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话把高粱叫做「䵚黍」tao zheu,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磨成的面粉我们叫「䵚黍面」或者「红面」,汾酒的主要酿造原料也是「䵚黍」。玉米则是从南美新大陆发现后传到世界各地,后来才来到中国的。我们的先辈看到这种作物跟「䵚黍」有相似之处,但是颗粒饱满光洁如玉,就给了它一个「玉䵚黍」zsy tao zheu 的名字。玉䵚黍磨的面咱们一般叫「窝子面」,因为在过去,大多数时候玉米面都用来制成窝子(窝窝头)。

第一次来汾阳可以教我几句方言吗(汾阳话正字䵚-)(1)

这个「䵚」读 tao 去声,其实最早的本字是「稻」,只是「稻」字在山西晋南、陕西关中一代方言里的读音是 tao 而非 dao,所以当时的文人依照这种口音,专门为「高粱」的当地名称造了一个字「䵚」tao,沿用至今,这个字也随着高粱作物的传播进入到了汾阳话里。

䵚,《集韻》土皓切。關西呼蜀黍曰䵚黍

第一次来汾阳可以教我几句方言吗(汾阳话正字䵚-)(2)

另外,关于「䵚黍」的「黍」,周边多数县市都读 shu,汾阳话本应读 sheu,但是出现了不规则异变,读音 zheu,实际还是「黍」字。

在小麦产量不足的年代,䵚黍和玉䵚黍一直是咱汾阳,以及周边地区最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现如今已经成为调剂口味的粗粮,只能偶尔在一些地方吃到,而且多数是掺和了白面的。想要吃到纯正的窝子、红面剔羹,就只能自家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