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徐茂楠 北京报道在第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拳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奥运火炬击败无数次对手的拳王阿里,却未能击败劲敌帕金森病,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21科普不光是抖)

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徐茂楠 北京报道在第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拳击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奥运火炬。击败无数次对手的拳王阿里,却未能击败劲敌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主要影响60岁以上的人。但目前,帕金森病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随着病情的加重,它可能会导致颤抖、僵硬、平衡和协调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行走和说话困难。

“老百姓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中国有50%-70%的患者未被诊疗,不能够进行早筛早干预的疾病管理。” 在4月11日,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下,帕金森患者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与此同时,陈彪也指出,患新冠肺炎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会加重,比如误诊,漏诊或者延期诊断导致疾病加重。“同时对帕金森患者的管理影响很大,比如医疗机构工作次序的打乱,照料者无法上门服务和影响患者出门活动等。”

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肖卫忠教授建议,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医患交流和医生与医生之间沟通的平台。如通过互联网平台患者挂号,医生远程诊断,一线医生给社区医院医生培训。“让资源往再下沉,因为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最后需要回社区,对社区大夫进行定期培训,让专科大夫和全科大夫联合起来管理病人。”

帕金森不仅仅是“抖”

提到帕金森病,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抖”。实际上,这只是它临床表现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根据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说法,帕金森病发生在控制运动的大脑区域(基底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死亡或受损时。这些神经元或神经细胞产生一种称为多巴胺的大脑化学物质。因此,当神经元死亡或受损时,它们无法产生足够水平的多巴胺,从而引发帕金森氏症的运动相关症状。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在持续加重,帕金森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根据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据此推算,中国的帕金森病人数量超300万。并且2020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表示,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494万,占全球帕金森患者的一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表示,老百姓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中国有50%-70%的患者未被诊疗,不能够进行早筛早干预的疾病管理。

帕金森病有40多种症状,主要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这两大类。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如何治疗?

迄今为止,帕金森病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神经系统疾病尚没有治愈的可能,只能通过药物和手术等进行控制。

目前医疗手段都是直接或许间接提高大脑内的多巴胺,又或者替代多巴胺的功能,进而补偿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所带来的风险。

首先,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开始早期治疗争取掌握疾病修饰时机,有利于疾病治疗的长程管理。而到中和晚期帕金森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既要继续力求改善运动症状,又要妥善处理一些运动并发症与非运动症状。

在药物治疗中,左旋多巴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到现在都一直是治疗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上世纪90年代也出现了非麦角胺类DAs(例如普拉克索)和现如今一些新型多巴胺能药。

现在根据不同症状也出现了很多许多新型给药方式,并且还有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发病是多因素的,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携带某些基因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高风险,有些环境因素(例如重金属)也会让本病更容易发生,还有些患者的发病与年龄的老化也存在着关联。

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锻炼仍然是普适的健康法则,对于帕金森病也不例外。一些研究表明,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能会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太极、瑜伽、探戈等活动也被证实可以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互联网链接

在疫情下,帕金森患者或多或少也受到一些影响。

陈彪表示患新冠肺炎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会加重,比如误诊,漏诊或者延期诊断导致疾病加重。同时,也对帕金森患者的管理影响很大,比如医疗机构工作次序的打乱,照料者无法上门服务和影响患者出门活动等。

因此,利用创新技术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升级,研发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健康技术工具、数字生物标志物以及临床决策支持等产品,成为解决标准化难题、提升诊断效率及精准度、避免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以及实现个性化治疗和填补优质医生缺口的关键所在。

而互联网是关键,不仅可以让帕金森管理连续化,也能让疾病可以提前早筛和早干预。

互联网及互联网医疗在新冠疫情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方便患者与医生咨询和沟通,穿戴设备也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还可以远程指导锻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互联网医疗也遇到发展上的瓶颈。陈彪教授表示,中国在慢病管理方面渗透率方面相当的低,因为在专家之间,机构之间和管理之间还没有真正的互通,这个真正阻碍了互联网管医疗和管病人的巨大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肖卫忠教授也建议,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医患交流和医生以及医生之间沟通的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同时让一线城市医生与下沉市场医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培训,再让下沉市场医院和社区医院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也不用让患者反复跑到大城市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