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颂红旗 ; 策划制作 :军缘鑫

战国时期范雎这个人,说起来挺传奇的,而他所有的传奇故事,都跟他的巧舌如簧密不可分。当初在魏国时,被魏齐往死里整,本来已经被卷进草席准备弄死了,不知他是怎么上下嘴唇一碰,居然让行刑的士卒偷偷把他给放了。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1)

《大秦帝国之崛起》范雎剧照

范雎被秦人王稽带回秦国引荐给秦昭王,当然同样凭借“辩士”之名,而且,思贤若渴的秦昭王很快就被“相声演员”范雎给忽悠得一愣一愣,直至封他为相国,从此,从魏国厕所逃生的范雎,在为大秦的二把手。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2)

《大秦帝国之崛起》范雎剧照

言归正传,说范雎是谍战专家,恐怕很多人不太认可。因为范雎这个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似乎除了能言善辩,没有更多的看家本领。其实,大家别忘了,口齿灵活的人,是因为脑子转得快,要是脑子的转速没有嘴巴快,结果就会形成口吃的毛病,还谈什么能言善辩呢。

《大秦帝国之崛起》范雎剧照

范雎绝对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为秦国立下的不朽之功,就是用反间计让赵国临阵换将,弃老将廉颇不用,让一个毛头小伙赵括当了赵军统帅。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范雎分了两步走。先是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廉颇如何不经打,秦军又是如何害怕赵括。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3)

《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待到这种民间舆论形成一定气候时,范雎果断实施第二步,花钱策反“下线”,让赵国的官僚也跟着唱这出戏。本来长平之战一打就是两年,赵国被拖得疲惫不堪,赵孝成王自然成天忧心忡忡。本来赵王对廉颇是非常信任的,但仍然经不起民间段子和群臣的攻讦,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范雎设计的口袋,换上了赵括小将。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4)

《大秦帝国之崛起》廉颇剧照

长平之战的结局,由此发生本质逆转,赵括兵败就义,而赵军精锐全军覆没,导致整个战国形势一边倒。如果把长平之战当作“莫斯科保卫战”,那么它同样成为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并不是直接来自军事上的调整和胜利,而是范雎导演的一幕谍战大戏。因此,说范雎是谍战专家,并不为过。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5)

《大秦帝国之崛起》赵括剧照

不过,在这里小编想为赵括小将说上两句好话。其实,长期以来看官们对赵括折认知来自“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故事,大多人都认为赵括就是一个干说不练的官二代,是他毁了赵国和赵军。果真如此吗?作为败军之将,赵括确实应该负起责任,但是,真正的领导责任,不应该算在赵括的头上,而应该是赵孝成王。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6)

《大秦帝国之崛起》赵括剧照

细究赵括上任后的表现,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他也绝不是概念中那种无能之辈。虽然赵军最后大败,但给予秦军以重创。从秦国军队角度看,他们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气得秦军统帅白起把赵军降卒全部坑杀。而且,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着急一鼓作气拿下赵国,或者是攻打其他诸侯,而是养精蓄锐了一段时间。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7)

通过让对手换帅而取得谍战胜利的故事,在谍战剧中也有不少。比如《渗透》中的李维恭(韩童生饰),虽然是个难缠的角色,但是由于李维恭的软肋被许忠义(沙溢饰)牢牢掌握手心里,所以比较容易被架空。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8)

《渗透》剧照

因此,许忠义主要依赖经济手段,想方设法把板凳还没坐热的新任督察室主任陈兴洲(贺云庆饰)给轰下台,让李维恭复出。这跟范雎采取的方式虽然略有差别,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换帅来达到最终目的。不管这一招是不是跟范雎前辈学的,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管用,而许忠义用得也的确比较巧妙,堪称奠定胜局的神来之笔。

沙溢是怎么突然红起来的(沙溢在渗透中的神来之笔)(9)

《渗透》剧照


欢迎关注头条号“嗨森一刻”,历史与文化,细品又慢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