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23年除了沙棘种植,我还会延伸其产业链,让沙棘产生更大的效益。”春节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六连职工刘中红一直忙着采收自家地里剩余的沙棘果和培育沙棘苗。

我是农民我为家乡农产品沙棘代言(新春走基层沙棘果让戈壁滩变)(1)

1月28日,刘中红在自家地里采收沙棘果。苟汇敏摄

今年是刘中红种植沙棘的第6个年头,从中尝到甜头的他深挖沙棘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拓宽沙棘的产业链条。

2018年,得益于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刘中红和妻子分到了140亩新的沙棘种植地和4座设施大棚。

沙棘林种在戈壁滩上,前三年没有什么收入,还要投入很多成本。

“以前从来没想过在戈壁滩上能种活树,现在沙棘果已经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刘中红说,“我和妻子把地里的石头慢慢拉了出来,还通过网络、书籍和请教‘土专家’学习如何管护、修剪、施肥,现在我的沙棘林土地平整,枝干粗壮,成活率高达97%。”

我是农民我为家乡农产品沙棘代言(新春走基层沙棘果让戈壁滩变)(2)

一七〇团职工大棚培育的沙棘苗即将销往宁夏、甘肃等地。苟汇敏摄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回报。2021年,刘中红和妻子种植的沙棘林平均亩产沙棘果达2吨,纯收入60余万元。除去沙棘果的收入外,2020年刘中红还学习了沙棘育苗技术,4座大棚培育的沙棘苗能收入4万元。

2022年,刘中红为了扩大沙棘产业链,多方筹集资金600万元,修建了600平方米的冷库和78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

“冷库建成后,预计2023年能有240万元的收益,两年就能回本。”刘中红对今后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刘中红是一七〇团的戈壁滩变“金沙滩”的见证者、参与者。

一七〇团土地贫瘠、含土量低,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变现状,2000年该团首次引进野生沙棘进行试种,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旱、耐碱、耐寒等特性、成活率较高,适合在本地推广。2007年,一七〇团从外地大量购入沙棘苗,以节水滴灌的方式开始大面积栽种沙棘。

我是农民我为家乡农产品沙棘代言(新春走基层沙棘果让戈壁滩变)(3)

沙棘让一七〇团的戈壁滩变成了“金沙滩”。苟汇敏摄

多年来,许多像刘中红一样的职工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在团场种植了5.3万亩的沙棘林,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让沙棘种植走上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之路,研发的沙棘全果冻干粉、沙棘鲜果、干果、沙棘茶叶等各类沙棘产品销路越来越畅通。

收成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截至2022年,一七〇团沙棘种植合作社达到16家,注册公司8家,一七〇团职工群众种植沙棘平均增收12万元,沙棘果成为职工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随着沙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有更大发展空间、更多发展选择,一七〇团的乡村振兴路将愈走愈宽。”一七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乐说。(苟汇敏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陈新辉、韩婷)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