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鲍鱼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两年前鲍鱼价格最便宜每斤只卖40元)(1)

今年鲍鱼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两年前鲍鱼价格最便宜每斤只卖40元)(2)

国庆节快到了,记者在海鲜市场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海鲜市场价格平稳,唯独鲍鱼的价格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在南山水产品批发市场,专业从事鲍鱼养殖销售的海旺水产的总经理李义照告诉记者,两年前三个头的鲍鱼价格只有75元左右,最便宜的时候每斤只有40元,今年涨到了150元。即使是这个价格,买到的大部分也是南方鲍鱼。记者 单衍春

现状:酒店不再卖鲍鱼烧茄子

这些日子去酒店聚餐的朋友发现,以往各酒店主推的鲍鱼烧茄子忽然不见了。这道菜将“高贵”的鲍鱼和普通的茄子搭配在一起,在青岛各酒店里很有市场,有的酒店这道菜曾经低价卖到38元一份,最贵的也不过58元一份。如今咋不见了呢?

据开海酒店负责人徐建介绍,两年前鲍鱼便宜时,小鲍鱼每斤只有20多元,好多酒店厨师研发菜品,将鲍鱼茄子搭配一起。他们酒店也曾研发一道菜,叫辣炒鲍鱼,每份500克,只卖38元。今年市场上小鲍鱼很少,每斤涨到近50元,酒店价格也到了88元一份。好多客人以往吃鲍鱼烧茄子,是冲着价格低且能吃到“高贵”的鲍鱼,如今鲍鱼涨价,这道菜的点击量自然降了许多。

回顾:全国产量几年间增五倍

2011年,青岛当地养殖鲍鱼是热潮。海旺水产的李义照跟朋友在即墨和乳山投资了鲍鱼养殖场。李义照说,那几年随着鲍鱼养殖技术在青岛得到突破,山东、辽宁和福建等区域大规模养殖鲍鱼的时代得以开启。一名业内人士说,中国鲍鱼本来以辽宁、山东等地为主,但随着南方地区养殖的大规模兴起,鲍鱼产量大幅度增加。中国鲍鱼产量也从2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10万吨。

前些年造成青岛市场鲍鱼价格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产量增长之外,南方养殖的鲍鱼大量上市冲击了岛城的鲍鱼市场。南方鲍鱼生长周期短,产量大,价格低,压低了青岛本地鲍鱼的市场价格;其次,和其它高档海鲜一样,鲍鱼的市场需求明显减少,这也是导致两年前鲍鱼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选择:价格低好多人放弃养殖

面对鲍鱼价格下降,北方鲍卖不过南方鲍的现状,好多人开始动摇,青岛的薛晓龙就是其中一名。前些年薛晓龙在薛家岛和即墨建了几家鲍鱼养殖场,并注册了海韵礁品牌。前年,他把部分鲍鱼池养殖对象从鲍鱼换成了海参和虾。尽管今年鲍鱼的价格一路上扬让他有点后悔,但是毕竟他手里还保留了部分鲍鱼池。周围很多养鲍鱼的朋友纷纷转行,亏损严重。

海旺水产的李义照告诉记者,前两年看到同行纷纷转行,他也曾有放弃鲍鱼养殖的念头,但他坚信越是低谷越有上升空间。再一个,鲍鱼营养丰富,又寓意美好,鲍意味着包,鱼意味着年年有余。关键是,鲍鱼是岛城婚宴的必上菜品,市场肯定还是有的。度过了难熬的两年,终于迎来今年的好日子。由于鲍鱼的生长周期最低为3-4年,滞后效应在一两年后才开始出现,导致今年本地鲍鱼出货量剧减,价格持续上涨。即使南方鲍鱼供应岛城市场,但国庆、元旦和春节市场不会有太大波动,仍将维持较高价位,想吃便宜的本地鲍鱼要等到明年夏天。

价格:青岛养鲍鱼成本挺高的

李义照介绍,鲍鱼的最适合生长水温为10-20℃。以青岛主要鲍鱼品种皱纹盘鲍为例,水温低于10℃高于26℃时,鲍鱼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生长极慢。冬天,青岛的鲍鱼就要远赴福建、广东等地沿海过冬,春节后等到青岛海水温度上升后才回来。

海韵礁鲍鱼的薛晓龙介绍,鲍鱼适合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像岛城养殖最多皱纹盘鲍一般分布在十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为了营造鲍鱼喜欢的生存环境,鲍农还要寻找优异的海水养殖场所,放置岩石、海礁和破渔船等物品。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皱纹盘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在水池中饲养的鲍鱼,每个每天能吃数十克小海带。

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称鲍鱼的生长在贝类家族中属于较慢的种类,从受精卵开始,长到商品规格6-8厘米,常需要1-4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岛城养殖最多的皱纹盘鲍为例,约需近4年的生长才能达到8厘米左右,这都决定了青岛本地鲍鱼价格不会太低。 (来源:青岛晚报)

两年前白菜价今年却暴涨,谁是中国鲍鱼产业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游伟伟: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十余年来一直从事鲍的遗传育种及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培育出2个国家级鲍鱼新品种;发表鲍鱼相关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2016年已悄然走完一半,对于中国的海水养殖行业而言,过去的半年如履薄冰。年初的寒潮灾害给南方的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多宝鱼、石斑鱼等中高端海水鱼市场低迷,价格低位徘徊,养殖户叫苦连天;对虾养殖产业深陷逆境,举步维艰。然后,身为“海产八珍”之首的鲍鱼养殖产业却一枝独秀。新年伊始,鲍鱼成品价格便一路走高并长时间维持高位,苗种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突破近十年的历史最高价。在这个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下,先前弃养的池子重新整修,闽南和粤东地区新一轮的扩厂建池运动方兴未艾,整个行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两三年前“鲍鱼卖出白菜价”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这一轮的产业扩张到底是真实的市场需求还是新一轮泡沫的开始,值得我们冷静深思。

今年鲍鱼价格为什么这么低(两年前鲍鱼价格最便宜每斤只卖40元)(3)

一、中国鲍鱼产业的现状及特点

从养殖种类看,皱纹盘鲍是目前我国养殖主导种,杂色鲍虽然曾辉煌一时,很受南方特别是台湾的消费者喜爱,但因为是小型鲍,在目前大陆鲍鱼市场尚未细分的情况下,其价格不高,因此逐步被皱纹盘鲍所取代。从各省份的鲍鱼养殖产量看(图3),福建省占据绝对优势,2014年占全国产量的80%,其次是山东省的11%和广东省的6%。

福建鲍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海区养殖的成本低、操作简便,因此在过去几年海区养殖迅速替代工厂化养殖成为最主要的养殖模式,而福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适合海区养鲍的海湾众多,为其他省份所不能企及,近年来全国的鲍养殖产量的提升也主要来源于福建省的贡献。

二、福建的海带、龙须菜的养殖产量丰富,有效解决了鲍鱼的饵料问题。

三、皱纹盘鲍品种南移成功,福建的水温适宜皱纹盘鲍的生长。

由于运输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以南方养殖户为主体的“南北接力”养殖规模日益扩大。这一中国所特有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南北方温差优势,缩短了养殖周期,拓展了养殖空间;同时也规避了南方高温,台风等灾害影响,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

二、中国鲍鱼产业发展亟需“供给侧改革”思维

然而,产量上的飞跃式发展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却有本质上的差别。受市场这一无形抓手的影响,鲍鱼的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不同年份,相同年份不同季节的价格可以有数倍的差异,呈明显的“过山车”式轨迹。与其他农产品类似,价格的下跌导致“鱼贱伤农”现象的时常发生,但与此同时,每一轮的价格下滑都让鲍鱼这一名贵海珍品放下了“高贵”的身价,走进更多寻常百姓的餐桌,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拓宽,这是过去十年鲍鱼市场需求成倍扩大很重要的一个诱因。

2013年开始,受国家“八项规定“的影响,鲍鱼等高档海鲜出现严重滞销,导致鲍鱼价格大幅下跌,利润空间被挤压全无,养殖户开始纷纷弃养或转养其他海产品。由于鲍鱼的养殖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才可上市,因此,今年这一轮鲍鱼价格的大幅上涨,其实主要是前两年养殖规模缩小的后续效应所致。目前的鲍鱼养殖产业还未形成规模化,散户养殖依然是行业的主流,本该对市场波动极其敏感的生产端(养殖散户),由于获取市场信息能力的局限,却往往是信息最滞后的群体。然而,市场从来都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造成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的不相适应。以今年为例,大规模的苗场扩张已经为明年可能的苗种生产过剩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国内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包括三文鱼、龙虾、北极虾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显著高于整体水平。上半年,国内的鲍鱼价格持续维持在每斤百元以上的高价位,貌似不错的价格其实也在无形中对市场造成巨大伤害,市场萎缩严重。对于鲍鱼这类并非三餐必须的高端海产品,当市场价格大幅高过消费者的承受力后,消费端完全可以用其他价格更加优惠的海产品取而代之。然而,生产端的养殖户往往仅关注价格的高低,却忽略了市场供需这一关键问题。另外,我们提到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国内市场,也包括国外市场。

在今年中国鲍鱼产能不足,价格持续疯涨的背景下,近两月,若干贸易商从韩国进口少量鲍鱼销售到中国市场,仅仅数日国内的鲍鱼价格便大幅下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鲍鱼市场价格的“泡沫”是十分严重的。(来源:当代水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