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建设的思路(凝心聚力建五好)(1)

文/蒋云侠 田开友

2021年,教育行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关停教培机构、实施“双减”政策,教育公平越来越显著。这一年,长沙县高中开始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招生。

变化迭出,如何保持优势并稳步提升是每所学校必须回答好的新时代考题。在长沙县东北角,距离县城50公里的地方,长沙县九中的办学者提交了一份优秀的育人答卷:连续四年获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多次获县教育局年度绩效考核一等奖;2021年达成高三适应性考试县普高第一目标……

一所偏远的农村高中,办学起点不高,学生来源普通,为什么能在急剧变幻的教学环境中取得如此优秀的教学成果?近日,记者走进长沙县九中,探密这所农村高中的“五好”教育。

厚植“达德”文化 实现学校品质提升

2021年,长沙县中考政策改革:从当年起,长沙县所有高中学校均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招生,取消五所市示范高中(二中、三中、六中、七中、九中)原“划片招生录取”政策。

政策的变化,带给学生的是更多选择权,带给长沙县九中的是生源上的重新洗牌。

目前,学校师生规模是近几年来的峰值。“我们现在在校的学生里,高二、高三的生源80%来自金井、开慧、高桥等农村地区,高一年级的生源有80%来自城区。”长沙县九中校长熊畅介绍,叠加上“双减”政策,学校如今面对的新挑战,正是来自于这两个政策性的调整。

伴随着政策的变化及出台,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这给长沙县九中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应对政策性变化的同时,提升学校教学品质,办一所“好学校”?

长沙县九中的应对思路是:厚植“达德”文化,打造“达德”特色教育品牌。

围绕这一思路,学校从顶层设计入手,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推进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今年,学校将开展“达德”主题班会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素养,逐渐转化育人观念。

此外,长沙县九中还将重新厘定学校的招生规模,通过教务教学管理进一步深入研究,根据学校承载能力,进一步深入挖掘“达德”文化,推动学校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达德”育人品质提升。同时,学校还将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创设和谐育人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立足“四精”课堂,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长沙县九中始终坚持把“好老师”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校长书记亲自值班、上课,为师生做示范。

为办好高质量教育,学校以“达德”文化为理论和实践支撑,以“四精”课堂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水平。目前,“四精”已经作为教师的成长和培养工作的沃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

何谓“四精”?即:基于学情的精心备课,富于激情的精准讲课,富于启思的精心设问,富于针对的精选练习。

以“精准讲课”为例,长沙县九中要求每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教师连续讲解不得超过15分钟,留足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

同时,长沙县九中在“带着问题来,解决问题走”的教研风气感召下,在做足做好青年教师成长、备课教研常规工作的基础之上,连续5年开展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强化保障方面,为青年教师量身打造成长路径,制定教师六年成长计划。

此外,学校教务处还狠抓备课作业常规落实,所有课堂“全公开”,开展“亮相课”“汇报课”大比武,“推门听课”做到听课必评、听课必查、听课必交,促进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好老师”。

目前,长沙县九中共有在职教职工111名,校聘1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8人,高级教师31人,党员教师53人,包括校聘教师在内,学校教职工整体素质普遍有所提高。

聚焦全面发展,确保学生素养提升

在长沙县九中的大会议室里有8个大字:“每位师生都很重要”。这一句话,作为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人本理念,最终落脚在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实践上。

长沙县九中秉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薄弱的学科抓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的教育情怀,分层作业、分层辅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向“好学生”方面发展。

学生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一以贯之的坚持。长沙县九中不但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理念,也给出了路径和方法:扩充学生阅读量,在“文明其精神”上发力;补齐学生表达力,在“优雅其气质”上下功夫;增加学生运动量,在“野蛮其体魄”上出实招。

这些“实招”,都是每个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场景之中最常见不过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优雅其气质”,学校将早自习分为两段,早一段专门大声朗读,早二段当众背诵或当堂检测。语文和英语课全面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为让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话,学校规定学生每月回答两次课堂提问,每学期上台进行一次课前演讲。

为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实现“野蛮其体魄”的目标,长沙县九中规定,每个学生在整个高中期间都要进行两次军训,每天雷打不动绕操场7圈合计1750米跑操,每学期还要进行远足或拉练活动。

倡导“陪伴”文化,推进班级管理提升

依托“达德”文化,发展“陪伴”文化,一直是长沙县九中有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里,学生在教室的每一个时间段都有老师陪伴,学生在寝室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有老师值守,学生参加的每一个活动都有老师参与组织。

陪伴是学校每一位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在长沙县九中,班主任不但是学生们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挚友。在班主任的挑选上,除了专业能力,更注重对教育事业、学生成长的专注。

班主任工作说来简单,其实繁重,培养一位好班主任,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为此,长沙县九中在新教师的成长框架上,就将班主任成长框架和教师专业成长框架进行了区别,强化班主任 “师徒”制度,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让青年班主任教师迅速成为“好班主任”。

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将班主任下班、自习课管理与绩效挂钩,另一方面,也通过行政做表率、年级组跟进、科任老师助力等方式,帮助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

为加强师生之间的血肉联系,长沙县九中还推出了“微心愿”征集认领活动。学生们的微心愿,由老师认领并帮助学生实现,这一举措让师生交心成为长沙县九中的现实。

2022年,长沙县九中将迎来建校八十周年华诞。以校庆为契机和起点,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共识与力量,守正创新,奋楫前行,向“环境优越、队伍优良、管理优效、质量优异、服务优质”的农村特色高中目标迈进,为长沙县“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贡献力量。

栉风沐雨擘蓝图,且看长沙县九中踔厉奋发、勤业求实,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