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德镇荣誉市民、陶瓷收藏家、上海瓷林艺术馆馆长丁福仁和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钟福洪共同创作的“唐风诗韵,昌南瓷魂——《瓷画,唐诗三百首艺术作品展》”,2月3日在瓷都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隆重开幕。许多观众从市内外赶来参观,欣赏深赋中国元素标志的唐代诗歌和景德镇陶瓷融合的创新艺术作品。参观者大多数是年轻朋友,还有不少老人带着小孩。一些年轻家长和孩子们边看边诵读。展厅内彼此感言,气氛热烈。赞叹这个展览是“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新读法”。可谓“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了。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文学优秀代表,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千年以来世代传颂,经久不衰,脍炙人口,耐人寻味。 人们或翰墨书写,或竹刻石雕,或书画相配,或作曲放歌,或瓷具书画,诠释和提升了唐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诗画唐诗三百首》,把每一首唐诗,融诗歌,图画,书法,雕刻,陶瓷于一体,呈现出“诗画并茂,雕画相配,诗书联袂,立体瓷画”的独特艺术效果。把唐诗的文字想象艺术转化为视觉艺术,把诗画语言表现为光亮立体的陶瓷语言。前所未有的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段,更深刻地拓展了唐诗的内涵和意境。 也开拓了陶瓷艺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空间,使景德镇古陶瓷文化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又一次尝试。为广大群众“诵读唐诗,传承文化”,特别是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喜闻乐见的新教材。

附:上海城镇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汉良之感言

诗逢盛世 瓷放异彩

——写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唐风诗韵.昌南瓷魂“瓷画——唐诗三百首艺术作品展”》开幕之际

2018年2月3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展出“瓷画,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部再现中华文脉的画卷,这是一首浓缩盛唐古韵精华的赞歌,这是一条展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长廊,这是一片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古唐诗并茂的花坛……。

唐诗之美,堪称“永远的经典”。那斑斓的诗句,绚丽多姿,秀色可餐,光可鉴人;那丰富的意韵,充满活力和想象,闪灼着自由和欢乐,把中国古代诗词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鲁迅先生极力赞誉,“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唐诗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自强意识,创新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写照。千百年来世人诵读,经久不衰。代代传承,脍炙人口。或翰墨书诗,或石雕竹刻,或诗画相配,或作曲当歌,或瓷具诗画……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与唐诗嫁接,诠释和提升了唐诗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诗画瓷艺(唐风诗韵昌南瓷魂)(1)

“瓷画,唐诗三百首”,把每一首唐诗,融诗歌、绘画、书法、雕刻、陶瓷于一体,呈现出“诗画并茂,雕画相配,诗书联袂,立体瓷画”的独特艺术效果。你看,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自然景色的绘画,栩栩如生的雕逐,五彩斑斓的秀色、光亮凸显的白瓷等视觉语言媒介,深邃和丰满了诗的意境。你看,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汇集了隶书诗文、仕女人物雕像、美丽的色彩故事情节等场景设计,扩大了审美元素,拓展了唐诗的内涵,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瓷画”以其特殊的陶瓷材质,使画面产生靓丽的瓷质光彩和立体的场景搭配,前所未有地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段。这样调动多种艺术资源打造的唐诗三百首“综艺版”,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新读法。在读者的眼前似乎不仅是色彩鲜丽的诗与画,还有声情并茂的“观剧效果”,从而把对一首一首唐诗的文字想象艺术直接转化为了视觉艺术。在陶瓷上表现唐诗有过不少,然而如此成规模地表现唐诗艺术,在我国无论是陶瓷史还是文学史上是少见的,恐怕也是千年以来中国古诗词综合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首创。可谓“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了。

诗画瓷艺(唐风诗韵昌南瓷魂)(2)

“瓷画,唐诗三百首”的创意者是“景德镇荣誉市民”,著名收藏家丁福仁,一位六十年代末被分配到江西赣州地区工作的上海大学生。在江西生活26年期间,与当地老百姓结下深情,对景德镇陶瓷有了深爱。他钟情于以景德镇陶瓷艺术为载体,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为此,他曾与很多陶瓷艺术家、工艺大师,先后二十多年艰辛合作,创作了体现我国历史上帝王人物形象的《中国一百帝王彩绘瓷雕像》、创作了汇集自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包括陆机、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89位名家书法真迹的瓷板《中国历代名家墨宝瓷林》”等作品。2000年初,丁福仁专注的目光投向了唐诗三百首。他认为以“瓷画”来表现唐诗三百首所蕴含的诗歌文学的美和五千年文化的魂,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自信和担当。他特别寄情于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更有希望。为此,项目设计“唐诗三百首”瓷画共365幅,寄寓中小学生能每天熟读一首,一年时间既能初步了解唐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又对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道德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年复一年,终身受益。

诗画瓷艺(唐风诗韵昌南瓷魂)(3)

“瓷画,唐诗三百首”的作者钟福洪,1969年生,自幼刻苦学艺,顽强自学成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但兼具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翰墨丹青技艺,还研修文学、美学、哲学、历史、古诗词等学科。善于将传统与现代、书画与工艺相互交融,以各派名家和市内外同行为师,创作富于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博览会展评,并获得奖项20多次,多项作品被国家、省、市博物馆收藏。他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获首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他欣然与丁福仁合作“瓷画,唐诗三百首”。潜心十余年,在对“唐诗三百首”进行“逐篇逐句逐词”推究,领悟诗的意境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绘”、“自雕”、“自制”,把演绎为图画和故事的一首一首唐诗,立体生动地表现在瓷板上。运用多种绘画雕刻技法和景德镇陶瓷制作数十道工艺,把文学艺术的诗画语言转化为光亮立体的陶瓷语言。使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瓷画,唐诗三百首”,人见人爱,引人入胜,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使千年唐诗艺术的表现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古老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了又一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尝试 。

点赞,“瓷画,唐诗三百首”,以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从唐诗里再次体味到一种流淌出的生命气韵,感悟中华文化与天地万象融通的境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又一个春天中,放飞梦想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