尾灯映出欢喜的红。彼时,成都还没有太古里,还没有锦江夜游,去“未来号”上观景,是当时很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之一,也是朱建国的摄影题材之一。当时,很多学生为这座天桥捐出了自己卖汽水瓶、卖牙膏皮的零用钱。2003年,因为交通的发展,“未来号天桥”进行了拆除。而这些年,在朱建国的照片里,不难看到成都交通的发展:三环,绕城高速,高架,地铁……成都已经和正在建设一个立体的交通体系,这只是这座城市这些年变化中的一瞥。

一秒,二分之一秒,六十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几十年里,那些确善能、佳能、尼康、徕卡就这样慰贴在朱建国的脸庞,见证历史,记录生活。个人的酸甜苦辣,时代的波澜壮丽,凝聚成了光与影……朱建国举起相机,咔嚓,定格:期待更美好的未来,祖国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