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城昨天(5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男性艺人工作室发文斥责“私生”反复篡改艺人本人及团队人员的值机信息,目前已报警处理上周三,在杭州飞往北京的一航班上,因飞机前舱有“男团”成员,在飞机落地滑行阶段,后舱有多名粉丝站在过道上并涌向前舱,机组人员一再劝阻大家回到座位,但无人听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民航局批驳网络谣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民航局批驳网络谣言(粉丝疯狂追星当思民航旅客个人信息保护)

民航局批驳网络谣言

作者:陈城

昨天(5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男性艺人工作室发文斥责“私生”反复篡改艺人本人及团队人员的值机信息,目前已报警处理。上周三,在杭州飞往北京的一航班上,因飞机前舱有“男团”成员,在飞机落地滑行阶段,后舱有多名粉丝站在过道上并涌向前舱,机组人员一再劝阻大家回到座位,但无人听劝。

上述两起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粉丝对于其所喜爱艺人的航班信息了如指掌。而过往诸多粉丝的追星行为影响民航飞行安全,其发生的前提同样是掌握了艺人的航班信息。有了相关信息,粉丝追星行为就变得“精准”,可以选择买同一航班机票机上追星,可以选择随机购买头等舱机票去休息室“偶遇”艺人再退票,或根据航班起落时刻在相应机场接机,等等。虽然不排除部分艺人故意泄露航班信息,来吸引粉丝追星给自己造势,但这仍然不影响要求加强对民航旅客信息的保护。

得看到,如今的粉丝群体追星不会漫无目的,通过旅客信息的保护来加大粉丝追星的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关追星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对民航飞行安全的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要首先从民航系统内部破局。有必要再次重申对民航旅客信息的保护,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粉丝追星造成的影响,也是对所有民航旅客的负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加强当前民航客票系统权限管理。

当前,各个航空公司的网上值机业务至少需要身份证号、手机号和姓名三种,而部分公司值机则还额外要求匹配正确航班号等方可操作。这些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普通人难以获得。因此,民航旅客个人信息泄露,人们通常会联想到中航信系统是否仍旧不够完善。

从此次艺人及其团队人员值机信息被反复篡改,也可映照出民航客票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通常,想要修改一人值机信息已然很难,同时修改多人值机信息,这背后一定是相关系统存在管理疏漏,才能让操作者有机可乘。而这一漏洞往小了说是对艺人及其团队人员的权益侵犯,往大了说,则就不得不思量是否危及所有民航旅客的个人信息保护了。

目前国内所有民航客票信息均需接入中航信的Eterm系统(民航旅客订座系统),而由于当前国内机票代理商资质管理混乱,Eterm系统的接入和使用并没有得到有效规范,这就给了民航旅客信息外泄可乘之机。当然,就如媒体就曾报道称,在机票信息泄露事件中,由于从Eterm系统源头到乘客,中间经历了中航信、航空公司、第三方航空APP、机票代理商、在线订票网站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上述每个环节牵涉市场主体甚广,因而有必要有中国民航局牵头制定相应的应对和治理方案。

除了堵着民航旅客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让粉丝追星的疯狂举动迅速降温,还需要用民航“黑名单”来约束粉丝不理智行为。当飞机处于滑行阶段,仍有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旅客未服从管理系好安全带待在座位上,将有几率会因飞机临时处置突发状况等导致人身伤害。飞机机舱通道狭小,人群拥堵在飞机过道上,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则将导致踩踏事件发生,也可能阻碍紧急疏散通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民航“黑名单”制度,将粉丝追星过程中的严重干扰航班安全的行为列入,通过限制乘机让粉丝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付出相应代价。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