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北魏帝国(流浪皇族的悲歌)(1)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晚年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元氏皇族斩尽杀绝,“诸元宗室咸加屠剿”。

北魏分裂后,大批元氏皇族跟随孝静帝元善见前往邺城,只有一小部分皇族逃往长安投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后,元氏皇族的爵位全部降级,王降为公,公降为侯,以此类推。元氏皇族寄人篱下,整日小心翼翼,只为苟活下去。

天保十年(559年)是高洋在位的最后一年,此时他的精神分裂更加严重了。一日,太史上奏称今年将“除旧布新”,高洋一琢磨,啥是旧,啥是新?他突然瞟了一眼角落里的彭城郡公元韶,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意。

元韶也注意到了高洋的目光,瞬间冒出了一身冷汗。

元韶本是东魏的彭城王,入北齐后降为彭城郡公。他出身彭城王家族,祖父元勰,父亲始平王元劭,叔父孝庄帝元子攸。元韶的父亲元劭在河阴之变中遇害,元韶避难嵩山,后来才回到京城,袭封彭城王。

高欢进京后,元韶迎娶了高欢之女,原孝武帝元修的皇后,成为高欢的女婿。靠着这一层关系,元韶在东魏威风八面,显赫一时。

进入北齐后,元韶虽然降为彭城郡公,但依旧是高洋的座上宾。有一次,高洋把元韶的胡子剃光,给他涂抹脂粉,穿上妇人的衣服,命他跟着自己招摇过市。

高洋笑道:“朕以彭城公为嫔妃呀,哈哈哈。”言外之意就是讥讽元家人微弱,如同妇人。面对高洋的羞辱,元韶奴颜婢膝,唯唯诺诺。

这次听了太史的话,高洋便问元韶一个问题:“汉光武帝为何能中兴呢?”

元韶脑子一片空白,为了自保便献媚道:“因为王莽没有把刘氏杀尽。”

高洋一拍大腿:“诚如公言,彭城公真乃朕肚子里的蛔虫呀,好,就按你说的办。”

随即下令诛杀元氏皇族。

五月,诛杀元世哲、元景式等二十五家,余下的十九家也全部幽禁。为高洋献计的元韶自己也被关入地牢,不给食物吃,饥饿难耐的元韶啃着衣袖而死。

到了七月,兽性大发的高洋全面屠杀元氏,自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子孙以下,无一幸免,被全部杀光。无论是父祖为王,还是兄弟贵盛,全部斩杀于邺城东市。甚至连婴儿都抛到空中,用槊刺死,前后被杀者多达721人,堪称邺城版的“河阴之变”。

被杀的元氏族人全部抛尸漳水(今河北漳河),从鱼肚子里经常能刨出人的指甲,吓得邺城百姓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吃鱼。

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命运多舛的元氏皇族前有河阴屠杀,后有漳河抛尸,历史上如元氏皇族这般凄惨下场的确实不多见。长眠于洛阳长陵的孝文帝元宏若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遂以五月诛元世哲、景武等二十五家,馀十九家并禁止之。韶幽于京畿地牢,绝食,啖衣袖而死。及七月,大诛元氏,自昭成已下并无遗焉。或父祖为王,或身常贵显,或兄弟强壮,皆斩东市。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槊。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尸漳水,剖鱼多得爪甲,都下为之久不食鱼。”——《北齐书•元韶传》

真实的北魏帝国(流浪皇族的悲歌)(2)

高洋为人凶狠毒辣,刻薄寡恩,加之记性极好,过目不忘,文武官吏都不敢有什么小动作,每天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做好一去不返的准备。真是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高洋的胡作非为将父兄两代人辛辛苦苦开创的基业糟蹋的面目全非,北齐元气大伤,逐渐衰落下去。高澄时代那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气象再也没有了。从皇太后到文武官吏都惶恐不安,又无计可施。

(自皇太后诸王及内外勋旧,愁惧危悚,计无所出)

谁也阻挡不住高洋的疯狂,唯一能拦住他的只有他的健康状况。

进入天保十年后,高洋的身体就不行了,长年酗酒醉生梦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入秋后高洋已经不能外出了,卧病在床,连饭都吃不下了。每天就靠喝几杯酒支撑,就这样撑到天保十年的十月再也撑不住了,于十日暴死于晋阳宫德阳堂,时年31岁。高洋21岁即位,在位整整十年,只用了天保一个年号。

像高洋这样的暴君变态杀人狂加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还真是罕见。有人说高洋是酒后乱性,其实应该说他是借酒装疯,酒后暴露了他荒淫残暴的本性。

高洋临死前考虑到皇太子高殷仁弱,将来压制不住几位皇叔,难免会祸起萧墙。

高欢有十五个儿子,这其中六子常山王高演、九子长广王高湛和十子任城王高湝都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可令人费解的是高洋杀了永安、上党二王,却没有对这三位弟弟下毒手(或许是因为同母所生的缘故吧),不但没有加害,反而颇为厚待。

高洋病重时把六弟高演叫去,告诉他日后如若谋取大位不要伤害高殷性命,放他一条生路,毕竟叔侄一场。这番话的深意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高演自然是大惊失色,叩头谢罪,面如死灰,好在高洋并没有为难他。

真实的北魏帝国(流浪皇族的悲歌)(3)

高洋死后葬邺城西北漳河畔武宁陵(今河北磁县讲武城镇漳湾营村西北),北齐灭亡后被盗掘。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考古发掘未发现尸骨,证实为高洋衣冠冢,真身潜葬响堂山石窟佛龛中。如今武宁陵发掘后留下的大坑已经沦为村里的垃圾坑……

遗诏以皇太子高殷为嗣君,继承大位。

高殷,字正道,高洋长子,生母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聪慧过人,宽厚仁孝,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高洋亲生的。身上一点都找不出高洋的影子,也因此高洋经常抱怨太子不像他,被汉化洗脑了,好几次打算废而立次子太原王高绍德,幸赖群臣全力维护,才保住了储君之位。

天保九年(558)高洋前往晋阳,留太子于邺城监国,随着高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子即位只是时间问题,而高洋对太子的猜疑不悦也与日俱增。有一次高洋登上金凤台,杀心再起,亲手杀了几个死囚后,灵机一动把太子叫来,递一把剑让他也杀一个。

太子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学熏陶,温文尔雅,连鸡都不敢杀,更别提杀人了。

太子非常为难(恻然有难色),但皇命难违,只得接过剑,因恐惧而导致手哆嗦,连砍三次都没把头砍下来。高洋大怒,扬起马鞭抽了太子三鞭,太子受此惊吓精神恍惚,胸闷气短,说话口齿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