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真相,原来超市里卖的桃李牌面包,背后竟站着一家市值200多亿的上市公司。

更夸张的是,桃李公司的创始人竟是位60岁退休的老师,闲来无事做一点“小生意”,结果做成沈阳富豪榜第2名。

桃李公司的老板吴志刚,如今已是86岁高龄,靠卖小面包身价36亿美元,世界排名881位,却低调到在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

退休老大爷逆袭成上市企业掌门人,为何成功偏偏选择了他?

小面包店经营(退休大爷卖小面包)(1)

1

“桃李”面包满天下

别人的60岁消遣度日,吴志刚的60岁热闹非凡。

本该退休的吴老爷子不想“碌碌无为”,眼看好多人都下海创业,自己也摩拳擦掌。

创业,选择赛道向来是“生死攸关”的一环。据传每年创业大军高达300万人,想成为“天选之人”,赢在起跑线上至关重要。

吴志刚发现,市场上的面包大多是保质期较长的面包。

保质期长,乍一看是产品优势,可吴志刚却反向思维。保质期长,就意味着里面一定有添加剂,尽管能大大延长产品食用期限,却无法在健康、新鲜上做出保证。

而保质期短的健康面包,正是吴志刚开启市场之门的钥匙。

也许是和从事教师职业有关,吴志刚给自己的面包品牌取名桃李,希望能红遍神州产品满天下。

他每天都会将新鲜的面包输送给各家早餐店,第一时间呈现给顾客。在那个好产品一定会被发现的时代,桃李面包顷刻间成为当地市场的心头好。

小面包店经营(退休大爷卖小面包)(2)

2

小面包好思路大生意

吴志刚一头扎进烘焙行业,一做就是20多年。他利用先发优势,迅速扩大市场,到了80岁那年,桃李已经成为业内响当当的龙头老大。

这归功于清晰的产品定位和特殊的行业属性。

先说说产品,吴志刚敲定“大众化”路线。致力于让每个消费者都能买到高性价比、高标准化面包。贫民家庭买得起,小康家庭看得上,花样百出的桃李面包在口味和新鲜感上从未让消费者失望。

在说行业属性之前,不知你是否熟悉马太效应。这是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也就是厉害的企业会聚拢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实力较差的企业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短保行业恰恰具备一定马太效应的特点。当吴志刚率领桃李冲出沈阳市场的时候,能与之争锋的同行几乎不存在。正是时间差上的优势,让桃李一举夺下行业龙头阵地。

2015年,桃李顺利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面包第一股”。恰好印证了那句老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小面包店经营(退休大爷卖小面包)(3)

3

放大每一个可能性

到了2021年,桃李年营收63.35亿,市值200多亿,拥有37家子孙公司,在全国市场建起26万多个零售终端。

已是耄耋之年的吴老爷子以“A股上市公司中年龄最大的董事长”身份退位,将公司交给子女。向来低调行事的吴老爷子,也成为创业者眼中的“退隐高人”。

纵观市场上,面包店多如牛毛,只要有面粉、酵母、烤箱,在家就能烤出来,而A股上卖面包的公司一共也没有几家。

桃李或许不是业内最具潜力的,对一位60岁创业的老者来说,取得如此成功属实不易。

每位创业者都携梦想而来,放大每一个可能性,制定每一次最优解,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行业领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