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影视剧越来越注重宣传,恨不能从定演员开始就天天上热搜,然而有的剧宣传得火热,还未播出就彻底凉凉,而有的剧悄无声息地上线,却突然成了热门IP,比如之前的良心佳作《琅琊榜》,再比如当下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

后者虽然没有前者一边倒的好评,但也凭借考究的服化道、紧凑而烧脑的剧情、电影质感的画面,以及人物设定和演技而获得了破亿的播放量和高达8.7的豆瓣评分。我在看前两集的时候,并没有太入戏,也没太看懂,有人说是因为黄海波扮演的崔六郎的戏份被大量删减,而使得前期剧情的铺垫略显仓促。也是因为故事开始时,李必(易烊千玺饰)那段文绉绉的台词和大量出现的专有名词,信息量太大,一时听不懂也不好消化。只能了解个大概:有个叫狼卫的恐怖组织,计划在特殊节日里搞恐怖袭击,和太子有着特殊关系、身居高职、主管大数据的道士李必,力排众议,请出犯了死罪、狱中待宰的前长安“城管队长”张小敬(雷佳音饰)来追查此事,保护全城百姓,并且限定在十二时辰(即24小时)内,完成任务。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2)

听上去像是唐朝版狼人杀,也确实如狼人杀般复杂,除了明狼狼卫,还有藏在暗处的幕后黑手以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环境,随着剧情的展开,你才会觉得原来这部剧是渐入佳境,而且越看越有嚼头,每一个人物似乎都带着自己的目的一一入局,而这盘局如何被破、结局又是怎样的走向,没看过原著的,很难想象。

用48集讲述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还能保证悬疑剧的节奏,实属不易,所谓“一日看尽长安花”,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剧中却展现了非常丰富的唐朝历史细节和文化亮点。所以,关于这部剧的“槽点”,我更愿意称它们为“知识点”。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3)

“槽点”一:古装剧突然出现个非洲黑人,让人出戏的“昆仑奴”葛老

在第六集中,张小敬为探寻消息去找地下城城主葛老。原小说作者马伯庸称,此情节是前期最精彩的一段高潮部分,因为张小敬在此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对之后的剧情发展至关重要。在路上,张小敬曾透露葛老曾是“昆仑奴”的身份,也表达了对他的忌惮,让人不禁有些好奇。然而当葛老终于出镜的时候,我差点一口水喷在屏幕上。原谅我见识浅薄,不知昆仑奴竟是非洲黑人。想想以前在小说和其他影视剧中也见过不少昆仑奴,但还是头一次见到有古装剧直接找黑人来出演……而且这个黑人还是好莱坞知名演员杰曼·翰苏,出演过《海王》、《速度与激情》、《惊奇队长》等等大片,难怪有人跳戏说:“老先生一出来,整个片子气质突变,感觉张小敬闯进了神殿,随时会被拽进罗马斗兽场……”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4)

更让我出戏的是葛老的配音,不用查资料,我一耳朵就听出来是陈建斌老师,他的这个调调和《甄嬛传》简直一模一样,我真怕他突然来一句“嬛嬛……”。

吐完槽来说说“昆仑奴”这个知识点,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一直以为昆仑奴是来自昆仑山,并且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其实据历史书籍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很多从国外贩卖而来的奴隶,因为古人通常把海外的诸多岛屿称为昆仑,所以这些从海上被贩卖来的奴隶,就叫“昆仑奴”。关于其来源,往往分为两种,一是被阿拉伯商人从非洲贩卖来的,二是来自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沿海地区。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5)

唐朝是昆仑奴最盛的时期,那时的长安还流行一句行话“昆仑奴,新罗婢”,甚至“昆仑”两个字也成了脸黑的代名词。这大概与唐朝各方面的繁荣昌盛、难出其右的国际地位和开放自信的社会风气相关。作为万国来朝的国际化大都市,长安的大街上能看到各种肤色的人,这些或进贡或贩卖而来的昆仑奴体力和水性都高于当时的汉人,非常实用,而又带有异域风情的神秘感,甚得贵族们的青睐,甚至以豢养他们为豪。

“槽点”二:水盆羊肉、手抓羊肉、火晶柿子、火炉烤肉……明明提着一颗心沉迷破案,偏偏看着看着就饿了?

刚从狱中放出、带着重要使命的张小敬,办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吃水盆羊肉,此外还有手抓羊肉、火晶柿子……堪称吃播的演技,把一部烧脑悬疑剧一下子变成了飘散着浓郁香味儿的西安美食纪录片。带货能力更是堪比《舌尖》,据饿了么官方数据表示,自电视剧播出后,弹幕中网友热议的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订单量大幅上涨,北京以环比133%的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此外,在上海、保定、佛山、拉萨、马鞍山等三十多个城市中,西安美食的订单量也都有所增长,就连小编看剧的时候都忍不住默默地订了份肉夹馍和凉皮,庆幸的是,只有十二个时辰,最多也就三顿饭……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6)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7)

说起西安美食,在今日也是令人称道的,而当你翻看史籍会发现,长安城的美食不仅好吃,更好听:烧尾宴、驼蹄羹、金齑玉脍、鹅鸭炙、生羊脍、樱桃饆饠、透花糍、槐叶冷淘、清风饭、驴鬃驼峰炙……美食名目令人应接不暇。羊肉是长安城最为风行的肉类食品,因为唐代曾一度禁食牛肉、猪肉,只有羊肉独领风骚,于是有了“此地日烹羊”的称颂。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8)

导演大概也是觉得,美食作为大唐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也的确,大唐盛世的魅力既在于文化艺术的辉煌灿烂,也在于市井生活的繁盛多彩,所以在短短的十二时辰中,那个史书上最绮丽的东方城池、诗人笔下最浪漫的国度,浓墨重彩而又充满生机地铺展在我们面前,热闹的坊间,来来往往的商人民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节庆活动的盛大和蜂拥,真真引人入胜,惟觉得这就是大唐,这才是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9)

“槽点”三:唐朝就有口香糖了吗?

崔器这个人物在目前播放的剧情中并不讨好,甚至可以称为“猪一样的队友”,但看他的戏份之重,应该后期会有反转。很多人都吐槽他说话时咬牙切齿的样子,嘴里总像含着东西似的。不过他确实是在嚼着东西,除他外,张小敬也是时不时就掏出薄荷叶嚼两口,难道唐朝就有嚼口香糖的习惯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0)

关于这一设定,马伯庸曾澄清“那是我瞎编的,本来想写嚼槟榔,但是一转念这个东西貌似一直没有传入中原,就编了个嚼薄荷叶吧。” 虽然是杜撰,但古人确实有清口气的妙招,只不过不是薄荷叶,而是口含丁香。据唐代徐坚等人编撰的《初学记·职官部》所载,皇帝身边负责文书奏章的官员,在向皇帝奏事时,要口含鸡舌香,也就是今天的丁香,以使气息芬芳。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口香糖”了吧。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1)

“槽点”四:“黑科技”大案牍术,难道是穿越版的大数据?

全剧的核心舞台是一个叫做“靖安司”的部门,它是长安城的情报中心,负责信息的收集和传递,而这个部门最核心的技术叫“大案牍术”,也就是如今我们常说的大数据应用,只不过我们是通过人工智能,而那个时候只有人工,也就是通过大批人力,来进行信息记录、汇总和分析,从而建立起可以随时调阅各种明细的大数据库。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2)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3)

靖安司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但大数据的应用在历史上却是有例可循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相管仲就是通过对农业产值统计分析来制定未来的生产政策。据说齐桓公曾问他:现在国家经济各项工作皆已开展,如何做好管理呢?管仲答: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就行了。土地、人口、产出、消费、货币、乡、县、国家等都要有统计,没有大数据治理不好国家。也因此,管仲被称为是“大数据治国第一人”。此外,智慧的古人关于类似大数据应用的著作还有很多,比如《史记平准书》、《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等。

“槽点”五:许鹤子,请你转回去!还原了历史,却不符合现代审美。

张小敬独闯狼窝的危急时刻,带兵救援的崔器,却故意挑选了较为拥堵的路线,途中顺带看了一场长安城中的“大明星”许鹤子登花车表演。一边是剑拔弩张,一边是歌舞升平,真是应了那句“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4)

许鹤子的出场可以说是铺垫十足,然而当她转过头来,弹幕却是哀嚎一片,期待中的美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艳,这大概与她的妆容有关。作为中国历史上极为开放的朝代之一,唐朝对美的接受度及开创性都很大,所以便有了各式各样的妆容。重重的腮红一般是最不可或缺的,往往铺满脸蛋儿80%的面积,称之为“酒晕妆”,也叫“桃花妆”。从妆容的多样性,也可看出当时的人对于审美的接纳度和宽容性。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5)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6)

这也是这部剧的良心所在,摒弃了现在古装剧中精致却太过现代甚至网红的妆容,在人物造型上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无论是妆容、发型还是头饰、服饰,每个人物都像是从唐朝画卷和陶俑中走出来的样子。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7)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8)

“槽点”六:神秘组织“不良人”,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

张小敬的身份是牵动剧情发展的一根线,他现在的身份是死囚,在此之前却是长安城不良人的统帅,人称“不良帅”。《唐五代语言词典》中有这样一个词条:“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其统管者称‘不良帅’。” 意思就是唐朝的“不良人”是官府征用而来,用来侦缉、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小吏,而被征用前,这些人都做过一些坏事,但罪行不大。之所以征用他们大概一是官府缺乏人手,二是这些人混在江湖,人脉广,消息灵通,有可利用的优势。相传不良人为唐太宗所设,将危害社会的负能量,转化为为社会服务的正能量,让他们有改过自新和为国家安定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

长安十二时辰1-48集解说(槽点or知识点)(19)

剧播一半,意犹未尽。所以这十二个槽点,我先总结六个,剩下的一半,我们留待后续随剧情慢慢品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