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进一步深入探索课堂改革,助推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理念,2022年4月19日上午,港城小学与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中段语文组开展了教研联谊活动。江北区语文教研员石老师、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部分老师、港城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1)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2)

▲唐娟老师

8:40分,活动准时开始。首先是港城小学唐娟老师进行了说课——《白鹅》。唐老师从“单元语文要素”“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讲述了本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3)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4)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5)

▲谢菲恬老师

紧接着,港城小学谢菲恬老师现场进行《白鹅》课例展示。谢老师紧密结合单元要素和课后题,设计精巧,步步衔接,充分运用“联系”教学策略。

一是联系上下文,结合表格探究作者对比写作的目的,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二是联系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词语、句子,体会作家运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三是联系作者身份,感受作者用词的幽默风趣,体会语言的趣味。四是联系课后阅读链接,对比不同作家笔下白鹅的共同点,体会其表达的相似之处。

谢老师教态亲切、语言简洁,整堂课逻辑清晰,层层深入,让听者如沐春风。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更是让课堂锦上添花,小组合作,借助表格,同学们积极提取信息,互相交流,运用多种形式感悟朗读,体会课文中语言的趣味,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北大资源鲤 鱼池小学廖小蓉老师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6)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7)

随后,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廖小蓉老师以《从“有意思”到“有意义”》为题进行说课展示。廖老师紧抓单元特色,理清本单元课文在表达和内容上的有意思之处,并结合单元要素,实现关注语言、体会感情、感受作品、学习写作手法等系统化学习。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8)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9)

▲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

廖小兰老师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10)

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廖小兰老师进行课例展示——《白鹅》。廖老师语言诙谐生动、教态亲切,课堂结构清晰、聚焦关键部分,从白鹅的吃相高傲入手,再迁移学法,让学生学习叫声、步态,着重体会语言的趣味性,抓关键词,层次上逐步递进。此外,廖老师还强调了学习的实效性,在领会了学法的基础上进行练写,落实一课一得。

内地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港研讨(港小教研II凝心聚力向改革)(11)

观课期间,老师们认真聆听,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虽然选择的授课内容相同,但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让两堂课精彩纷呈,特点鲜明。课后,两校老师又分组交流了听课感想,教研员石建老师对两堂课都予以了高度评价,尤其对我校的校本教研提出了表扬。石老师说,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针对性强,体现出鲜明的学段特征。同时,还为我们指明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学为中心”的样态已初见雏形,但还需步伐再快一些,组际交流场再广一些,学习支架的实效性再强一些。

我校语文学科组周利平主任表示,校际之间的教研联谊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加强了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也为我校的教育教研步伐助力。今后,我校将持续探讨,深入研究,增强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站上三尺讲台,点燃青春梦想;肩负育人使命,守望教育初心。未来,港城小学全体教师必将怀揣终身学习的空杯心态,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教研联谊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