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没有课,坐在办公室,读《诗经·大雅·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我一下子被这重叠复沓之美句所吸引,被诗中表达的美好情感所打动。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1)

诗的意思是,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好一个“珍重情意永相好”的情意表达,这不是民间说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情意吗?不是礼尚往来的情意写照吗?想到此,我忽然想到校园里的5棵木瓜树(最低树龄至少40年),尤其是杨永龙老师所带的八五级学生集体购买的一根二百多年的木瓜树,在建校110周年之际移栽在校园里,以表不忘师恩,不忘学校的教育之恩。如今木瓜果挂满枝头,即将成熟。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2)

我走下教学楼,分别到5棵木瓜树下观赏,木瓜呈现的是青绿色,成熟后将是金黄色,而且香味十足。往年木瓜成熟后,学校总务处安排专人摘下,老师前往随意取拿,放在办公室,浓郁的香味一直散发,直到木瓜烂掉,才丢弃。你无论到哪个办公室,都是木瓜香。一些年老的教职工,拿几个木瓜回家洗净泡酸罈子,经木瓜泡后的酸菜爽香而清脆。有些爱饮酒的老师,挑选几个木瓜,用大酒瓶泡木瓜,老师说可以理气健脾、滋补,且酒色变红,饮起来也特别清爽。摘木瓜的时候,如果遇到来校检查工作,或者来校交流的兄弟学校老师,走时,每人会送上一枚木瓜。受赠者,首先放在鼻子下嗅嗅,幸福而微笑!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3)

安康市的白河县木瓜最多,而且大量栽培木瓜树,用木瓜酿酒,白河县还建了木瓜酒厂,木瓜酒远销全国各地。木瓜酒养生,这是人们越来越喜欢木瓜酒的原因了。我二十年前带的一位学生,如今在白河县工作,只要来校看我,总是带一瓶他们白河县的木瓜酒。对于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之情趣与深意?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4)

走到那棵二百多年的木瓜树下,大树下有块捐赠纪念碑文,碑文上记载的是捐赠这棵木瓜树的全体学生名单,这些学生,如今都事业有成,即将退休。看着这碑文和木瓜树,头脑中迸出了一句:“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未来学校以我为傲。”是的,从这所百年名校走出去的著名校友特别多,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分子特别多。单说知名校友,就有前副省长王寿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清华大学副校长曾荣、改革开放一百位先锋人物禹国刚、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王红梅等等。如今,这些知名校友定期不定期地回到母校,为母校学生助力励志。这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也!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5)

我用手机将五棵木瓜树拍摄下来,等木瓜成熟时,一定挑一枚最大的木瓜,放在办公桌上,让香味弥漫,让心情美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以木瓜报以琼琚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6)

回到办公室,我将拍摄的照片打上“安中校园的木瓜树”的字样,一边打字,一边又想起半小时前读的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