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1)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2)

早前发布 | 丽江热线APP

8月18日下午,我市召开“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永胜县专场发布会。发布会邀请了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永胜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3)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4)

中共永胜县委书记和永宏发布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胜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铸就了永胜发展的“黄金十年”,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5)

十年来,坚持谋发展,全力挖掘发展潜力,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1.8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长9.9%,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0939元增加到33092元,年均增长9.7%。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6.8亿元,是2012年的2.08倍,年均增长12.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7亿元,是2012年的1.53倍,年均增长8%。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494元增加到33625元,年均增长9.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77元增加到14681元,年均增长13%,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十年来,坚持攻难关,全力攻克贫困堡垒,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4亿元实施十大工程,落实“五个一批”措施和“三保障”扶贫政策,9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198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困扰永胜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巨大转变,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十年来,坚持补短板,全力加快“五网”建设,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

综合交通累计完成1321亿元,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华丽、永宾、宁永3条高速贯穿全境,里程达186.4公里,永胜人民迎来了“高速时代”,永胜正成为丽江连接成渝地区的交通枢纽。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8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5083公里,是2012年的3.4倍,实现了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退出了历史舞台。

举全县之力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4个电站2.9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和22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库区移民稳步发展致富。

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936万千瓦,永胜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累计投资264亿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库塘蓄水总库容达1.22亿m3。

151个建制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1421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7.6%,县城5G信号覆盖率达90%。

十年来,坚持强基础,全力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增”,年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入列全国产粮大县。

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建设光伏提水泵站48座,发展特色水果27.9万亩,全县特色农产业基地规模达62万亩。

创建地理标志产品2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8个,培育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

片角卜甲村入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三川镇入选全国产业强镇。农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1.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9.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9.8亿元增加到58.3亿元,年均增长9.7%;工业园区加工产值累计达88.7亿元,培育入园企业42家,10家企业获得省级高新企业认证、27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

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1年全县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13.58亿元。

“期纳古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珐琅银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程海毛家湾授牌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边屯文化研究院挂牌成立,边屯文化博物馆累计接待人数130.32万人次,三川荷花季、软籽石榴节、程海环湖自行车赛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成功举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十年来,坚持提品质,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县城城区格局由“四纵五横”发展到“七纵十横”,城镇化率32.65%。

打通“断头路”12条,提升改造市政道路12.4公里。实施县城面山绿化1038亩,绿化覆盖率44.7%。建设凤凰山森林公园,建成休闲广场12个,人均公园面积达13.1平方米。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6.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亮灯率达100%。新建、改造城市公厕35座。新增公共停车位3539个。改造老旧住宅小区7.9万平方米、棚户区3万平方米,整治“两违”9.3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面积51.8万平方米。建成占地950亩的教育文化园区,高标准补齐了县城教育文化体育功能。高位推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97座、无害化卫生户厕12639座,所有自然村均达到人居环境整治Ⅰ档标准。

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实现全覆盖,羊坪乡落雪坪村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十年来,坚持破难题,全力抓好污染防治,绿色生态成为最亮底色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突出抓好程海保护治理,累计投入29.5亿元,完成31个保护治理项目,程海水位每年最少下降0.33米的严峻形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止降回升。水质稳定保持Ⅳ类(PH值、氟化物除外),逐年向好。

统筹山水林田湖沙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一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各项工作,金沙江“非法采砂”“非法网箱养鱼”全面整治,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3个,市级生态村112个。

投入5.33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1.7万亩,建成生态产业基地33.98万亩、绿色通道341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94%,较2012年增加6.78%。

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县域重点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县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十年来,坚持聚民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就业创业更加充分,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52亿元,扶持创业6916人,新增城镇就业1.9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8.8万人。

教育医疗蓬勃发展,完成县民族中学整体迁建、永北镇中学改扩建、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较2012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25.56%,13.48%、23.6 %。

完成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整体迁建,县医院妇儿科住院楼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151个村卫生室达标建设。

十年来,坚持强根本,全力筑牢安全底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永胜县先后被命名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共有2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8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6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程海镇海腰红色传统教育基地、涛源镇和谐村、边屯文化博物馆被命名为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

强化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重拳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电信诈骗等多发性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五抓五促”基层社会治理,配强政法委员、司法所长,配备364名辅警,命案发案率连年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十年来,坚持练内功,全力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全县基层党组织已发展至1333个,党员15844名。

连续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和“创新提质年”,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55个,村级集体经济十年前几乎为零,均已提高到5万元以上。

加强县乡两级党校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共举办党员干部主题培训班42期,培训党员干部12820人次,送教上门宣讲456场,培训干部群众55000余人次。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惩恶,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扛稳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6)

记者/李 琳 杨国辉

编辑/林 彤

责编/李铁成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出品

丽江市发展(丽江热点这十年)(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