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1)

高阳台 老翅江湖

秦望横苍, 耶溪环碧, 天兴地设云门。 名士如鲫,由来诗路清芬。 砚池铁槛寻犹在, 数风流,庶几斯人? 剩而今,维摩黯续,兰若微存。 期谁重葺千年后? 是兰亭后裔,句践儿孙。 修业相关,须知诸果皆因。 香萦烟绕当堪望, 待吾侪,重塑金身。 且来参,佛法诸般,如是我闻。 云门记略 ——题记:佛说,点燃一根蜡烛吧,而不只是去诅咒黑暗。 于"云门寺"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因了那一首首关乎它的空灵秀婉的唐诗,它在名士往来如云的浙东唐诗之路上,是那样的卓立不凡,熠熠生辉,以致于虽千百年之后,历经风尘,我们还不得不以仰视的神情,来拜谒这一方神山圣刹,以表敬畏。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白也何其潇洒之人,一生历游无数,却独对越中施之青眼,不是没有道理的。却不说“千岩竟秀,万壑争流”;逸少亭池,玄度风月;光一帖“兰亭”,一片鉴湖,一波耶溪,一条山阴道,就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神往,而禹会诸侯,勾践生聚,西施浣纱,秦皇南巡,司马探禹穴、谢安卧东山。。。这些史事古迹,风流韵事,更使之成为无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而一入斯地,一观斯景,谁又会吝啬己之平生所学,不挥五色之笔,不施凌云之才,将心中之圣地浓墨重彩地讴歌赞美一番?于是乎我们看到,一批批墨客文人或寻幽觅古,慕名而来;或邀朋呼友,结伴而游。有学者发现,到过浙东的光是唐代诗人就有278位之多,占《全唐诗》收录诗人总数2200位的13%,留下了15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王维、王勃、杜牧、严维、孟浩然、刘长卿、宋之问、崔颢、。。。真的,随便提起个人来,不在姹紫嫣红的唐诗之苑中呼风唤月,争有一席之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当你顺着先辈的足迹,试着触摸先辈的脉搏,重游斯地,寻幽探隐,吟咏风月,你,会作何感想? “越山千万云门绝”。云门寺就座落在这样一方洞天福地之中。背靠苍翠的秦望山,前有若耶溪蜿蜒而过,清浅而充满诗情。云门寺由来也不一般,原为中书王献之居所。传晋义熙三年(407年),有五色祥云见,安帝诏建寺,赐号云门寺。历史上的香火之盛,规模之大,是自不待言的。陆游曾在云门《寿圣院记》中有描述:“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溪,楼塌重复,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虽寺中人,或旬月不相见也。”鉴于此,云门寺简直成了当年天下第一名人客栈了。因为云门乃越中必游之地,到云门者必夜宿于此,而走过浙东唐诗之路的唐代诗人有名可籍的就有四百余人,汝不惊乎?到了北宋,云门依然为文人所重,王安石、苏东坡、苏瞬钦、范仲淹等接踵来访。南宋时更为一代诗宗陆游的少年读书处。经年累月,留下了献之“洗砚池”、智永“铁门槛”“退笔冢”、“辨才塔”、“丽句亭”、“募修云门寺疏”碑等等众多景点和古迹。 周末得暇,驱车前往。终于可以一遂夙愿,无比兴奋。当我踏过古拙简陋的五云桥,站在这座千年古刹前时,用大吃一惊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若不见着端庄肃穆的“云门古刹”四个泛黄大字,我真以为走错了地方。对于它的衰败,我也早就听说,且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一至于斯,还是有些措不及防。因附近民居侵占,只留得一间屋面大小的外廓和仅容三人并行而过的寺门,尚在这个文物大邦中苟延残喘,召示着它的存在。跨进大门,是简陋的四大金刚殿,说是殿,真是抬举了它,小小一间屋子,四大金刚一览无余,各自面目狰狞,却恪尽职守,虽千百年来不为异也。穿过金刚殿,是一方空地,与一般人家的内院大小无异。抬头便见红底黄字一块大匾,上书“大雄宝殿”四个大字。这就算是云门寺的主体建筑了么?到真是有些寒碜。殿前的一座香炉,到颇为精致,让我驻足观赏了一番。不及进殿,右侧厢房边悬挂着的一方牌匾,顿时把我吸引了过去:“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洗砚池”,呵,我喜出望外,仰若神明。牌匾下面有一块碑,用玻璃罩着,看来应为文物,定睛一看,就是由明代文学家王思任撰稿,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著名的《摹修云门寺疏》碑,字体古雅端正,确实精美绝伦。绕过此碑,后有一角小池,就是王献之的洗砚池了,池不大,水颇为浑浊,若把此池水洗黑,就能成“二王”之就,我是颇为怀疑的。 碑边,置有一张方桌,几把椅子。一和尚(法号清慧)与一老者正在攀谈,我也凑了过去。当谈及云门寺的前世今生,盛衰兴败,大家都感慨不已,良足惜哉。。。 虽说铜驼巷陌,陈桥崖海,兰亭已逝,梓泽丘墟,此等憾事,殊难幸免。在近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又有多少曾叱咤一时、名噪四海的古迹名胜,或毁于战火,或灭于兵劫,或没于烟尘。我们除了浩然兴叹,哀莫能助。但面对这样一座人文积累使人近乎癫狂的名寺古刹,我们眼看着它在历史的风尘中、改革的大潮下,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而不施之以手,奋臂一呼,听之任之,未免于心不安,于传统文化不义,于先人不孝也。昔清照之父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以亭台楼阁之盛衰,来喻国之兴败衰亡,诚为正论。如今正值国泰民安,人丰物阜,扩寺葺宇,重塑金身,正当时也。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曾让鉴真法师不畏艰险,力排众议,远渡重洋,到日本弘扬佛法,普渡慈航,可谓功德无量。我辈菜根小民,位卑言轻,虽蒙佛庇,未求正果,然心怀大道,身无旁骛,或可结缘布慧,有所施为。一人之力,诚不能挟山过海,断水围田,但聚沙成塔,抱臂成团,以决西江之水救鲋鱼于涸泽的勇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坚韧为之,相信寺之拭尘现珠、重放光彩,终将有日可待也,是作,与有志于重修云门之同道者共勉。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2)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3)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4)

越州雲門古刹

中国二王書法聖地

【王獻之故居 王羲之蘭亭序珍藏地】

【智永禪師千字文誕生地 秦李斯會稽刻石誕生地】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5)

浙東佛都•古越會稽秦望山文化聖地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6)

『夢回魏晉•駐足唐宋•靜觀未來』

江南绍兴,古越会稽,诗画山水,若耶溪畔,诗书云门、禅境天衣,嘉祥祖庭,始皇登秦望而望于南海。

浙东唐诗之路-秦望山、云门寺、若耶溪、天衣寺。一條有著中國歷代文人雅士精神世界嚮往和追尋的聖途!

云门山西侧有座什么寺(云门记略呼吁重建云门寺)(7)

听禅,喫茶,赏书,闻香,静修佛学

恣意文墨,广结善缘!

共同领悟传统文化!

敬请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sxymgs

地址:浙江绍兴秦望山云门古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