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说实话,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而来,最终却是对爱的求知使我留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爱需要关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爱需要关心(爱之可爱在于会爱)

爱需要关心

《爱的艺术》,说实话,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而来,最终却是对爱的求知使我留下。

爱如明月,照破山河。弗洛姆以五十多年爱的经历为底色,用十分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自己对爱的写真,给世间每一个人以深刻的爱的教育。爱,是万物中最美好的东西,就像在宁静夜晚的一轮明月,它的光辉洒在高山,洒在大河,洒在每一个有它庇护的人身上。那应该如何去爱呢?我的这份感情叫不叫作爱呢?爱究竟是什么?我想,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答案。

作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爱的理解有着超出常人的深度。他是一位纯粹的人道主义者,人们也称他为“人类梦想家”。他的文字时而理性精彩又时而温暖动人,他善于从成长经历中的每一件事中去领悟,去深究。他曾亲眼目睹了一位女艺术家因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在父亲死后用自杀的方式继续陪伴他,这件事让弗洛姆陷入了沉思,他从此开始研究人类行为的动机。爱,是一种本能,而弗洛姆却能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他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所有人一以贯之的感情。他以人为出发点,解读了永久伴随着我们又总是困扰着我们的东西。

在第一章开头,弗洛姆以问句的形式提出爱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的艺术吗?当然,答案不言而喻。爱是一门艺术,这是作者对爱的定义,他在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了现在人们肤浅自私的爱,并对此进行深度剖析,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当下人们对爱的误区,最终得出学习爱的理论和实践是学习爱的艺术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的结论。弗洛姆在半个世纪前所认为的人们对爱的误区到今天依旧存在,并且大行其道。

其一,人们总是执念于第一人称。正如书中所说,大多数人总是把爱简单地看成爱与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对方及自己有无爱的能力的问题。近日,一名初三女生的爱情观打动了众多网友,她的一篇名为《原来我们不懂爱》的作文引起高度关注,在她稚嫩的文笔下,流露出的是爷爷奶奶的爱情,是责任,是长久,是忠诚。爱是在平平淡淡中的相互体贴,爱是在家长里短中的真诚负责。爱要竭尽全力、无私无畏。爱不在索取,在于付出。这便是爱在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的问题。

其二,人们总是认为爱的问题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当下人的爱情观里,爱的双方与产品交换的内涵不言而合。爱在这里,成为了一笔交易,人们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出发,对方是否值得自己追求,也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和潜在实力,追求所谓的“门当户对”,爱失去了本该富含的纯真和美好。人们总是去选择一些看似称心如意的对象,却不问内心深处的动向。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物质腐化了爱。

其三,人们混淆了新鲜感的波涛汹涌与长久爱情的细水长流。年轻人总是在追求刺激中寻求所谓爱的慰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的人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恋爱满脸阳光又因为闪电分手而泪流成河,我时常在想,这样的爱会不会过于廉价。我曾向往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那种平淡中相濡以沫的感情走向,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融入到对方的身体里,心里。他们的爱或许能给现在浮躁草率追求所谓爱情的年轻人以启迪。当我读完第一章,弗洛姆的思想与先见令我瞠目,我感叹他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所孕育的智慧,也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如此火热的人生读本的原因。

爱应当,也必须是尽心的,它要你敞开真心,也是尽性的,它要你竭尽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