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既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

更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

正如马云所说:“未来的关键在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老师。”

在许昌就有这样一家人,两代人深耕于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壤。父亲王根有曾经做过校长,也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在他的任期内不但引进了四川“字族文”识字教材、“韵语语文教材”还引进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高效率学习法”。他本人更是师从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考取了国家首批心理咨询师。

母亲杨丽霞从事语文教育38年,深耕写作专项,不仅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小作家”,还将衣钵传给了儿子王彬豪,在她的培养下儿子王彬豪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

近期王彬豪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由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冰心青少年文学大赛落下帷幕。据悉本届大赛共有1500多所学校近百万人参加,共选出各类奖项2000余项。其中王彬豪所辅导的34名学生共摘取3个金奖、2个银奖、4个十佳 、10个百佳,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优秀辅导老师奖。其中,六年级学生肖易硕和五年级学生杨梓的作品脱颖而出,分别挺进全国8强和全国12强,并成为该赛事华中地区的形象大使。

许昌籍知名作家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1)

如此多的学生获国内大奖,不仅吸引了赛务组的注意,还让王彬豪一瞬间成了语文圈里的红人。正如冰心先生所言:“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20多年前,在父亲的建议下母亲杨丽霞创办了乐和语文,专攻语文教学。20年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语文教学的这手绝活,面临失传的风险。儿子王彬豪深思熟虑后决定放弃郑州七中的工作,传承母亲的事业,回许昌创业。“在郑州任教期间我深刻的感受到郑许教育水平的差距,决定回许昌时我做好了要在许昌把语文教学做精、做深,踏踏实实干出一番成绩的准备。” 和母亲站在同一方讲台上,既是一种挑战,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决心。”

许昌籍知名作家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2)

回到许昌,王彬豪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良莠不齐的生源和“语文只补差”的现状。“以市区小学升学考试为例,经过我们测算,每1分大约会拉开1000—1500名的差距。在考试中,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数学分数通常差距不大,只能靠语文拉开名次。”王彬豪告诉记者“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补习语文,即便是优生,大多是偏科严重或语文成绩特别差才会去‘补差’。”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王彬豪的学生们语文成绩从差变成良,从良再到优,一步步让学生、家长及周围的人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现在在王彬豪的班级里,学生的目标已定为“考试作文满分或扣一分”,而每学期考试实现这一目标的同学比比皆是。“教学没有天花板,要想出成绩,就要仔细、反复精研教材,加强教师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教学技艺。还要有耐心有恒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语感都不是一天养成的,持之以恒才能出成绩,教学、成绩都是。”面对今天学生们满墙的奖状,王彬豪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崔雨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