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控好糖尿病,测血糖必不可少很多糖友们会有疑惑,究竟什么时候测的血糖最准确,能否减少测量频次毕竟,扎破皮肤的感觉,挺难受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测血糖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最标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测血糖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最标准(测血糖有5个时间点)

测血糖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最标准

想控好糖尿病,测血糖必不可少。

很多糖友们会有疑惑,究竟什么时候测的血糖最准确,能否减少测量频次。毕竟,扎破皮肤的感觉,挺难受的。

其实,只要仪器精准、测量方法规范,几乎任何时候测的血糖都是准的。只不过血糖本就是波动的。

真正对糖尿病患者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究竟哪个时段的血糖值最能反映我的健康现状,我需要测量哪些时段的血糖?

今天,"问上医"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测血糖有这5个时间点,每个点都有不同意义

(1)空腹血糖

一般是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的血糖水平。

它反应的是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

通常,空腹血糖高,糖尿病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身体连基本血糖都控制不了,更别提餐后骤然升高的血糖了。

(2)餐后2小时血糖(最重要)

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的功能以及当餐进食、用药量是否合适,所以餐后2小时血糖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血糖应基本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正常值为4.4~7.8毫摩尔/升。

(3)餐前血糖

并不等同于空腹血糖。是指中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病情的监测

空腹血糖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的人,例如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的人。

(4)睡前血糖

指21~22时的血糖值,反映胰岛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5)夜间凌晨4点的血糖

监测夜间血糖可以了解高血糖发生在夜间还是凌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黎明现象,还是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又或者苏木杰效应。

注意:多需要监测凌晨4点的血糖。


这么多种血糖,怎么测能够次数最少又能知道病情?

为了使您能更好地明确并达到治疗目标,我们将血糖控制水平分成三类供您参考。

若您的血糖控制状态为“差”,应该每天监测4-7次。

若血糖控制状态为“良好”,则在一周内选择1-2天,在这1-2天内,每天都测4-7次,以反映一个完整“天”内的血糖控制情况,作为样本。

若您的血糖控制状态为“一般”,则在“良好”与“差”之间选择一个测量方式。


除了血糖,这个指标也至关重要!它决着是否换的“金手指”药

血糖很重要,但并非掌控病情的全部。

糖友们还需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它反应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单次血糖波动影响。

它是临床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换药的重要依据,其正常值为4%~6%,控制目标为小于6.5%。

医生会建议您在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当达到治疗目标时则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在家监测血糖时要注意什么?

1.应当经常监测血糖

有些患者怕花钱,图省事,往往间隔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而且只测空腹血糖,这种做法不可取。

2.不能靠自我感觉来评估血糖变化

血糖高低变化的确可以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不同,血糖高低有时与自我感觉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自觉症状轻重并不能准确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

3.定期更换血糖仪

许多老糖友上了年纪后,都非常节俭,血糖仪用了还要好多年了还舍不得换,凑合着用,殊不知,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


更多控血糖知识,点击下列专栏即可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