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面的通假字(考点诗词中的这些通假字)(1)

通假字并不是错字或别字,只是一种正常的文言现象。也是中高考语文考试的必考点,而诗词中,同样存在着通假现象,今天小达老师就为您分享解析一下通假字的用法。

高考高频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颁:通“班”;“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诗词中的通假字

《观沧海》

【汉代】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海。

水何澹澹,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沧:通“苍”,青绿色;

竦 :通“耸”,高。

就如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诗人运用单纯却饱满的笔调刻画沧海的形象,同时将性格赋予其中,表现出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再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有苍凉慷慨之貌。

《咏怀》

【魏晋】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被:同“披”,穿着。

诗人一字一句,细细剖析自己,少时的鸿鹄壮志,到而今求仙问道,可见其苦闷无处发泄,故意为旷达、为狂放。“噭噭今自嗤”一句更是表现了内心的矛盾。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牛羊。

见:同“现”,显露。

读罢全诗,草原美景忽现眼前,天高、地广,更有牛羊显出意趣,极富感染力。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

阴:同“荫”,指树荫。

春水初涨,白云与湖水相连,早莺、新燕、乱花、嫩草,争相抢入眼中。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为之心旷神怡,颇具雅致闲情。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耶:同“爷”,父亲;

陇:同“垄”。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起笔便以重墨铺染,塑造一种悲壮的氛围。而后诗人直白、客观地叙述出家人的痛哭、征兵的悲怆,甚至将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最末几句更是愤恨到绝望,让人不忍再读。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蓁:同“榛”,榛子;

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

采玉老夫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生命岌岌可危。一段惊心动魄的描述,一段真实存在的事实,实在骇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还酹江月。

尊:通“樽”,酒杯。

词人置身于古战场中,忆起当时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和功业,再推及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到如今早生华发,愤懑、无奈之情溢出纸面。但末句词人又自解自慰、襟怀超旷,引人深思。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通“无”。

以白描的手法表现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读之不觉乏味,反而觉得意趣盎然。末句更是将小儿的娇憨刻画的淋漓尽致,情味颇浓。

四川启达教育

咨询热线: 028-87429629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南区3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