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端午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很多端午节的民俗活动,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最常见的端午节习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1)

每年的端午节粽子都是必备的,吃粽子已经是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了,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现在粽子的品种也有很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就可以,端午节吃粽子是因为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避免江中的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投食,希望鱼虾吃饱了之后就不会去伤害他的躯体;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2)

除了吃粽子这个习俗,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今天和大家分享端午节常见的6大习俗,它们是古时候人们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希望家里人能平安健康;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3)

一、【挂艾叶菖蒲】

在我的家乡,每年端午的时候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和艾叶,用来驱瘴辟邪,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就会挂在门上,五月初一我们又叫“大端午”,为什么要挂艾叶和菖蒲呢?

艾叶有独特的香味,含有大量的艾油,它散发出的独特香味有驱除蚊虫苍蝇、虫、蚂蚁等等,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它叶片狭长,也能挥发出芳香油,有提神、杀虫灭菌的效果,所以到了每年的端午气温升高蚊虫变多、疾病多发的时候,人们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和艾叶;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4)

二、【挂五彩绳】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人们用五颜六色的细绳子编成五彩绳,各种颜色交替的绳子编成的五彩绳就像龙的形状,盘在一起,所以很多地方五彩绳也叫“五彩龙”,五月又被称为“毒月”,端午节在小朋友的手腕或者脚踝上栓手绳就想借龙的威力来驱赶身边不好的东西,祈求幸福安康;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5)

三、【吃五黄】

端午节除了有吃粽子的习俗,还有吃五黄的习俗,这“五黄”根据地方不同,代表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常见的5种黄字食材有黄瓜、黄鱼、咸蛋黄、雄黄酒、黄鳝,大家认为吃这些食物可以辟邪防暑,平安健康;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6)

四、【喝雄黄酒】

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个在江南的很多地方是很常见的一个习俗,在药店买回来的雄黄少量加在自己家做的糯米黄酒中,混合均匀就能喝了,还有很多地方家长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长辈们认为这样能驱虫辟邪,不受蛇虫的伤害,有的在门前也会撒上一些雄黄酒或者雄黄粉,用来驱五毒,五毒分别指的是蛇、蜈蚣、蝎子、蟾蜍、壁虎,因为端午节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天气炎热,很多朋友都已经开始穿短袖短裤了,这个时候也最容易遭受毒虫的侵害;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7)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8)

五、【佩戴香囊】

在端午节有佩戴香包的习俗,香包里面装上晒干的艾叶或者是其它一些中药材,古时候的香囊是用自己家里有的碎布拼接而成的,所以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我们当地香包的形状都是做成“鸡心”一样的形状,也叫鸡心包,现在的香囊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了,做工更精致了,就像是艺术品;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9)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10)

六、【赛龙舟】

赛龙舟是因为纪念屈原才有的习俗,相传2000多年前,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当时两岸的渔民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真身,但始终没有找到,所以每年到了端午节,就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要到了除了吃粽子(11)

【端午节温馨小提示】

端午节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日子,见到老一辈的可以说“端午节安康”,但不建议用快乐2字,不适合端午节的气氛;

本篇是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收藏、关注哦,

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欢迎在文章下面留言,

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