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成功后发表的一些感慨,比如感谢自己所经历过的磨难,感谢曾经打压过自己的人等等,不管真的感谢还是假的感谢,一个人成功之后,基本上是可以忽略过去的,甚至有些人对过去的经历都不愿意提起。

范雎短时间内在秦国崛起,从一个跨国逃犯,迅速成为秦国丞相,可以说成功至极了。

那么他是怎么对待曾经的仇人呢?我们直奔主题。

范雎到底有没有本事(是公报私仇还是战术选择)(1)

范雎在魏国的时候是须贾的门客,陪同须贾出使齐国,帮助须贾解围,得到齐王赏识。

须贾反而认为范雎出卖魏国情报才得到齐王的奖赏,回国后报告给了魏国丞相魏齐。

魏齐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毒打和折磨,差点搞死范雎,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来到秦国并改名张禄,并且很快成为秦国丞相。

简单交代了一下故事的背景。

魏王派遣须贾出使秦国,范雎知道后,故意穿着破衣服,小步快走,来到魏国大使馆求见须贾,这些动作应该是下人对长官的见面礼节。

须贾一看是范雎,当时就被震到了,惊呼:啊,你还活着啊,这段时间过得挺好的吧?

须贾似乎也没有嫌弃范雎,留下他吃饭,并且赠送了一块绨袍,应该是丝绸类的袍子。老朋友异国他乡见到了,给吃给喝给穿的,可以了。

范雎到底有没有本事(是公报私仇还是战术选择)(2)

范雎也没说啥,为须贾开车,送到秦国丞相府,说,自己先进去跟丞相通报一下。

过了很长时间,范雎也没有出来,须贾有点不高兴,也感到奇怪,就问门岗,保安说:这里没有范雎这个人,刚才那个乡巴佬就是大秦的丞相张禄。

须贾这才知道范雎逗他玩,自感曾经对不起范雎,就跪着走进去谢罪。

范雎坐在高位,怒声斥责须贾,说:你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死,就是因为我看在你送我丝袍,还知道念点旧情!

接着,范雎下令大宴各国大使,让魏国使者须贾坐在堂下,单独设座,放两盘马饲料让他吃。

在这种场合,侮辱一个国家的大使,这分明就是冲着魏国去的,已经不是公报私仇那么简单了。

范雎最终放须贾回去了,让他告诉魏王,赶紧把丞相魏齐的人头送到秦国来,要不然,屠灭魏国首都大梁城!

范雎到底有没有本事(是公报私仇还是战术选择)(3)

京剧,赠绨袍须贾的脸谱

屠杀不屠杀的不说,狠话还是要撂下来,至少对魏国是一种战略震慑,就像蒙古人向西一路进军,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投降,要么屠城,反而投降的居多,省却了大量的攻城麻烦。

须贾回去后,赶紧跟魏齐通报,魏齐知道在魏国待不下去了,赶紧跑到赵国,藏到平原君家里。

秦王给赵王施压索要魏齐,赵王又施压平原君,魏齐只好再次出走,投奔魏国的信陵君。

信陵君犹豫之际,魏齐已经心灰意冷,挥剑自杀。门客劝说信陵君,同意了收留魏齐,已经晚了,信陵君很是后悔。

不管怎么说,魏齐也是魏国丞相,能够做到丞相的高位,也算是不可多得的魏国柱石级人才,范雎就几句简单的狠话,便要了他的命。

这不是简单的公报私仇,而是对魏国顶级人才的精准狙杀。

乱世战国,失去了护国柱石,魏国将会变得越来越孱弱,越来越任秦国宰割。

范雎已经是秦国宰相,胸怀不至于狭小到如此不堪,如果我们用常人的恩怨来揣度范雎的行为,未免有些小看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