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名将,曹操有“八虎骑”、“五子良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刘备有“五虎上将”,孙权也有“江表十二虎臣”。

三国时期十大谋臣排名(江东十二虎臣最被低估的是谁)(1)

这十二人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孙坚的老部下)、蒋钦、周泰、陈武、董袭(追随孙策起兵的核心将领)、凌统、徐盛、潘璋(孙权一手提拔)、甘宁、丁奉。

三国时期十大谋臣排名(江东十二虎臣最被低估的是谁)(2)

徐盛、董袭、陈武和凌统前面已经介绍过,详见:

徐盛:三国江东有一名将,名气不及周瑜吕蒙,却两次陆战击败魏军,获得了和张辽同样的顶级封号!

董袭:可以媲美邓世昌的东吴将领是谁?(三国里哪种船只战力最强)

陈武和凌统:令江东胆寒之战:孙权的十二虎臣一个被杀一个遭重创(吴国战力最强的四人是?)

本篇介绍蒋钦和周泰。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

两人都是同郡之人,一起加入的孙策军,被任命为别部司马、

在孙策征战江东时,两人屡建战功,随孙策为左右,服事恭敬,数战有功。

周泰后来被孙权看重,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充当孙权的保镖,类似曹操阵营里许诸的角色左右(权爱其为人,请以自给)

很快,孙权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动庆幸了。

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等县的山越在祖郎的率领下发动叛乱,孙策带主力征讨六县山贼,孙权所在的宣城只有不到千人(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

三国时期十大谋臣排名(江东十二虎臣最被低估的是谁)(3)

有一股数千人的山贼突破孙策的封锁线,突然打到了宣城城下。城内守军数量少,加上没有防护工事,山贼很快就攻进城内。

孙权刚要上马,山贼就已经杀到跟前,兵器都砍到了马鞍上(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

宣城守军惶恐不安,敌关键时刻,周泰奋起作战,拼命保卫孙权,众人受周泰感召才慷慨应战,最终奋力击退山贼(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

此战,周泰身上受伤十二处,很久才康复(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

如果没有周泰,三国之后的形势还不知会如何发展(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同郡好友蒋钦则不停在讨伐贼寇,会稽郡吕合、秦狼等作乱,蒋钦领兵讨击,生擒吕合、秦狼,平定五县,转任为讨越中郎将。

贺齐讨伐黟县贼寇时,蒋钦已经可以督率万兵,与贺齐合力进击,大破陈仆等,斩首七千,其馀皆降。黟县贼寇被平定(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

赤壁之战后孙策、孙权的嫡系将领开始充当主力,孙坚的旧部老将程普、黄盖、韩当退居二线。

逍遥津大战时,十二虎臣除了三位老将外,其余如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凌统、徐盛、潘璋、甘宁悉数上阵。

蒋钦更是与甘宁、凌统、吕蒙等合战张辽,孙权才得以成功撤退,蒋钦作战有功生迁荡寇将军(从征合肥,魏将张辽袭权於津北,钦力战有功,迁荡寇将军)

合肥之战,真正考验了十二虎臣的底色,周泰(养病)、陈武(被杀)、董袭(主掌水军)、凌统(重伤)、徐盛(兵器被打没)、潘璋(喝阻败军)、甘宁(力战有功)。

蒋钦、潘璋、甘宁是较为能打的,只是潘璋为人鲁莽勇猛、奢侈贪财,而甘宁又是荆州过来的降将,而折节好学,以公灭私的蒋钦一跃成为孙权可以依仗的军方重臣。

孙权拜蒋钦为荡寇将军,领领濡须督。

濡须督的权柄极重,这和濡须坞有很大关系。

看下图,巢湖、施水连接合肥与巢湖,濡须水则连通巢湖与长江。

三国时期十大谋臣排名(江东十二虎臣最被低估的是谁)(4)

孙权在巢湖与濡须水之间修建了一座军事要塞:濡须坞。

濡须坞就像一把锁,不仅牢牢地锁住了曹军入江的门户,在这里驻守重兵,无形中把双方共有的长江天险变成了自家独有,江东将在战略上完全处于主动进攻态势。

可以说濡须坞的战略地位是极其险要的,是孙权在江北的重要军事基地,也是江东除了荆州之外最重要的门户。

212年10月,曹操亲率大军攻打濡须坞,这一仗也许是赤壁之战后孙曹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曹操出动了四十万人马,孙权也尽起主力七万抵抗曹军。

三国时期十大谋臣排名(江东十二虎臣最被低估的是谁)(5)

此战由蒋钦和吕蒙持军统领(曹公出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

对于蒋钦的领导,徐盛感到十分担忧(盛常畏钦因事害己

为啥呢?

这事要追溯到蒋钦在江东平叛时,当时他驻守宣城,讨击豫章贼寇。徐盛担任芜湖县令,收捕到蒋钦手下一名屯守官,上表请求将他处死(初,钦屯宣城,尝讨豫章贼。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

孙权考虑到蒋钦在远地领兵而未应允,徐盛担心蒋钦会对他有成见(权以钦在远不许,盛由是自嫌於钦)

蒋钦获知后,为了解除徐盛的担忧,常在众将面前夸奖徐盛,说徐盛带兵有方,作战勇猛,从此徐盛被蒋钦的气度所折服(而钦每称其善。盛既服德,论者美焉)

孙权也问蒋钦:“徐盛之前和你有私嫌,你如今举荐徐盛,是打算效仿祁奚那样推荐有私嫌的人?”(盛前白卿,卿今举盛,欲慕祁奚?)

蒋钦回答说:“臣听闻主公举荐贤才,应不怀有私人恩怨,徐盛忠心勤劳而又勇武有力,有胆略才具,是最佳的指挥官人选。如今大事未定,臣应当帮助国家求取人才,怎么敢因为私嫌来蒙蔽贤才呢!”(臣闻公举不挟私怨,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

孙权深表赞许!(权嘉之)

蒋钦不久被孙权召回,拜为右护军将军,同期担任左护军的就是吕蒙。两人仍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由此可见,蒋钦在江东武将的地位当中是非常高的。

而濡须督的位置孙权安排他的大保镖周泰来接任,这个任命顿时激起徐盛等人不满( 留泰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不伏也)

将军在军中的威望,要靠打出来!凭战绩说话!

蒋钦能服众将,是因为在逍遥津之战,人家战过张辽还没有被打崩!

之前介绍过,濡须坞位置重要,不容有失。孙权听说将帅不和后,亲自前往濡须坞宴请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孙权命周泰解衣,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权特为案行至濡须坞,因会诸将,大为酣乐。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欢宴极夜)

脱衣验伤是其次,大领导的亲自扶持才是最重要的。

次日,孙权又遣使者授周泰御盖(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盖)

于是诸将心服(于是盛等乃伏)

不服也不行啊,再闹别扭就是和领导过不去了。

襄樊战役后,孙权一度想要借机伐蜀,于是拜周泰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

益州这么关键的位置,只有真正信得过的人才敢放权,在周瑜策划的西进益州计划里,守益州的可是孙氏宗亲奋威将军孙瑜!

由此可见,孙权对周泰有多么信任。

只是没多久,蒋钦和周泰就先后走了,可以说,襄樊战役又是一道分水岭,此战后,十二虎臣大部分都退出舞台,而江东本土豪族出身的将领们,以陆逊为核心,朱据、朱然、朱治,全琮、顾谭等人开始陆续登上舞台。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