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最头疼的是赊账俗话说:赊账如舍账,讨账似修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奸诈之相?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奸诈之相(赊账之相种种)

奸诈之相

做生意,最头疼的是赊账。

俗话说:赊账如舍账,讨账似修行。

诚哉斯言。

因为有熟人、亲戚、朋友,因为想赚大钱,所以就有了赊欠。

熟人、朋友、亲戚,买东西时手里一时缺了现钱,你好意思把递出的东西收回来?

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生意,特别是房屋装修,大家都是先完工后结账,而你却标新立异先收钱后结算,人家顾客能听你的?

所以,赊账免不了。

当然,账是很好赊出去的,只是结账,那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了。

总体说来,赊账者有五种类型。

一种是信守承诺型,大约占赊账总数的90%。好人总是大多数。

愿好人一生平安。

一种是上门即付型,约占3%。这种人的欠款非要你上他家里去拿才行,有的甚至兜里带着足够的钱,也不在店铺里还。也应算在好人一类。

一种是能躲则躲型,躲不脱了才给你,约占3%。

我有一准朋友,平时没事时经常来店里坐坐,房子装修后手头拮据,便差我2000元未结账。因为是朋友,虽经常碰面,但也没向他要账,过了两三年,我见他并没有来还账的意思,便想碰了面问一问,谁知今天碰不着,明天也碰不到,仔细想想,差不多有一两年没见他了,只好拉下脸找上门去要账。也怪,先一天刚结账,第二天就碰见他了,之后并隔三差五地都能遇见,奇了怪了。

还有一位大哥,平时混得很熟,在向我赊了四五百元之后,也玩起了“人间蒸发”,当三年后我上门结了账,却又经常能见到了。谁知去年底,这位大哥买水泵时忘了带钱,赊账后又见不到人了,至今已快一年。

一种是死不要脸型,约占2%。这种人赊账时往往很大方,结账时却鸡蛋里头挑骨头,不是这里没弄好,就是那里不达标,反正东西用在屋上了又拆不下来,七折八扣,我只肯付你这一点,赚钱亏本不与我相干,你若是嫌少不要,那就索性不给了,继续欠。

一种是泼皮无赖型,约占2%。不管你讨要多少次,都是嘴上答应,不见行动;承认欠账,没有钱还。若碰到这种人,只有自认倒霉。

从古到今,赊账之相,莫不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