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海军诞生了一款新型舰种,根据特点命名为战列巡洋舰(简称:战巡)。然而与其他种类不同的是,战巡如同昙花一现的作品很快便凋零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战列巡洋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艘——"声望"号。

1、 战列巡洋舰

战列舰火力猛,巡洋舰跑得快,那么是否可以将二者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呢?英国海军上将费舍尔提出了这个设想:两座双联装381毫米口径的火炮,装备533 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器,船体比巡洋舰要大,装甲可以比战列舰薄。同时还要拥有非常好的适航性,最高速度能够达到32节。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1)

费舍尔将军的设想就是希望在战列舰的基础上做适当修改,而在建的"复仇"级战列舰主炮口径正好是381毫米,所以海军决定将"复仇"级战列舰最后两艘"声望"号、"反击"号调整成战列巡洋舰,同时再加装一座双联装381毫米口径的炮塔。首舰"声望"作为此级名称。

军舰总长242米,最大吃水深度9.2米,满载排水量3万多吨。由蒸汽涡轮机直接输出11万马力作为动力,最高航速32节。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能够以18节的速度行使7410公里。

该舰3个双联装的炮塔安装了6门42倍径的381毫米主炮,17门100毫米的马克IX型副炮,两套533毫米的鱼雷发射装置安装在首门主炮塔的两侧。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2)

战巡概念的创始者费舍尔将军

军舰采用了克虏伯式装甲水线带,船中厚度为152毫米,炮塔厚178-229毫米。日德兰战役结束后,英国结合经验教训,在正建造"声望"级战巡的主甲板上额外增加了2.5毫米厚度的高强度钢。同时,水线处加装了浅层抗鱼雷凸起,该凸起旨在鱼雷击中船体之前引爆鱼雷,有点类似于现在坦克装备的格栅装甲。

二、我的前半生

一战进程过半,"声望"号才姗姗建造完成,她也曾经参加过几次军事行动,但直到一战结束都没有在战场上正式开过炮。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3)

不得不说战列巡洋舰是个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悲剧型产物。1914年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催生了战巡的概念。但真正级别的交手还是在日德兰海战,这场海战说明了战列舰的火力与巡洋舰的动力就是最佳搭配,战列巡洋舰高不成低不就的身段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随着一战结束和《华盛顿条约》的签署,大批老式战巡退役,只有新建的两艘"声望"级和海军上将级的"胡德"号幸存在现役装备里。"胡德"号比较出名,在二战时成为"俾斯麦"战列舰首场演出的著名配角。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4)

和平时期,由于战巡外表威风速度又快,得到了皇室成员的青睐,经常要承担搭载皇族出行的任务,因此被戏称为"皇家游艇"。"声望"号为此专门进行了改装,左舷改建了一个壁球场,右舷建了一个电影院。由于经常有重要人物乘坐,"声望"、"胡德"都成为了所在分队的旗舰。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5)

一直到二战爆发前,"声望"前后进行了多次改装,装甲和火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当然还有那些皇家专供的娱乐设施。由于长时间待在船厂,"声望"号和姊妹舰"反击"号分别赢得了"改装"和"修理"两个略带讽刺性的称呼。

三、后半生扬威

二战爆发初期,"声望"号参与了围剿德国"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的行动。之后又被派到北海拦截德军舰队,期间与"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发生交火。

战斗中凭借自身大威力和高精度的优势在一打二中占据上风,迫使敌方撤退。由于天气原因看不清,德军以为对方是纳尔逊级战列舰。可是"纳尔逊"级的纸面数据最高才23节,而交战中"声望"号跑出了29节的高速,因此不明就里的德国人给"声望"冠以"29节纳尔逊"的外号。

四大最强战列舰的对比(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6)

1941年3月"声望"号转战直布罗陀,在地中海大虐意呆利的业余海军们,曾与战友们合作在马塔潘角海战中一举击沉了3艘重型巡洋舰。

"声望"号可以说打满了二战全场,她参与过围歼"俾斯麦"号的行动,也曾在东南亚炮击过日本人,于中东还帮助过以色列人作战……而她比别的军舰相比更值得一提的是:丘吉尔曾坐过她往返于英国和加拿大,乔治六世和杜鲁门总统曾在上面一起主持过会议。

1947年,服役整整30年的"声望"号退役。这是唯一一艘打满二战全场却又幸存到战后的战列巡洋舰。她的退役也正式标志着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48年,军方宣布"声望"号除籍,随后于同年8月3日报废。作为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构建者,费舍尔将军虽然已经故去,但他的儿子杰基·费舍尔还亲自到钢铁废料场看望了一次正被拆解的老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