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不知道给多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于友情又有了新的诠释,一篇即兴而作的《滕王阁序》成为了世代流传的千古名篇,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总是能见到他的文章。他就是被评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天才诗人王勃,可惜天妒英才,这位诗人在人世仅仅停留了二十六年就溺水而亡,接下来让我们读几首诗词,走进王勃这位奇才的离奇一生。

因《檄英王鸡》被赶

王勃出生于唐朝时的绛州龙门县的士族中,由于他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写出文笔流畅的文章,因此也被人称作神童,后来他通过科举中了进士及第授予朝散郎一职。通过主考官的介绍他去了沛王府中担任修纂的工作,当时沛王也十分喜欢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2)

有一天英王和沛王斗鸡,于是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为他们助兴,不曾想这篇文章被传到了唐高宗手中。唐高宗看了这篇文章十分的生气,大怒道:"歪才,歪才。"唐高宗认为王勃是故意在离间亲王间的关系,于是就训斥了他并且将他赶出了沛王府。

由于王勃并没有什么城府,人生中第一次被贬也留给了他深刻的教训,那么檄英王鸡到底写了什么使得唐高宗如此的生气呢?问题还是出在这个"檄"字上。史料上记载唐高宗的原话如果翻译成白话就是这样的:当年墨子路过朝歌因为觉得违背自己曾经说过"早上不要唱歌"掉头而反,曾子因为要进入一个叫座胜母的小巷,因为觉得名字不好也没有进去,如今王勃写的这篇文章似乎是要引起诸位皇子的矛盾。

为何问题出在这个"檄"上呢?要知道檄文是古代用来声讨敌对的国家或者叛逆的一种文书,虽然表面上王勃写的只是一只鸡,但是唐高宗认为他是想表达"弱小的鸡就该被吃掉,强大的鸡就应昂首阔步"。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3)

因此唐高宗勃然大怒,他觉得这篇文章中暗藏交构之渐,要知道从唐朝建国的时候开始,兄弟之间就经常发生内斗这样的事,就连唐高宗也经历过这种事情。他担心这是引起皇子不和的开始,因此就将王勃赶出了沛王府。

人生第二次挫败

王勃被贬之后就去四川找了他的朋友杜三德,杜三德每天都带着王勃游山玩水,在四川他特地写下了《杂曲歌辞.杂曲》。等到王勃再回到长安发现,当年随身带着的衣服都变小了,不得不再重新做几身。当年在长安的时候王勃特意为杜三德写了创作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来表达自己的送别之情,其中就有一句著名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见两人关系之深厚。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4)

后来他的朋友举荐他做虢州参军,由此以得再入仕途,可是王勃又陷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危机。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下了死罪,王勃先是偷偷庇护这个人,后来担心连累到自己又将他杀了。《唐书》曾经记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同僚因为王勃恃才傲物,所以故意诬陷他,这也是极有可能的。但是无论是不是诬陷他都被判处了死罪,恰逢那时武则天建议唐高宗改元上元,大赦天下,因此王勃逃得一死。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但是他的父亲因为受到他的连累被贬到了千里之外的安南(如今的越南),于是675年他决定从洛阳出发沿着运河南下当面向父亲道歉,再路过南昌的时候创作出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那时候阎屿伯正主持滕王阁的剪彩,本来他是想让自己的侄子吴子章来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也都明白他的意图,所以问其他人的时候其他人或者说自己才疏学浅,或者说自己喝醉了推脱,可王勃就直接就说:我来写。当时阎屿伯感觉自己的面子挂不住,当场就走了。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5)

一篇《滕王阁序》惊艳了在座的各位文人,拿给阎屿伯看的时候他大加称赞,称王勃真是当世的奇才,当垂不朽。可是吴子章不高兴了,他当场就说这篇文章早有流传,王勃是盗窃了先贤的文章。阎屿伯惊讶的问:"从何见得?"吴子章当即就把文章全篇背诵了一遍,其实吴子章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随后王勃就问他:"这篇文章可有序诗否?"吴子章回答:"无序"于是王勃又提笔写了一首诗,为这篇文章作序,随后没有道别就走了。

吴子章的谎言被揭穿后大家都大加赞赏这篇滕王阁序,发现这首序诗中的槛外长江( )自流少了一个字,大家纷纷猜测,阎屿伯派人去追他,王勃的家仆说:"我家公子有言在先,一字千金"。于是阎屿伯让人拿着钱去找王勃,王勃惊讶的说:"怎么还劳您下问呢?在下怎么敢空一字"。大家都不解的时候王勃说:"空者,空也,槛外长江空自流"。众人皆赞叹道不愧一字千金,真乃当世之奇才也。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6)

这篇滕王阁序难度极高,可王勃通仅仅即兴就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句子,怎能不被认为是旷世奇才呢?相比之前他所写的《檄英王鸡》王勃依然才华横溢,可是更加的厚积薄发了,多了几分世故与圆滑。不过这也代表着王勃成长,如果没有人生上的大起大落,八年前的他是无法即兴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天才尾声

第二年的夏天王勃见到了因受自己连累而被贬官的父亲,尽管他的父亲生活十分窘迫,依然以王勃文章中的诗句来勉励王勃:"穷且志坚定,不坠青云之志"。一年后武则天看到了这篇滕王阁序,同时也将这篇文章给李治看,李治看后极力赞赏,希望可以重用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派出手下的人四处寻找王勃,遍寻不得后才直到,当年王勃在看望父亲后的归途之中,因船翻而溺亡,年仅二十六岁。

唐代王勃个人简介(王勃靠一首序言在大唐扬名至今)(7)

或许是天妒英才才使得王勃英年早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可是他的诗句却永远停留在了人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