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畲族人口有八千多人,是闽北畲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在古代,顺昌原为古扬州,南唐所在地,南京到顺昌二千五百九十一里地,明朝《顺昌邑志》称“古闽越地,要荒之服也”。当时这里覆盖着原始森林,没有公路,只有闽江上游富屯溪与金溪汇合处的一条河,宝山、华阳山、狮峰山、天台山……到处山峦耸立、洞穴密布,八山一水一分地,正是闽北畲族的生存之地,古称山哈。他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开山造田、繁衍生息。他们依山而居,繁衍数千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也制作出各种珍馐美味。在畲乡至今流传着一段芦苇粽的故事。

古代真正的粽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吃过这种形状的粽子吗)(1)

相传,畲家人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段宿怨。被皇帝下旨追杀的畲家人四处逃散,逃到了深山老林避难。到了端午节,他们不敢下山采大竹叶包粽子。有一位族长便用山上随处可采摘的芦苇叶来包,做成圆圆长长的芦苇粽,用于上供祭祖并祭奠被诛杀的族人宗亲。大家看了,纷纷学样。从此,畲家端午包芦苇粽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真正的粽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吃过这种形状的粽子吗)(2)

畲家人的传统美食,使用芦苇叶包粽子,呈长条枕头形,民间称牯角,独具特色,粽子长约20厘米。香黏的糯米、腌制的鲜肉或甜绵的豆沙,加上芦苇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古代真正的粽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吃过这种形状的粽子吗)(3)

(图为乡村特派员团队在拍摄)

裹粽前,畲民们将糯米浸泡碱水中。碱水是用黄碱柴烧成灰,用开水过滤碱灰形成的。用此碱水制作的粽子色黄气香味美。

古代真正的粽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你吃过这种形状的粽子吗)(4)

畲族粽很特别,它不像汉族用竹叶裹成三角锥形,而是用芦苇的叶子包成枕头管状,再用龙草捆扎五节。又称芦苇粽、枕头粽、五节粽。粽子外形成长条状,并分成五节寓意五月端午节,吃在嘴里清香扑鼻、软糯香甜,独具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