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全民K歌也变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全民k歌号被人知道会怎么样?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全民k歌号被人知道会怎么样(全民K歌被爆涉黄)

全民k歌号被人知道会怎么样

全民K歌被爆涉黄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全民K歌也变了。

近期,全国 “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广东省 “扫黄打非”部门,对媒体报道反映的“全民K歌”APP传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查处。

很多人看到消息,第一反应都是:一个好端端的K歌软件居然也能涉黄?

根据官方调查结果,全民K歌涉黄的具体内容是,比如在平台首页短视频推荐中,部分“舞蹈”视频带有明显性暗示,平台上登载有明显涉色情低俗内容歌曲,用户在平台内能够搜索到相关资源,部分用户进行翻唱并在翻唱音频中改编更加露骨的歌词。

此外,平台评论区中部分评论内容污言秽语,存在“约磕(炮)”有偿服务信息,一些账号为色情平台引流。

与此同时,该平台上线的青少年模式未发挥应有作用,青少年模式下仍能搜索到色情低俗信息。

上述行为构成了提供含有宣扬淫秽、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也违反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

依此,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腾讯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责令立即改正有关违法行为。

对此,腾讯很快发表声明回应:

称将严肃处理责任人员;对全民K歌进行30天整改,下线 “交友陪玩”功能;进一步排查清理平台上涉黄歌曲色情低俗视频、评论区违规发言等有害信息,同时,立即关闭青少年模式下的站内搜索功能,对该模式下的安全机制和产品功能进行了完善。

全民K歌也表示,对相关情况高度重视,10月内已就公告中提及的问题完成了整改,今后将继续强化对包括UGC在内的各项内容的审核,对违规内容或账号的处罚绝不手软。

社区类应用难解的结

一提到打擦边球内容的互联网应用,很多人会心照不宣的想到各种陌生人社交平台。

由于内容社区平台的相对开放性,当UGC不再是以单纯分享为初心,社区的调性自然也会跟着改变,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平台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牟利者盯上。

尤其是涉及到直播这类容易有色情误导的内容,平台对UGC内容管控力度不够,导致不良内容越来越多,也是近些年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不断出现涉黄内容的原因。

全民K歌也是一样的逻辑。

曾经的单一唱歌工具,很明显限制了全民K歌的增长空间,随着自身流量的持续走高,加之用户粘性的持续增强,全民K歌迫切要加入更多的业务如直播、如社区来变现。

功能多元的背后,平台的商业化氛围也更加浓厚,这也是不少曾经的忠诚用户纷纷称全民K歌变了,不再像过去只是一个单一的唱歌平台。

一方面,社区氛围带来了带货土壤,有全民K歌的用户称在自己的歌曲评论区里,就藏着不少营销机器人,留言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商品导流。

另一方面,用户对社区氛围、内容的纯净程度的要求,又成为全民K歌商业化变现路上的一种矛盾,全民K歌作为社交娱乐应用,也很难避开直播类平台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存在已久的过度营销与涉黄问题。

据新京报报道,很多直播平台上,色情直播已经成为产业链,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有人公然叫卖色情资源,也有人以高额提成招揽色情直播人员,甚至构建服务器在境外的色情直播平台。

有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从搭建平台、招揽入会、运营分成,再到躲避监管,色情直播平台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分工和变现模式。

国内一些非法人员传播色情资源,在各社交软件上隐蔽进行,还有不少人通过外网社交平台进行交易。为躲避查处,部分软件开发商采用境外服务器搭建色情直播平台。

“但不容忽视的是,色情业的发展一直和互联网的关联度比较高。”有学者表示,随着互联网的使用门槛逐渐降低,平台商业化气息浓厚,部分不法分子会借助互联网平台,创造更多的变现手段和商业模式。

他们在广告话术上也会更加隐蔽,也利用通讯服务软件提升自己的技术含量,很多人在点击之前甚至都不会发现原来这是涉黄信息。

比如虎牙涉黄的高发区主要为“星秀”栏目下的交友直播间,其直播间取名多打色情擦边球。

这次被曝涉黄的全民K歌,同样逃不过直播交友重灾区。该平台“交友陪玩”项目中部分歌房主播露骨聊天互动,通过涉性内容诱导观众刷礼物。平台首页短视频推荐中,部分“舞蹈”视频带有明显性暗示。

平台上登载有明显涉色情低俗内容歌曲,用户在平台内能够搜索到相关资源,部分用户进行翻唱并在翻唱音频中改编更加露骨的歌词。

K歌赛道,全民K歌正“四面楚歌”?

根据腾讯音乐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社交娱乐付费用户为1050万,较去年同期的1230万,下滑14.6%。其中,环比减少200万,低于2020年第二季度的1250万,和第一季度1280万。

虽然在线音乐服务贡献的营收占比小幅增加,以全民K歌为主的社交娱乐服务依旧是腾讯音乐的重要收入来源,因为这一点,曾经的腾讯音乐还被诟病为直播公司。

从财报上看,直到现在,全民K歌依然是腾讯音乐的收入主力,最近的付费用户下滑局面,对于本身以社交作为核心的全民K歌来说,想突破现有增长瓶颈,也并非易事。

提高付费用户固然是一方面,但现在看来,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内容监管,才是全民K歌的当务之急。

毕竟,监管红线是不能踩的。

“交友陪玩”功能

与此同时,全民K歌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更加严峻。如今随着各大音乐平台在社交娱乐领域的持续深入,以及抖音快手等平台在社交娱乐的加速渗透,也必将进一步威胁全民K歌的地位。

为了刺激用户增长与DAU,这些年,全民K歌在不断改变,很多玩法也越来越下沉,除了内容上靠近三四线用户,据观察最近又多了个功能,红包裂变,具体规则是,每天签到、邀请新用户下载、看视频等就可获得红包,这个功能也像极了拼多多或抖音。

从近年来全民K歌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这个曾经社交娱乐的破壁者,如今在愈发被动的环境中,开始不断追逐风口,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不良内容出现,容易反噬平台生态。

总的来说,平台追逐商业化与增长本身无可厚非,也可以通过会员付费,周边,广告等模式来盈利,但自始至终,一定要保证不能为了商业化而破坏内容底线。

随着用户与内容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在内容治理上,平台除了加强规范对乱象进行治理,也要进行适当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源头上确保UGC内容的高质量,保证平台处在正确的轨道发展。

相反,如果平台滥用商业化,即使不会面临法律风险,也有破坏用户体验的风险,导致社区质量下降、流失忠诚用户。

显然,对于全民K歌来说,更关键的是,在新的竞争背景下如何瞄准差异化,保持初心,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失去人心,才是全民K歌在稳固自身地位时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