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

这部是承载了大众太多期望的作品

要理解《港囧》,你更需要知道徐峥的故事

我提前走进专访室的时候,徐峥与上一家媒体的访谈,刚刚开始。30分钟后,他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看了坐在他对面一直没说话的我,用笑容致谢。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原来你们不是一家的啊?”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

这样紧密得像是“流水相亲”一样的通告安排,在电影上映之前的宣传期里,只是徐峥普通的一天。

我们今天谈论《港囧》,早已超出了一部电影所包含的单纯含义。只因为他和他的新作,承载了大众,太多的期望。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

观众们期待他,《泰囧》在壬辰年岁末引发的全民观影热潮还历历在目,能否带来更多的欢乐?投资人押宝他,9月25号的上映日期让影片横贯“中秋国庆”双节黄金档期,能否再破票房纪录?圈内人看好他,拥有顶级资源之后,能否玩出新的花样?甚至有人唱衰他——一个票房神话跌下神坛的故事,不怕少了看客。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4)

三年的时间,从《泰囧》中的徐郎到《港囧》中的徐来,银幕之下的他,已经被打上了许多原本不属于他自己的标签,却也恰好映射了一个徐峥“人在囧途”的故事。

媒体把他与周星驰相提并论,而他的定位,更像好莱坞本·斯蒂勒或者史蒂夫·卡瑞尔。“中产”和“职业性”,是徐峥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的标签。

这一切,还得从那个冬天开始说起——

“黑马”徐峥

2013年的1月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新年的第一天,《人在囧途之泰囧》成为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10亿的华语电影。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5)

别说徐峥自己没想到了,全中国都没有几个人想到。当时媒体形容,在影片上映前,有人壮着胆子对徐峥夸说‘这电影,票房起码能过亿’夸的人和被夸的人都吓了一跳。

影片公映第一天还是个工作日。尽管如此,3900万的开画成绩创了纪录。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这匹黑马的厉害。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6)

(徐峥和黄渤在《泰囧》宣传发布会上摆造型,还叫上了陶虹)

这部公路喜剧电影从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成龙的《十二生肖》、王晶的《大上海》等大片绞杀中异军突起,打破了一项又一项票房纪录。最后这个成绩定格在12.6亿这个数字上。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7)

《泰囧》的火热,成就了“黄渤、徐峥、王宝强”的喜剧符号,重新改写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版图,以冯小刚式贺岁电影为潮流的时代,成为了过去。

对徐峥来说,拍电影需要一个内核。他把这个内核放在了自己扮演的徐朗身上:一个追求成功的中年人,遇到了一个“傻瓜”王宝。

“囧途”的旅程,实际上是一个徐朗改变自己的过程。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8)

表面上看,徐朗要解决的是简单的婚姻的问题。深层次看,徐朗代表着一种价值观。他们为事业奔波,同时也被微信、微博、网络等包围着。

而王宝则是代表着一种纯真的草根文化,他要把自己的爱带给妈妈的决心,完全超越了对名利的追求。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9)

在王宝纯真的反衬下,最终徐朗回归了自己内心,回归家庭,告别了对物质的虚无追求。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0)

可因为票房数字的耀眼,大家记住了“电梯里有俩2B”的笑点,也被王宝在影片结束得到了和范冰冰合影的彩蛋而惊喜,冲淡了舆论对于电影的情感核心关注。徐峥失望,却也没有办法。这个表达,是他从《人在囧途》就有的念头。

“上海人”徐峥

徐峥在《人在囧途》里扮演的大老板名字叫:李成功。比起徐朗他有着更加浅白的含义:一个有情人的成功人士,算计着如何过年回家和糟糠之妻摊牌。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1)

他对电影中王宝强饰演的民工牛耿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成功人物”对这个阶层的心态。他们之间,天然有一种“囧”态。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2)

徐峥认为故事竟然收尾在“小三醒悟”上,浪费了这个极富戏剧张力创意。他决定延续这个品牌,完成自己的表达,于是就有了《泰囧》的诞生。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徐峥有着鲜明的“中产阶级”烙印。他是这个阶层的银幕代言人。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3)

(2007年的爱情喜剧《爱情呼叫转移》中,徐峥饰演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角色名字也叫徐朗)

这和他的上海人身份,密不可分。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4)

(相比现在为人熟知的光头形象,徐峥年轻时还当过发模。是不是还有点神似左边的梁朝伟)

他是个地道的上海人。他童年的课余时光,几乎都花在了上海市市少年宫的戏剧组。小学三年级时,他有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从小对于表演的热爱,让他之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的人生历程,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5)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6)

(《商鞅》在1996年至2003年里公演了四次,他演其中的祝欢。)

毕业后的徐峥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曾自导自演了两部“形式上有点儿突破”的先锋话剧,《拥挤》和《母语》。无奈话剧市场不景气,他寻找演电视剧的机会。

他有上海精明的一面:接戏只演男一号。因为他发现,只要你演过二号、三号,别人就会留下这样的刻板印象,很难再改变。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7)

1997年他和李冰冰主演了《风生水起》,算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

比徐峥小好几届李冰冰在校园里就曾经拍玉兰油广告,酬劳26万。而徐峥当时还是个在外滩酒吧思考未来人生的文艺青年。

这部剧在网上的资料甚少,以至与有人怀疑这是一部禁片。它的主题是:“只要看准法律的缺失和人们道德的弱点,你会发现钱竟然是如此的好赚。”

有幸看过的网友是这样形容徐峥在片中的表现:

至今我还记得他在风生水起中秀的那段标准英语。还记得那句经典的台词“广告是一门艺术”。但,正如剧中某桥段,他终“乘长风破万里浪”!!!!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8)

(这部剧让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陶虹)

很快,《春光灿烂猪八戒》和《李卫当官》这两部电视剧,让徐峥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19)

(他生动刻画了一个经典的小人物形象李卫)

也让一个在戏剧舞台上不懈追求的文艺青年,被观众打上了“喜剧谐星”的标签。

“捧哏”徐峥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0)

(《疯狂的石头》中的地产老板有着严肃的角色设定,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喜剧效果)

在他参演的喜剧作品中,他通常是喜剧效果的催化剂,扮演着“捧哏”的角色。

可是人们在大街上碰到他,脱口而出的还是“逗哏”角色“猪八戒!”黄渤回忆第一次见到徐峥的场景,就是在《疯狂的石头》的片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看!猪八戒、猪八戒来了。”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1)

徐峥形容自己“不是一个很专注的演员,因为一直没有碰到特别好的剧本和机会。”他等到了这个机会——宁浩导演的《无人区》。

徐峥出演的律师既入世又精明,但是在没有规则的荒漠中成了羔羊。黄渤与多布杰扮演的盗猎贼是大灰狼、舞女则是单纯善良的小白兔。

其实宁浩为这个来自城市文明角色找过刘德华。档期协调不成,他想到了与自己合作过《疯狂的石头》“上海人”徐峥。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2)

减重25斤、在新疆体验生活一个月、学会骑马、至今还能背出剧中的台词,这些都是他为这部影片付出巨大心血的注脚。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3)

他用积淀的舞台技巧塑造人物,压制自己的情绪进行表演,拿捏每一个特写镜头的眼神变化。观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徐峥。

徐峥原本寄望于这部风格十足的作品让自己转型,摘掉“猪八戒”的帽子。

世事难料。应该09年上映的作品直到2013年才最终于观众见面。彼时徐峥已经是“12亿喜剧大导演”,转型已不再迫切。《无人区》也已经被渲染成一部“黄渤、宁浩、徐峥喜剧铁三角”的公路喜剧。

“中年人”徐峥

在《港囧》里,徐峥回到了他最擅长的领域。主人公徐来依然是一个遇到了中年危机的中产男人。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4)

一位学画画的文艺青年入赘当了半辈子的内衣设计师。可是,他即将面临着中年男人幻想中才存在的“幸福烦恼”:一边是自己家中的贤妻(赵薇)不离不弃,一边是梦中情人(杜鹃)在远方等待。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5)

比起《心花路放》里带着耿浩猎艳疗情殇的胖子郝义,徐峥并不认同《港囧》是一个直男癌童话:“徐来的内心的郁结,代表了很多人的问题。当你青春期有一些未实现的理想,到中年以后你要怎么样去面对?”

“总而言之徐来的问题是: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6)

于是《港囧》的故事,就从徐来要去约会,碰到一个人百般阻扰开始,一点点放大。当徐峥决定把故事放在香港的时候,关于香港经典元素的致敬和情怀,也顺理成章加入了电影。

而到了徐来真正面对自己初恋的时候,他又发现,自己面对两种生活的抉择之时,自己能不能做出这个改变?那个不一样的生活,会比现在更美好么?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徐来把初恋形容为卡在自己喉咙的一根鱼刺,难以忘怀。或许你认为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而实际上,这也是徐峥的一个“心结”。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7)

“我刚刚走去戏剧学院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个文艺青年。然后,我就被大家叫做了“猪八戒”。我后来接受了这个现实。我只是通过别的出口去表达自己。”

另一根鱼刺,就是“泰囧”。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8)

《泰囧》的票房纪录,一直是中国导演们心照不宣的目标。主打“喜剧铁三角”品牌的公路喜剧《心花路放》野心勃勃,票房也止步11.67亿。

打破纪录的人选,回到了徐峥自己身上。市场需要徐峥回归喜剧,徐峥需要完成一道“命题作文”,创作一个囧态百出的新人物,超越徐朗。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29)

在悬疑片《催眠大师》中,医师徐瑞宁的形象也是一个中产的典型符号:高收入、高学历、光鲜背后却暗藏都市病态。从演员角度来说,徐峥的表演无可指摘。而作为制片人的徐峥,这是他在类型片上的又一次探索。

《港囧》里,他把故事升级成了“全类型”。警匪、悬疑、爱情、青春、怀旧、动作所有元素一应俱全。

这看上去并不像一次豪赌而更是精明。他相信,当前观众对于类型的接受度,足够高。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0)

这次,徐峥的身边,没有黄渤和王宝强。他构思了一个不同于《泰囧》公路喜剧的故事,设计了一个区别于宝宝的角色,让包贝尔承担“逗哏”的作用。再找来赵薇与杜鹃,他们是构成《港囧》的四块拼图。

坊间传言的黄渤和王宝强会以客串身份出现,到最后杀青也没有实现。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1)

从《港囧》诞生的第一天起,徐峥就希望让舆论的压力从“泰囧”上转移开来。第一场发布会化身“徐布斯”不谈档期不谈票房,不只是为了秀创意,更是为了给影片减压。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2)

和《泰囧》当年的情况异曲同工,这个夏天《捉妖记》一举破了票房纪录。徐峥松了一口气,送上了祝福。

“票房记录保持者的头衔不是我的定位,也只是影片一部分。可那一面旗帜让大家太容易概括你的全部了。”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3)

在《泰囧》的巨大效应下,徐峥要给自己的新作品打上不同的标签,突出情感线索,避免上映后出现观众心理上的落差。

到了首映式上,徐峥最后给观众打了一针预防针:赵薇不像我们想象的戏份那么多,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徐峥的心思,是否起了作用?25日零点起,影片正式公映。《港囧》在票房上势头不错,目前已经破亿。

两极化的评分形势,让影片和徐峥在未来几天引发的争议和讨论,也将会愈演愈烈。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4)

在校园路演时,徐峥每场都会在舞台角落候场,听现场观众在这笑点最密集的段落发出多少笑声。当徐峥登场时候全场的掌声,也是对他努力和付出的最好回报。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5)

而徐峥下一部囧系列的作品已经正式立项。目的地是——印度

作者 | 清风徐来,杨柳轻飏

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这个喜剧之王不屌丝)(36)

不只是购票,不全是电影

点击阅读原文玩游戏,还可以赢《港囧》观影券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