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知青,呆农村的时候,没有电,晚上用煤油灯照明。煤油还不干净,点燃灯时有煤油燃烧的味道,有时还冒黑色的烟。煤油也是凭票供应的,每家按照人口的多少而定,一般不到天完全看不见,是不点燃灯。一家人不论多少人口,一般点一个灯。夏秋院子内室内聊天就不用灯,冬天燃烧的柴火,也比较亮,也不用灯。白天干活累,晚上可以看看报纸和《半月谈》,偶有有几十张回家到父亲单位拿来的旧的《参考消息》就是精神食粮。哪种说知青都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语录》都是宣传的需要,不是真实的情况。

与生产队的同年人熟悉后,有年龄大一点,已经成家的老哥悄悄地给我几本禁书看看,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禁书之列,更不用说《狄公案》《包公案》《三言二拍》《说岳全传》等等,这些书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的,也是繁体字,竖着印刷的,私下借出,偷偷摸摸背着人地看的。否则就是宣传牛鬼蛇神,帝王将相。公社,大队除外

难忘的岁月林场知青(我的知青生活8.农村的业余生活)(1)

的领导知道,会没收!传出去名声也不好!所以这样的书都是收藏起来看的。

在农村方圆十来里的工厂,部队每周有定期露天放映电影的习惯,如果消息准确,收工后队里年青人和孩子就成群结队地带上亮杆(用向日葵的杆茎冬水田浸泡后,去除外皮容易点亮,又能经燃)走十来里路去看电影。当时观看电影最多的是《南征北战》,《袭奇白虎团》,《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和革命栏板戏系列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等,由于反复看,好多小朋友都能背诵出人物的台词。后面还有反击邓小平右翻案风的电影《春苗》,真没有多大意思。一般放电影前,还有工厂或部队领导念稿子讲话十来分钟。电影放映中间要换片子,中断放映,还要重新,安装影片。我们最敬佩的是有个别电影放映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换上片,但是这并不影响观众的热情有电影观看就是福气哟。哪里有不少偏僻的山区,不少老人从来就没有观看过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