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哪个公司并购了(阿里巴巴的并购版图)(1)

■ 撰文 | Luckyluckyme

作者系《商业观察家》外部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学毕业,2019年持证CFA,长期在香港从事一级市场投资工作。本文观点不代表《商业观察家》。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回暖,阿里巴巴再次迎来一个非常健康的季度。”

尽管阿里过去一年过的并不容易,蚂蚁金服上市停滞,竞争对手步步紧逼,疫情对海内外业务的冲击。但阿里没有丝毫的懈怠,挺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第四季度集团收入为2210.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净利润增长27%,均超出市场预期,表现稳健。

在投资层面,2020年,阿里仍有35起投资事件,其中4起并购项目,特殊时期仍在寻求业态整合。

2020年,阿里的投资并购版图,主要有四个方向。

一、B端市场。

2020年2月24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宣布已经完成对客如云的全资收购,交易金额达8亿元。客如云成立于2012年,为餐饮、零售等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商家提供软硬一体的SaaS整体解决方案。

面对C端流量上限的天花板,此次收购帮阿里在toB服务市场落下一枚重要棋子,与饿了么、口碑、蜂鸟共同形成更为完善的服务布局。

收购动机源于两个层面:从技术上看,SaaS连接B、C两端,是贯穿供应链数据链条的基础设施,成为线上线下经营数据打通的入口,客如云作为餐饮SaaS行业领先者,加强了阿里终端硬件方面的能力。

在商户层面,当时客如云的合作商户已经超过50万家,市占率很高,遍布102个城市。带动商户入驻阿里,以及平台上留存的大量用户数据可以延伸到精准营销,无疑是其吸引力所在。

配合阿里“新服务”战略落地,服务更多商户成为阿里“新服务”的目标,为商户配备数字化升级方案,帮助商家降本增效。无论商家管理还是用户配送都是本地生活餐饮的重要环节,纵向延伸实现餐饮业上游到下游的数智化。

2021年1月18日,又有消息指出阿里已经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了对智慧餐饮服务商美味不用等的全资收购,并于日前正式完成交割。

与客如云类似,同样是为餐饮业提供SaaS服务及运营平台,同时服务B、C两端用户,之前曾获得过美团、百度等巨头的投资,如今被阿里抢先一步全部收入囊中。

近年来,阿里不断加码餐饮B端,除了收购项目外,还直接和间接投资了禧云国际、辰森世纪、二维火和收钱吧等公司,覆盖了供应链、IT系统和金融支付,阿里也提出了“七大商家赋能计划”。可见阿里已经瞄准商家服务这块大蛋糕,做好与美团等竞争者在餐饮B端抗衡的准备,抢夺B端商户,以阿里云为基础设施,运用技术优势将全渠道数据加速打通形成闭环,发挥阿里生态体系的协同作用,“新服务”成为数智化的环节之一。

二、智慧物流。

2020年8月11日,阿里完成对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心怡科技的全资收购交割,从此成为菜鸟团队的重要成员。

心怡科技从仓储物流转型为电商物流,投入自动化分拣机等科技实现包裹快速分拣,基于WMS系统和大数据算法挑选最优路径、在运输管理系统上升级,以及自动化仓和无人仓项目的运营,公司能将创新领先技术应用于物流,构建仓网一体化,打通线上线下的信息通道,赋能商家,这也正是阿里所需要的智慧物流。

目前,心怡科技在国内共设有88个区域分拨中心,仓配网络覆盖全国超过350个城市。从2011年底开始,双方就因天猫超市物流仓储管理业务而产生合作,成为天猫的幕后英雄。2014年到2017年期间,心怡科技获得了阿里系的三轮融资。

回顾2008年到2020年期间,阿里共投资物流快递行业46起,包括网络快递、仓干配、即时配送等模式。不难看出,阿里一方面在着手革新物流行业,不断加大对菜鸟的技术投入,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打造一个开放的智能化系统为全球的物流公司提供数字化服务。

同时,也为自己的核心业务零售生态保驾护航,针对电商的上下游进行系统性布局。

阿里通过收购心怡科技引入了更多智能技术和硬件,与科技型物流平台菜鸟旗下的北领科技、丹鸟物流、点我达等多个品牌,共同打造“一横两纵”,行业数字化升级、以及围绕新零售的智慧供应链能力和全球化供应链能力,打造数智化供应链。

三、“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

阿里于2020年10月以280亿港元(36亿美元)完成收购高鑫零售有限公司的控股权,这是阿里在新零售领域最大一次并购交易。高鑫零售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卖场运营商,以欧尚、大润发两大品牌在全国运营。同样采取“先试点再并购”的模式,4年前阿里以224亿港币收购高鑫零售36%的股份并从此开启了双方的合作。

“人、货、场”是零售行业不可或缺的三要素,这也是阿里收购的着眼点之一。目前,阿里的盒马鲜生已经在一二线市场布局,如何进入下沉市场一直是众多电商平台面临的难题,而高鑫零售的线下资源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其七成以上的卖场位于三四五线城市,收购完成后阿里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新的增量用户。

另一方面,阿里可能也看中了高鑫发展潜力,以此探索线下线上资源对接融合的模式升级,开启多业态展店规划,升级加速新零售赛道进程抢占市场,如高鑫零售与天猫超市共享库存,日用百货等超市品类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阿里线上线下体系超市业务的发展。

阿里以资源和技术帮助高鑫零售将线下流量实现数字化,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的库存,拓宽供应链网络及增加线上购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高鑫零售旗下所有门店均已接入阿里巴巴的淘鲜达及天猫超市,集团在国内232个城市共拥有484家大卖场、6家中型超市、24家小型超市。疫情下不断发力线上业务,根据高鑫零售2020年全年的业绩报告,其到家业务成绩亮眼,B2C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超80%,B2C的用户数超过690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1650万。

此外,在社区团购业务模块,高鑫零售与菜鸟驿站合作的小区团购业务已在逾36个城市,100多家门店开始合作,活跃站点数已近8000个,自己开发的站点也已在125个城市落地,逾220家门店上线了小区团购业务。

从盒马生鲜、百货企业银泰、3C家电连锁苏宁、各地超市便利店三江、百联,再到收购全国大润发、欧尚,配以菜鸟、苏宁物流、圆通、速递易、日日顺、百世等流通基础设施搭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逐渐成型,不断推进门店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升级。

四、数字医学生态圈。

2020年2月,阿里健康公告与阿里巴巴控股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订立购股协议,将以80.75亿港元收购Ali JK ZNS Limited的全部股权,收购标的的业务包括天猫产品及服务、天猫国际产品及服务。

这次左手交右手的收购表明了阿里健康正在加速业务整合,由医药电商转向医药新零售,并建立数字医学生态圈。

阿里健康自2014年借壳上市后不断扩展业务,并逐渐启动医疗AI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根据阿里2021年财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报告,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半年间实现首次扭亏为盈,结束了6年亏损。

期间,旗下的天猫医药平台商品交易总额约544亿元,其互联网医疗服务类产品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签约的医疗机构数超过35000家,平台累计净活跃用户数超过3.3亿。

在阿里健康的新零售商业布局中,线上医药电商包括了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线下是战略投资药店、合作药店与O2O送药服务,串联起来的则是实体医院或互联网医院。以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手段,以云 大数据 AI为依托,集消费医疗与智慧医疗为一体,全面建立数字医疗服务体系。

以上,是阿里2020年来所做的重要投资。

从过去的经营情况看,阿里的每一笔收购不会出于纯粹的财务原因,而是侧重于加强阿里的生态系统、创造战略协同效应,并提高公司整体价值。这符合阿里一贯的投资收购原则,不断创造新的模式、新的市场,创造性地去挖掘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笔者推测阿里在未来的并购重点会聚焦于四块内容:

1、以“新零售”业态作为中心点进行发力并以数智化为核心,“同城零售”与“社区团购”并举,继续并购线下传统零售产业。

同时,关注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下沉市场两个维度,将阿里的技术完全融入零售业态,打通数据流。通过运营系统数字化、门店技术、消费者洞察和移动生态体系,将线下线上零售融合,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用户体验,重构业务并提高运营效率。

线下零售在技术、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层面非常滞后,如果阿里能找到一个线下零售的升级模式,提升线下资产价值,有可能开启线下零售业的新一轮整合。

2、将用户消费转化为刚性需求和使用习惯,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并提高用户粘度和使用频次,增加流量输出到其他版块。并继续将“新零售”扩展到跨境零售,把握时机对合适的境外电商标的和实体零售标的进行收购,以推进消费全球化,让阿里数字生态走向全球市场。

全球化是阿里寻求增长空间的重要方向,但阿里要做好全球化,需要架构全球化的供应链,这一块阿里仍有短板。

3、本地生活业务市场空间广阔,阿里将继续构建本地生活服务闭环,并购B端服务商加速供给侧改造,看重终端技术,加强SaaS生态布局,以“新服务”作为主导战略之一,为更多商家用户提供金融、供应链、数字化等综合服务,抢夺B端商户,应对美团和其他竞争对手。

餐饮市场是本地生活业务的大头,阿里则在餐饮O2O市场上输给了美团。但由于中国餐饮市场是以个体夫妻店为主体的市场格局,导致餐饮B端服务市场仍未规模开启,有较大增量空间可挖掘。这块市场阿里仍将面临美团的激烈竞争。

4、基础架构持续建设,在物流领域可能会继续加大并购,不断完善其全球的物流基础设施,搭建线下物流服务体系,并在配送效能上大幅提升,以提升商品流通的效率为己任,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令消费者获得极致性价比的商品与极致购物体验,从而以数据与技术重构传统实体零售业态,使“新零售”落地,发挥战略协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