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悠悠情结周圆寺

周圆寺座落在广灵县西南山区海子峪下墨家沟村西的乌鸡山下,距县城30公里。对于这座"文革"时期也香火未断的古寺,我原来几乎一无所知。和许多人一样,周圆寺引起我的注意是据说寺里养着一只天津女孩转世的狗。于是,数年间我先后4次搭车光顾这里,从而使周圆寺成为我了解最深入的寺院。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1)

▲新建的周圆寺四大士殿

第一次到周圆寺的确切日期没有记下来,大约是1996年秋天。我高中时的同学白海元和他的一位朋友开130卡车去上墨家沟,我搭车在周圆寺下车。

正在大兴土木的周圆寺,院里到处都是无序堆放的木料、砖瓦及未清理的碎旧砖瓦和杂物。我在院里转了一圈,那只富有传奇色彩的狗也许没有看见我,我也顾不上惊动它。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掌握有关寺院的文字,只有石碑上才保存的东西。

最先看见是半通清嘉庆二年(1797)的重修碑,立地抄了下来。

重修碑记

盖以佛祖诞降西域,祥光现于周朝,教行东土,余……之崇祀也。诚故凡国都僻壤,罔不虔设……周圆大寺极巍峨,亦极壮严,非徒肃一时瞻望……殿宇倾颓,墙垣塌倒。邻村众善,目击心……持心净者,为之虔诚募化,共勷盛事。广……及过殿、左右配殿,至于山门,无不焕然……垣栋换旧,俱道重修之功。是举也,所谓……禅房贰间,以备神诞社会之便。今虽……增华之。乃为记。

大清嘉庆贰年二月二十八日毂旦立

接着又找到了一通清道光四年(1824)的重修碑,缺首高94厘,宽63.3厘,厚11厘米,全文6行,每行25字,共138字。

周圆寺重修碑记

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彼周圆寺创自汉时,运于今几百有余岁矣。风雨摧残,固有所不免。以故至正,以至嘉庆十九年重修补葺,不可其志。迨至道光三年,天雨浩荡。复将殿宇颓毁,墙垣创坏,圣像将危,岂可坐视而不修理乎?于是,七村人等,协同住持心良,募化十方。各施己赀,襄成盛事。倾则扶,缺则补,乃踵事而增华之。是为记。

广灵县文童:陈遵礼 沐手敬撰并书

经理:刘文元 郭 宝 赵文银 薛中元 侯士君 雷廷敬 张沛曾 曹 和 薛志泽 □□□ 赵□□ 李 品

泥匠:刘文元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2)

▲周圆寺重修碑记

木匠:郭雨顺

画匠:宋泰保

石匠:王登翰 王□□

住持僧:心 良

大清道光四年孟冬月穀旦

碑文作者的名讳有一个字不太清晰,考添涧村《陈氏家谱》,应该是陈遵礼。他在文中既然说周圆寺是"几百有余岁",其始建年代就值得讨论了。佛教据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入中国的,公元220年东汉被曹魏取代,至道光四年有1604年之久,远不止几百年。距道光四年不超过千年的汉政权,只能是刘知远的后汉(941)或刘旻的北汉(951)。如果真是最早的东汉,那这座寺院的历史可就快两千年了。当然,就眼下来说,确认哪一个汉政权时所建依据都不充分。需要出土文物或相关文字记载证据的支持。

从这两通碑中还获知,周圆寺在清后期多灾多难。嘉庆二年重修时"殿宇倾颓,墙垣塌倒",17年后,也就是嘉庆十九年(1814)再次重修。" 迨至道光三年(1823),天雨浩荡,复将殿宇颓坏,墙垣创坏",于是又有了道光四年的重修。

因与海元约好,我将步行去上墨家沟和他们一起吃午饭。所以,在见到了碑文资料之后,草草结束了初步考察。出了寺院,在不远处地里收获马铃薯的一位佛家弟子吆喝着不让我走,但我还是主意已定,不留下来。这时,住持僧人换体牵着两头毛驴归来,一问我是来抄碑的,像遇到知音似的,说什么也不让走,并告诉我上墨家沟还很远,有五、六里地。望着饱经风霜,满脸慈悲的老人,我不忍使他失望,盛情难却之下,随老人回寺了。午饭早已由女善人们做好,我第二次在寺院吃斋饭。

饭后,我向换体进一步了解周圆寺。他说周圆寺是广灵最早的寺院之一,有3座大殿,即天王殿、观音殿和正殿。观音殿供奉四大士,即增加了大势至菩萨,普通观音殿只是观音和文殊、普贤三大士。正殿供奉三尊佛,即释迦、药师和阿弥陀佛。"文革"时殿宇全部拆毁,改建成相当于初中的农业中学,就是那一排正房,其实只招过一届学生,也不满员。换体则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在大体上仍按原来东西中轴线布局重建,方位用罗盘调正。规划上有一份绘在计算纸上的平面图,这比较科学了。已经完成投资120万元,中轴线上的3大殿和南面一排11间禅房都已完成,只是天王殿塑像和内部装修才开始。按规划,尚有念经堂、北面禅房和山门等待建,全寺占地总面积约4亩地。寺里古时候有护寺地720亩,现在换体仍耕种着18亩地,同时养着两头驴。耕地收获大都有人帮助。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3)

▲住持换体在打坐

院里有不少杏树,但更多的是小榆树和榆丛,我猜想一定有过大榆树,就问换体大榆树啥时伐倒的。他告诉我,院里原来有一株很大的榆树是香炉台盖大礼堂时伐倒的。伐这株树特别困难,一班木

匠用了103天才伐倒并肢解。我想这极有可能是单株伐树时间的吉尼斯记录。我问:"这株树有多大?"换体回答:"躺倒对面不见人,从根到分杈够两丈。""4个分枝,哪个也不止一抱粗。"这就是说,榆树直径有2米多,主干高6至7米。上面的分枝多高,那就说不清了。我连声说"可惜"换体说:"更可惜的东西还有呢!寺里原来还有整'六道子'磨盘和大柁,都烧火了。"'六道子'我见到的大都是指头粗细的灌木,要长成直径1米多粗的才能锯一个圆片做磨盘,只有长5米以上直径40厘米以上的才能做大柁。六道子长成这样,恐怕需上千年行。后来在五台山看见店铺卖"降龙木"拐杖,原来就是"六道子"。大破天门阵杨五郎做斧柄所需的材料竟然是它,这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我见到过的"六道子"材料主要是秋收打谷场上用的四股叉或二、三股叉的叉齿,四股叉用的比较多,叉齿做成中间弯曲,着地的头起削成斜面,用于挑运秸草。还有多齿的耙,齿较短不弯曲,用于粮食的晾晒。再就是羊倌用它做鞭杆,妇女用它做鸡毛掸子,最细的做吃饭筷子。

院里原有3株大松树,现在仅有一株幸存,胸围2.2米,高15米开外,据说树龄700多岁,几乎是周圆寺"文革"劫后唯一原地保存的实物。换体说:"这树是护法神。"我这时才注意到树下有香炉,树身上系着红布,这是换体保护古松的最理想和最省事的办法。

院里有一口井,井口不大,有十几米深,井台上挂着谢绝妇女观井的木牌。听说只要妇女探看水井,清亮的井水就会变得浑浊起来,所以挂牌提示。这里面蕴含着怎么样的一个传说,还是真有什么奇妙之处,我一直来不及深究,就留给有缘去周圆寺的游客善士们来解这个谜吧!我这里郑重声明,本人绝没有一点卖关子的意思。

我问换体寺里原有碑志情况,他说自己见过的石、木碑共28通,其中木碑5通。这次重建,又挖出3个碑座,是他没见过的。据此可知,周圆寺古碑至少有31通。木碑,我第一次听说,真是不虚此行啊!

换体又介绍说,寺里还有两口大钟,6口磬。大钟一口1200斤,另一口600斤。钟、磬都是他亲手埋藏的,都在院子里,准备挖出来。

换体还告诉我:"我有7个徒弟。大徒弟五、六年前去太原崇善寺去世了;二徒弟在江苏好几年了;三徒弟不知在哪里;五徒弟是女的,在天津;剩那几个在本县。我老了,挺累,徒弟们都帮不了忙。二徒弟能行,又在江苏。"确实,经理这么一百几十万元的工程,还要种地,做佛事,确实担子不轻。

我问换体的身世,他平静地回答:"四岁出家,七、八岁时来这个寺里。"我非常奇怪,四岁,他说还是虚岁,怎么出家?原来那年他父亲出家,连他带进了寺院,使他成了广灵佛教史上最小的沙弥。他父亲是这一带石塘沟村的人,俗姓乔,名应喜,法名圣德,临济宗正27代。换体俗名乔善,已62虚岁。圣德圆寂后,换体按僧俗火化了父亲遗体,便继承衣钵,继续住持周圆寺,直到现在。父子两代先后住持同一寺院50多年,在佛教界可能也是很少见的。

我曾听说,几年前换体重病,医生已无回天之术。眼见得已经奄奄一息,无知无觉,只能安排后事。一天,有个女巫下神,说换体得重建周圆寺,他的病会好的。换体经女巫这一说,如梦方醒,身体不治自愈,很快恢复。此后一连十几天,每天只是挥舞禅铲锻炼。过了这段日子,换体取出了父子两代的全部积蓄,开始了周圆寺第一座大殿的重建。

在这丛山峻岭之中,大兴土木,重建寺院,绝非易事。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前换体游方从灵丘县养家汇村带回的一只雄性小狗,竟为周圆寺的重建立下不朽的功勋。是缘分还是必然,可以任人评说。

换体为活泼可爱又聪敏机灵的小狗取名"虎子",有时也叫"老虎"。虎子一天天长大,不觉十几年过去。已是成年的虎子,体型并不很大,黄褐色的毛皮看上去也和常见的普通家犬无太大的区别。只是黑色的鼻梁,眼睛上方两小片稍引人注意的白毛斑,有点像人们常说的四眼狗。换体担心它跑掉或是生事,就一直用铁链将它拴在窝边的杏树下。

有一天,一位外地的老太太来到周圆寺,找见了虎子。虎子见到老太太,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整整半天和老太太抱在一起痛哭。老太太向换体打听明白这狗名叫虎子,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自老太太走后,虎子一连几天不吃任何东西。

过了些日子,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女青年来到寺里。她俩也是搂抱着虎子,人哭狗也哭,从上午哭到下午。换体觉得奇怪,就想问问原因,结果被其中一位冷冷地瞪了一眼,也就不便深究。两位女青年和老太太一样,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换体就是这样向笔者讲述三位访犬的经过,应该相信,这完全真实。

又过了些时候,这地处深山荒野的周圆寺突然异样地热闹,香火大盛。不远千里从天津来的游客居士一批接一批。他们来干什么?他们是来看望虎子,并为寺院布施。他们的布施数量很大,有几百元的,有几千元的,也有几万元的。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给筹划重建周圆寺的换体带来无限欣喜。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4)

▲这就是虎子

这么多天津人来看虎子的谜很快就有了谜底。据天津来人说,有一年,那位老太太做梦,梦见她数年前因车祸死去的女儿前来托梦。女儿告诉母亲:"我已经投胎狗身转世,在周圆寺出家修行,师父给起名叫虎子。"

女儿生前在某医院工作,她怎么可能转世成狗身?做母亲的百思不得其解。老人既思念自己可爱的女儿,又对梦中的事疑疑惑惑,最后打定主意:找到周圆寺,看个究竟!

谁知这偏僻群山之中的周圆寺别说在全国,就是在广灵县本地,也并不是人人都知晓。在古代,这座寺院的影响只是在附近不大的地区,到了清代,县志上已经不载。在历尽沧桑之后,尤其是"文革"浩劫,作为寺院,已基本不存在。所以,老太太从天津出发,虽然遍访古刹名寺,但要找到周圆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尤其是女儿托梦没有说明周圆寺在山西广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千辛万苦,寻觅三载之后,老太太终于从佛教圣地五台山打听出广灵县有个周圆寺。于是,风尘扑扑而来,终于见到了已转世成为雄性家犬的"女儿"——虎子。老太太是虎子前世的母亲,那两位女青年自然也是它前世的至亲。

虎子的发现,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僧人和居士纷纷慕名而来。随着周圆寺知名度的提高,而且这里空气清新,风光绮丽,又无任何环境污染,来这里旅游观光度假的客人络绎不绝,布施捐资与日俱增。

虎子的故事越传越奇,人们逐渐发现虎子还有更让天津人感慨之处。凡天津来的任何人接近它,它都不咬不叫,即使第一次从天津来的小孩也可以近前和虎子开心地玩。但虎子不允许天津以外的任何生人到跟前,谁去也会遭到一阵狂吠猛扑。

后来因为盗贼将释伽殿供桌上的珍贵佛像在夜间盗走,换体将虎子改拴到南边禅房窗前。这时人们又发现每逢天津人要来的头天晚上,虎子便有预感似的,整夜鸣鸣哭泣。1998年7月22日,我第三次到周圆寺那天,有天津5名大学生来度假参加建寺劳动,住在寺里的善人们说:"昨夜虎子又哭到天明。"这时的虎子已经病了,不好好吃食。我看见村里一个神志不大清楚的妇女端了一盆荞面凉粉喂它,它也不吃。据我分析,虎子生病的原因可能是受不了房檐下水泥地面的冷热之气。几个月后,听说虎子在换体当面念诵超度经文声中,静静地去了。按理说,它这次应该往生极乐,到天国去。有摄影师曾为虎子拍照,很奇怪,照片上出现了粉红色的光晕。一般说来,民间摄影师不具备进行技术处理的能力,这应该是一张自然光下拍成的照片。

周圆寺拔地而起,雄姿远胜当年。一位天津女士曾不无自豪地对我说:"周圆寺是我们盖的。"这话一点不假,大宗大宗的捐款确实主要来自天津。每座殿堂开光,天津都有数百人前来。然而,谁也不应该忘记,没有虎子,天津居士林和周圆寺结缘的可能性很小。

虎子我前后见过3次,已成传说的虎子故事完全是听来的,并经换体证实。对这样的故事,我和信士们一样,宁肯信其有了。其实,类似的故事佛教中早已有之,那就是过去妇孺皆知的《目连救母》,产生于唐代的敦煌变文中完整地保存着这个故事。50多年前的广灵地方戏剧目中还有这个本子。我相信目连救母的故事曾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艺术加工,但那个最基本的情节是永恒的,即目连的母亲曾经投狗胎转世。对虎子的故事要不要科学的解释,或者如何解释,并不重要。大千世界,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们还是先让周圆寺把这个凄美的故事慢慢传说下去吧。

前后4次到周圆寺,都是来去匆匆,但又都有不少的收获,我所说的收获就是指自己对周圆寺的新的了解。

1997年9月18日,我和亢继军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5)

▲这就是仅见的木碑

同志下乡来到下墨家沟村。我们先和支书曹克谦同志打了招呼,便直奔周圆寺。这天,还有平城乡的几位同志前来游寺。这次我见到了明嘉靖年间的残碑,抄录了明万历十二年(1584)四月灵丘石瓮村张库夫妇等捐铸的古馨铭文,全文54字。接着我抄录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碑碑文《重修周圆寺碑记》。木碑高128厘米,宽39厘米,厚6.7厘米。碑面黑漆白粉书,正文4行,每行49字,最后一行不满,共188字,其中磨灭18字。碑座长75厘米,宽30厘米,高12厘米,也是木质。这种碑制作容易,上漆后直接书写。不用刻工,造价又低,制作又快,移动方便,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办法。当然,与石碑相比,不耐久,又完全需要室内保存,这是它的缺点。只要保护得好,自然也能存在好多年。这是我见到的第一通木碑,很可能全县也仅此一通,足够珍贵的。

重修周圆寺碑记

周圆寺创自汉时,屡经修补不知几何年。□□于今而衰残难堪,名比昔□甚也。吾人目睹心伤,不忍坐视。爰集七村众善人,□动有补旧□新之念。奈工程浩大,独力难成,不得不募化布施,□□善果。自我皇帝二十三年□月间动工,□□□□□而百废矣也。孰意年岁凶荒而布施不齐,工力未成。遂迁延以至于光绪三十三年,又将圣地柳树四棵卖价□□千□,□在足修工之费。自六月间动工,至八月间工程告竣,灿然可观。并注明施财之君子,所谓千古□□□善之。(经理人名单略)

广灵县儒学生员:刘瑞谨撰文

文童:刘 迎 薰沐书

木匠:曹士宣 杨存山

泥匠:王加师

油匠:杨 忠

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仲秋月穀旦立。

这天中午,我们就在支书曹克谦家中吃饭。我建议克千同志在发展旅游业上做点文章,开些旅店、从外地制作一些纪念品等等。可惜寺里没有对木碑做点必要的保护,等以后我来拍照片时漆面上的文字又失去好些。

第三次到周圆寺是应统战部副部长安立德同志之邀,为撰写周圆寺简介而来的。换体已把那1200斤重的古钟从当初的窖子里挖了出来。我想象不出换体独自一人在夜间怎样将这么重的钟从钟楼梁上取下来,再推到窖子里,尽管那时他年轻力壮。遗憾的是换体一直没有挖出另一口钟和6只磬,肯定没丢,估计是重金属在地下不停地下沉移动,有点离开原来埋藏的地方。

出土的古钟铸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五月,铸钟匠人竟是蔚州西关庙冯锐等4人、宣化府薛守福等3人、平遥县王显,三地匠人联手铸造。钟高110厘米,钮高22厘米,胸围218厘米。原想抄下铭文,抄了一会儿,见都是寺僧和布施名单遂略过,把结尾部分抄了下来。开头部分是这样:

山西大同府蔚州广灵县西南山周沟里古□华庆寺开山历代祖师圆玺 本寺发心造钟比丘僧海梅 大师父觉

□ 李□ 亲师父觉晶 三师父觉才 师弟海谅 海朝 海江 善友贺于运 妻胡氏 男贺友宝 妻张氏 本村信士王□秀 张氏 男王虎 武氏 王云 刘氏 男王廷相 张氏 王廷□ 杨氏 王雷 米氏 男王金儿 杨定然 南百家疃信士梁经 王氏 郭氏 梁纪 赵氏 黄氏……

结尾部分的署名是这样:

蔚州西关庙金火匠人冯锐 男冯隆 冯纪 冯要 宣府金火匠人薛守福 刘佑 刘安 山西汾州平遥县金火匠王显 客人李大安 妻刘氏 武刚 妻张氏 李仲雷 造钟僧人海梅 弟张宽 母刘氏 妻李氏 张氏

大明嘉靖贰拾三年伍月吉日造

皇帝万岁

皇图永固 帝道遐昌

佛日增辉 法论常转

铭文里百疃的梁经、梁纪两个人可以考证。百疃《梁氏族谱》载,第七世梁经曾任"省祭官",他的妻子是李氏继王氏,铭文则是王氏、郭氏,看样子原配早逝,继配王氏,郭氏则可能是妾室;梁纪比较出名,"太学生,任直隶涿州州同,后任通州州判,勅授承德郎。娶赵氏,继王氏、张氏、周氏、黄氏,俱封安人。"《广灵县志》康熙本也记载着他任涿州州同。铭文给出了梁经、梁纪的生活年代是明嘉靖年间,这对志书和家谱就有所补充了。梁经和梁纪兄弟4人,梁经为长,梁纪行四。老大前后娶3个老婆,老四竟娶了5个。

有一通新出土的残碑,高78厘米,宽57厘米,厚6厘米,则抄了下来。因上部分缺失,具体年代也就失去了。碑文云:

重修周圆寺碑记

……不胜枚举,第《延陵县志》所载八寺之中,周圆居其一。实……历年久远,风雨飘摇。庙宇、圣像之催残剥落者,赤白之……目击心伤,感慨系焉。爰集七村经理,共成义举。嗣而茸之……未有或塑像,革故以鼎新,殿宇壮丽。庙貌巍峨,辉煌灿然,一……适自昨年二月动工,自今年九月告竣。功程浩荡,约费七……不朽云。

石匠:宋添禄 施钱六百六十

木匠:韩国栋 刘文之 施钱六百六十

泥匠:房继统 张守义 施钱一千

塑匠:王闇修 高 品 施钱一千

画匠:宋太保 被宋存廉 施钱一千

瓦匠:卢培生 施钱五百

卢 煌 施钱二百

住持僧人:普 盛 募化:通和尚 心 枝

文中说:"《延陵县志》所载八寺之中,周圆居其一。"经查清代3部志,均未记载周圆寺,说明这部《延陵县志》应是清代以前的志书。延陵是广灵的古称或别称,清光绪本《山西省通志》曾指出延陵在天镇新平堡,但广灵历史上,尤其是3部清代志书均以延陵作广灵古称,这里我们知道曾有一部《延陵县志》,已经很幸运了,在此还来不及进一步探讨。有关广灵县建置上的一些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志书版本是否存世,也有待今后很好地予以关注。

寺里还出土了长39厘米,宽27厘米,厚2.2厘米的巨型瓦;长38厘米,宽20厘米,厚6.8厘米的沟纹砖。金代有沟纹方砖,沟纹条砖是首次出土,是否属同一时期,还需进一步考证论定。另外,还出土了硫璃兽头残块,换体没见过的东西。年代无法测定,但可以说明周圆寺曾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此外,还有一块粗加工过的红砂石,上面只有"弘治十八年六月二十日"一条刻记,作什么用的不知道。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6)

▲有年代刻记的红砂石

院子里和乱杂物堆在一起的有一块残碑,残高93.5厘米,宽93.5厘米,厚20厘米,从碑体看是一通明代的石碑,到清代已经极少见这么又宽又厚的碑了。这段残碑属于一通碑中间的一段,碑阳人为破坏非常严重,零零散散还残留着一些文字,几经辨识,正文共10行,每行存字不等,属于名单的部分则保存得稍好一些。我想为周圆寺的明代资料再多保存一点儿文字,所以从模模糊糊的拓片上勉强辨识出一些字迹抄录下来,有少数字也不一定辨识准确,只能尽力而为。后来以自己极不成熟的拓碑技术打了一幅拓片,整理出来是下面的样子:

……之□□为□□□兴中华□文□□□然以有□□□□□□□□之□□得而□□也□□□□□……

……是性较丹墨近□□□感乎人心□□□□□敬□□□教乡民□可以□动天下□□幻□□□广灵邑西……(下空一行)

……时交□□之□偕再□□山东□政使□□□□政□□之□□财□□□加修葺缺者□□□□□渐完……

……中□□□□□观音海潮□榜□□□□□□□间□塑□□□□□□□□□□□□□右□□□□□□□……

……弗传□纪在□业于前才旺公□□□之□□于后祖孙相继□□□□将见□□□□延有此迤百世而无穷矣……

……风雨覆□□□倾颓□

……住持懿计□□□□无有难成诟审会首恩公□岫镈峰□出于成□□遍谒四方会首功德主各捐资帛重修中殿三……

……甄仲信之次□自念生于世壤间捨容弃□□□恩亲具忘于报

……死吾佛之流通也天地复载日□□临也四□□无□□因□牛三只美逑养姪园杏雪庭步吾千方共成一事咙石为……

……言于是乎记

……年岁次己卯月令林钟吉……

……学掾士班文举

阴阳生王彦保

……如□施银肆两 法孙用仁银三两

……真璃 如海

……明俊 明□ 法孙 恩秀银十两 重孙惠永施银一两 惠成 惠安

……道平施银一两 道禅 徒德淮施银一两 德才施银五两 德秀施银六两 德玉

……德恩施银五十两 德船施银二十两 德悟施银□两 德朝施银拾两 德月施银一两 书记 德权施银一两 德……

……园福施银一两 园柰施银三两 园净施银一两 园会施银二两 □章施银一两 园然施银一两 园续施银……

……村 圆库施银一两 园环 园旺 园宝 园昌 法孙明学银一两 □音 药僧明□银一两 明浩……

……丘 □翻寺住持德旺 白马寺住持园昶 宋荣 元信 德钱 元普

……道贵 德辉 德宽 德玄 德安 德先 德郎 德用 德富 德喜 道稳 道艮 园然 园密

……净□ 双林寺住持道春 广灵县 清凉寺住持真祥 常江峪清河寺住持德春 德香 德成……

……隆安寺住持道安 明玉 通太 明永 元清 清凉寺下院德惠 徒圆受

……五两 刘彦能施银十两 邬良臣施银十两

……捨财信士刘海 男刘资施银六两 邸聪茂

……汾州文通里作头赵文进 塑匠杨宽 杨□ □弓朝 胡友才 画匠王守义 王守田 王梅 王桃……

……氏 男甄士库 甄士廒 甄士淮 甄士住 甄士丙 孙甄锐 甄锡 甄铎

……友才 墨□ 墨景通 墨景升 墨景达 墨景廒 墨景□ 墨景□ 墨景苍 墨景义 墨聪良一两……

碑阳仅存下这么些文字,碑阴全部是各寺院

灵璧县周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广灵游历一一)(7)

▲周圆寺明代残碑拓片

和善信捐款名单,我顾不上搞只能暂缺。别小看这点儿已无法阅读的文字,至少它能告诉你明代曾有过这次重修。周圆寺这次重修有很多远近寺院僧人捐款,我感兴趣的是名单中"常江峪清河寺"的记载,不知道说的是今天上寺村,还是峪里那座小山顶上不知已经彻底毁掉多少年的寺院,现在远远望去小山顶上有一株古松,只有它用呼啸的松风告诉人们当年寺院的存在。

2000年10月6日,我和文物旅游局长任越山同志陪他请的大同摄影师拍照片,第四次造访周圆寺。这次没有见到换体,他仍在为寺院的最后工程奔波。北部地藏殿和禅房主体已基本建成,只差部分室内工程。山门的正面已成形,一个圆形的门洞与寺名相合,门内部分则未竣。我曾提议山门尽量靠东些,以增加天王殿前的空间,看来未被采纳,因为那样的活,工程量要大得多,需要填方。

院里树多,物料堆放也多,照片不好取景,只拍了几张局部。临行前,我请摄影师到寺外远处去拍外景全貌,洗出来后只见高高的乌鸡山下,那株挺拔的古松格外引人注目。换体保护古松,神树护佑寺院。而我则觉得它是周圆寺的迎客松,几百年来接待了无数的游人香客,同时成为周圆寺兴衰史的见证者。

2018年11月上旬,听说换体圆寂。他生于1935年,虚74岁往生极乐,僧腊70秋。我一直不明白,换体没有集中财力把周圆寺的山门建成,而是在山门外又建了一些庙宇,请匠人画了神像,而墙壁还咧咧巴巴,显得草率。当然,一个连一天书也没念过的僧人,穷其一生精力和父子两代积蓄,重建一座佛寺,已经非常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