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对瑟,剑对刀,地迥(jiǒng)对天高。

【注释】:琴: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一种拨弦乐器。用桐木等制成,琴身狭长,有五根弦,后增至七根。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音域较宽,音色丰富。相传是神农发明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拨弦乐器。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

瑟: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常用以比喻夫妻、兄弟等人际关系和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2)

迥:遥远。唐柳宗元《舞曲歌辞·白纻歌》诗云:“下沉秋水激太清,天高地迥凝日晶。”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3)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注释】:峨冠:高冠。峨,原指高山,此处形容高。博带:宽大的衣带。博,宽。高帽子和阔衣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后来人们常用“峨冠博带”来比喻穿着正式的士大夫礼服。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4)

紫绶 :用于系官印或做服装饰物的紫色的丝带。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之印和系印用的丝带不同,像汉朝,相国和丞相这一级官员便是金印紫绶。

绯袍:也叫朱衣,红色的官服。各个朝代的礼制不同,如唐朝规定,官员四品穿深红色,五品穿浅红色。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5)

煎异茗(míng),酌香醪(láo),虎兕(sì)对猿猱(náo)。

【注释】:茗:茶。据《尔雅·释水》“槚(音jiǎ)”字下晋郭璞的注解,特指晚采的茶。陆羽《茶经》: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依采摘时间早晚命名,现多以茗为茶。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6)

醪:带糟的酒。有时特指里边有渣滓的浊酒。

虎兕:虎与犀牛,常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指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兕的形状似牛,全身长着黑色的毛,头上只长着一只角。最早见之于《山海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有时特指雌犀牛。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7)

猿猱:两种猿类。常比喻动作敏捷的人。唐李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sāo)。

【注释】:攻:从事某项工作或事业,此处指学习、练习。习武之人苦练骑马射箭。《战国策·赵策二》云:“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穿北方民族的服饰)骑射以教百姓。”《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8)

务:努力从事。缫:加工蚕丝的工艺流程之一,即将蚕茧加工以后抽出丝来。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9)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注释】:淇澳竹:淇水曲岸边生长的竹子。《诗经·淇奥》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看那淇水弯曲的岸边,绿竹长得多么茂盛)。奥,河流弯曲的地方。后来《礼记·大学》引用此诗,“奥”写作“澳”,“淇澳”就慢慢变成地名了。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0)

武陵桃: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说桃花源中,沿溪两岸桃花盛开,“落英缤纷”,而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是武陵郡(今湖南湘西常德一带)人,故桃花源也叫武陵源,“武陵桃”即指桃花源的桃子。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1)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rèn);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注释】:螺髻:此处指形状像螺和发髻的山。仞:古代的一个不太精确的长度单位,七八尺左右。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2)

鸭头:此处指颜色像公鸭头上的绿毛一样的水。腻,本指肉很肥厚,引申指程度很深。

声律启蒙下卷全集(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3)

【译文】:

琴和瑟相对,剑和刀相对,地远和天高相对。

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相对,紫色的绶带和红色的官袍相对。

煮一壶清香的茶和饮一杯醇厚的美酒相对,凶猛的虎兕和机灵的猿猴相对。

武夫专心练习骑射,村妇致力于养蚕缫丝。

秋雨过后,淇水弯曲处的竹子长得更加茂盛;春风吹过,武陵溪两岸的桃花开得更加鲜艳。

盘起的发髻青浓乌黑,楼外群山高茸千丈;水面碧波荡漾,溪水的深度刚好淹过船篙的一半。


下平15韵有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 了 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 á ǎ 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