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周朝(公元前1070—公元前249)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70年推翻商朝建立,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推翻,公元前1070年至公元前771年为西周,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49年为东周。

北周(公元557—581年)公元557年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篡位建立,国号“周”史称北周或宇文周。公元581年,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武周(公元690年—705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朝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公元705年,武则天被逼退位,其子唐中宗付唐朝国号。历史上通常不把武周作为单独朝代,而是作为唐朝的一部分。

后周,(公元951年——960年),公元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10年。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或“郭周”。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位称帝,建立宋朝,后周灭亡。

(2)魏,春秋时的魏国,(公元前1068—公元前661年),公元前周武王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魏国故地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

南汉,(公元917年—公元971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刘龑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971年为北宋所灭。

北汉,(公元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979年,被北宋所灭。

后汉,五代之后汉,公元947年刘知远所建,951年,为郭威所灭。

(4)秦,秦朝,本来是周朝时的诸侯国,经过数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后统一天下,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湮没在农民战争中。

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

(5)燕,战国时诸侯国,为秦国所灭。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北燕,前燕,后燕,还有西燕,西燕不在十六国之内。

(6)赵,战国时诸侯国,为秦国所灭。

十六国之前赵后赵

(7)唐,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李渊所建。

后唐,五代十国五代之一,923年—936年,李存冒所建,后被后晋取代。

南唐,五代十国十国之一,937年—975年,为北宋所灭。

哪些国号历史上重复使用(历史上哪个国号用的次数最多)(1)

(8)晋,春秋时诸侯国,后被赵韩魏三家瓜分。

晋朝,分为西晋(265年—317年)和东晋(317年—429年)。司马炎篡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即西晋,后经永嘉之乱灭亡。残存势力衣冠南渡建立东晋,420年被刘裕篡位夺权,东晋灭亡。

后晋,(公元936年—947)年五代十国之五代之一,取代后唐而建,后被契丹所灭。

(9)宋,宋国,西周春秋战国时诸侯国,被齐国所灭。

南北朝南朝之宋朝(420年—479年)刘裕篡取东晋帝位所建,后被萧道成篡权建齐而灭。史称刘宋。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赵匡胤篡取后周政权而建,以靖康之耻为南宋北宋的分水岭。1279年南宋被蒙古人所灭。史称”赵宋“。

哪些国号历史上重复使用(历史上哪个国号用的次数最多)(2)

(10)夏,夏朝,大禹所建,史称夏朝,或许压根就没有国号。

十六国之夏国,(公元407年—431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被吐谷浑所灭。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党项族首领元昊所建,后被铁木真所灭。

此外还有十六国之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它们的统治中心在凉州,故以“凉”为国号。还有许多以赵,齐,吴等为国号的地方政权。

用的较少的国号可多了,明,清,元,辽,代,新等。

用的较多的国号统计如下括号内名字为政权建始人:

1、汉(8次):西汉、东汉、成(汉)、前赵(汉)、汉(侯景)、北汉(刘崇)、南汉(刘隐)、汉(陈友谅)。

2、魏(8次):战国魏、三国魏(曹氏)、北魏(拓跋氏)、东魏、西魏、魏(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十六国时期,翟氏),魏(李密)。

3、周(6次):西周、东周、后周(郭氏)、周(武则天)、周(张士诚)、周(吴三桂)。

4、夏(6次):夏朝、夏(匈奴赫连氏)、西夏(党项嵬名氏)、夏(窦建德)、东夏(蒲鲜万奴)、夏(明玉珍)。

5、凉(6次):前凉(张氏)、后凉(吕氏)、南凉(秃发氏)、西凉(李暠)、北凉(沮渠氏)、凉(李轨)。

6、梁(6次):南朝梁(萧氏)、西梁(萧詧)、后梁(朱温)、梁(梁师都)、梁(萧铣)、梁(沈法兴)。

7、燕(6次):战国燕、前燕(慕容氏)、后燕(慕容氏)、南燕(慕容氏)、西燕(慕容氏)、北燕(冯跋)。

8、宋(6次):春秋战国宋、南朝宋(刘氏)、北宋(赵氏)、南宋、宋(辅公祏)、宋(韩林儿)。

9、秦(5次):秦朝(嬴氏)、前秦(符氏)、后秦(姚氏)、西秦(乞伏氏)、西秦(薛举)。

10、齐(5次):春秋战国齐、南朝齐(萧氏)、北齐(高氏)、齐(黄巢)、齐(刘豫)。

11、楚(5次):春秋战国楚、楚(桓玄)、南楚(马殷)、楚(钟相、杨么)、楚(林士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