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向东宁 程昌宗 周萱 刘震 章文静
掌上咸宁报道
如果说嘉鱼县城区是一幅江南丽人图,三湖连江就是那清澈流波的眼睛。
三湖连江总面积14.4平方公里,由梅懈湖、白湖、小湖三个天然湖泊串接而成,连通长江,因而得名。
秋日暖阳下,微风习习,碧波荡漾,湖水轻轻拍打护坡。湖边步道上,游客或三三两两闲聊漫步,或择休闲长凳坐看湖光秋色。
“早些年,三湖连江可远不是这番清爽景象”,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管理处副主任戚波说。
沿着湖畔,记者开始探访三湖连江的“美容”密码。
拆,还湖面一片通透
“环湖那些养殖30多年的鱼塘,说拆就拆了”,戚波告诉记者。
以前,传统的“靠水吃水”观念下,三湖连江以各种形式承包给了私人,湖面拦网养鱼、筑坝拦汊等现象随处可见,无序开发的后果是湖面垃圾飘荡、养殖户过度投肥导致水质一再恶化。
家住湖畔球场小区的章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年夏天里都不愿意从湖边走,“气味难闻”。
2017年,嘉鱼县成立三湖连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第一步就是解除所有承包合同,清除撕裂三湖连江的“鱼篓子”。
150多个环湖鱼塘,历史最久的已经经营养殖30余年,拆除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心情多少有些复杂,养鱼这么多年,又是家里经济主要来源,自然是舍不得的”,承包了90亩湖面的养殖大户黄雄时任三湖社区主任,他说,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带头响应政策,除了率先签字拆除,还积极去做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
鱼岳镇人大副主席吴昊说,有一次在养殖户家中从晚上7点谈到快12点,终于达成一致。
挖掘机挥舞巨臂,三湖连江上的2800多亩鱼塘拆除清理完毕,横七竖八的自建塘埂、星罗棋布的拦网……全部成为历史,湖面重现一望无垠的通透景象。
“在2019年12月31日前,我们对辖区内27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对其中18家完全拆除,对17家叉尾鮰孵化企业进行关停”,吴昊说,禽畜养殖场污水偷排、叉尾鮰孵化企业大量投料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都是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点穴式”的环湖整治使得三湖连江得以重现“花容月貌”。
截,留湖水一汪碧波
行走在梅懈湖的沿湖栈道,可以看到数个从湖畔居民区延伸而来的封闭式管网设施。
戚波告诉记者,早些年,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城区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三湖连江,造成水质恶化,也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环湖鱼塘、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头已经雷霆拆除搬迁,居民生活污水如何妥善处理?
2018年,嘉鱼县启动建设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三湖连江生态截污工程,全力推进清淤和截污,铺设3000米截污管道。
吴昊说,这个工程好比是“拿金箍棒给三湖连江画了一个圈”,周边1万余户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环湖市政管道。
与此同时,嘉鱼县对所有城镇生活排污口按照“一口一策”“一牌一码”原则设置标志牌,公开排污口名称、编码、责任单位和责任电话。污水从哪来,谁负责,一目了然。
如何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嘉鱼县给三湖连江划了三条线:按照水库最低蓄水水位28.5米的标准划定蓝线,线内属于保护区,禁止任何经营开发行为;蓝线以外50米为绿线,线内修建环湖绿色步道、开展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建设景点;绿线以外为灰线,发展绿色环保经济。
戚波说,这三条线,就是保护三湖连江的“高压线”。
“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增殖放流等方式,也进一步提升湖水自净功能”,陆码河·小湖综合整治指挥部项目经理周洋告诉记者,早在2019年,嘉鱼县就向三湖连江投放鱼苗200万尾,栽种水生植物8000余株。
建,靓沿湖一路风景
如何让三湖连江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记者到三湖连江之一的小湖实地走访。
驱车方逢时路一直前行,面积1.8平方公里的小湖出现在记者眼前。
“这里原本是一片裸露乱石淤泥的荒坡,现在变成了一个湖畔小游园”,沿着新铺设的塑料颗粒步道,记者一行来到亲水栈道。
眼前的小游园树木郁郁葱葱,近水滩涂上绿草如茵,湖面微波粼粼,水天一色。
此时,同行的县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员电话响起,有热心群众反映此处有一处泡沫垃圾。前后查找了一圈未果,得知是15分钟前已被保洁员在日常巡湖检查中清理。
“通过对小湖及周边地区开展环保清淤、雨污分流改造、环湖绿化、市政配套等综合治理,打造集水利、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嘉鱼核心区水生态公园”,戚波说,沿湖环境变好了,周边老百姓的环保自觉性也大为提升。
穿过新建通车的小湖大桥,前方就是小雅公园。
占地面积17000余平米的小雅公园紧邻小湖,分广场区、儿童活动区、疏林草地区和滨水休闲区,园内设计精巧,一步一景。
暖阳微醺,68岁的舒永平老人眯着眼睛坐在公园休闲座椅上听收音机,眼前是开阔湖景,身边是舒适公园。
“这几年,不光是湖水变干净了,湖边也搞好了,我们老百姓打心里感到高兴”,舒永平老人对记者说,以前出门遛弯没什么地儿可去,现在到湖边公园坐会儿都觉得很舒服。
水景相映、绿水相亲、人水相近,三湖连江已经悄然起了大变化。
记者手记:
在当地采访时,从每一个受访对象的言谈之间不难看出,三湖连江是嘉鱼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
肆虐的无序开发让这张名片一度黯然失色,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早行动,早整治,为了还一湖碧波于民,当地打出了拆、截、建组合拳,成效明显。三条“高压线”更是勾勒出三湖连江的美好未来。
风来拂水清,坐看一湖晴。
今日之三湖连江,熠熠生辉,已经当仁不让成为嘉鱼明珠。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