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那么多名著,背过那么多课文,今天我们来聊聊笔名的问题。
1.
还是从鲁迅讲起。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名为周树人。那么,“鲁迅”和“周树人”有什么关系呢?
鲁迅本人是这样解释的:第一,他的母亲姓鲁;第二,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两个国姓都是姬;第三,“鲁迅”的意思是愚鲁而迅速。
一个笔名竟然能找出这么多层含义!
除了这个影响深远的笔名,鲁迅还有一百多个笔名,例如戛剑生、庚辰、自树、索子、索士、令飞、迅行、周逴、黄棘、周豫才、唐俟、L.S.、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等等。
他曾说:“一个作者自取的笔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
他的大部分笔名都展现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但有一个笔名非常奇怪,展示的是他的家庭矛盾。这个笔名就是“宴之敖者”,鲁迅还在小说《故事新编》之《铸剑》中给一个角色用了这个名字。
这个笔名是啥意思呢?鲁迅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这两个弟弟正好娶了一对来自日本的亲姐妹,也就是羽太信子和羽太芳子。
鲁迅在北京工作后,工资挺高,然后他斥巨资在八道湾买了个大房子,把家里人都接来同住。
结果,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和鲁迅互相看不顺眼,她还把周作人带得和大哥反目。
据三弟周建人在文章中描述,鲁迅常常给周作人的孩子买糖果,但羽太信子让孩子们把糖果丢掉。文中还说,鲁迅曾听到羽太信子呵斥孩子:“你们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让他冷清煞。”
鲁迅辛辛苦苦攒钱买的大房子,结果自己住在里面经常吵架,不得不和弟弟分开做饭,后来甚至气得搬了出去,继续攒钱买了个小房子和母亲同住。
1926年6月11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他下午去八道湾取东西,结果和二弟、弟媳吵了一架,“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这“秽语”有多难听,咱也不知道,只能靠猜测。最后,鲁迅艰难地取了自己的东西,离开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鲁迅为啥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取个笔名叫“宴之敖者”,还直接解释意思,让大家都知道弟弟弟媳的恶行。
2.
茅盾也用过百来个笔名,数量仅次于鲁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因为笔名数量多,他在文坛可男可女,可盐可甜。
关于“茅盾”这个笔名的由来,我之前讲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很多报刊不敢刊登他的文章。他的内心很矛盾,于是以“矛盾”这个笔名投稿。结果《小说月报》的叶圣陶看到稿子后,觉得非常好,但笔名一看就很假,就把他的笔名改成了“茅盾”。之后,“茅盾”成了沈德鸿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
除此之外,还有郎损、玄珠、蒲牢、沈余、微明、韦兴、佩韦、赤城、方壁、终葵、形天、施华洛等等都是他的笔名。
其中相当一部分笔名都来自中国神话传说,非常有格调。例如“蒲牢”是龙的九子之一,“终葵”就是钟馗,“形天”就是刑天。很有仙侠小说男主的风格!
但同时,沈德鸿还有一颗少女心,你能想象“冬芬”、“四珍”、“冯虚女士”这种娘们兮兮的笔名,背后是一个大老爷们吗?
说起男作家用女性化笔名,在民国文坛真的很常见!
有些男作家使用女名是觉得好玩,有些是为了应对白色恐怖,保护自己继续发声。
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在笔名后面加上“女士”两个字。除了茅盾的“冯虚女士”,还有刘半农的“范奴冬女士”,周作人的“萍云女士”、“碧罗女士”,柳亚子的“松陵女士”,赵景深的“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孙席珍的“织云女士”等等。
更高级一点的,是直接取个带有女人味的笔名。除了茅盾的“冬芬”、“四珍”,还有巴金的“欧阳镜蓉”,郭沫若的“安娜”,郭安仁的“丽尼”等等。
既然男人们都用起女人的笔名,那女人只好用男性化的笔名来反击了。于是,冰心女士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男士”。
3.
萧红原本不叫萧红,她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来改名为张廼莹。
“萧红”这个笔名的由来,和萧军有关。
萧军原名刘鸿霖,1932年他开始以“三郎”的笔名搞文学创作,并和还没有成为“萧红”的张秀环相识相恋。
后来,三郎取了笔名“萧军”,张秀环也取了“萧红”这个笔名。
第一,她想和爱的人用同一个姓;第二,这两个笔名合起来就是“小小红军”,代表他们的革命理想。
而说起以革命理想取名,伟大的润之同志是其中的翘楚。
1917年,年轻的润之同志在第三卷第二期《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那时他用的笔名是“二十八画生”。
这个笔名有何含义呢?
第一,“毛”字4画,“澤”字16画,“東”字8画,这三个字的繁体加起来有28画。
第二,“二十八”就是“廿八”,把“廿八”组合起来是个“共”字,而“生”可以表示“产”,合起来就是“共产”。
他后来还有个化名叫“李德胜”,意思是“离得胜”。他取这个化名的时候,周总理也顺便取了化名叫“胡必成”,寓意很明显,就不用解释了。
先辈们太有创意了!
4.
取笔名并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为了方便使用,有些名人的笔名就很随性。
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他取笔名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姓拆了一下。
“万”的繁体字分成“草”和“禺”,但“草”实在不像一个姓,就用了谐音的姓氏“曹”,最终成了“曹禺”这个笔名。
和曹禺齐名的老舍,原名舒庆春。“舒”字拆一拆,就成了“舍予”。
他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又把“舍予”简化成了“老舍”。
使用拆字法的,还有金庸大侠。
他本名查良镛,把“镛”拆两半,就是“金庸”。
对于这种懒办法,林玉堂表示:我总不能叫木木吧?
于是,他把名字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林语堂”。
真是太机智了。
5.
一个人的笔名好取,那一个组合呢?
话说茅盾曾经通过英语转译过不少苏联作品,他的儿媳兼秘书陈小曼是俄语翻译。
翻译家曹靖华的女儿曹苏玲也是学俄语的。
曹苏玲、程代熙、王家骧、陈小曼这四人组成了一个翻译组合,翻译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
于是,在这本书的译者介绍页,可以看到译者为“斯人”,是“四人”的谐音。
同理,三个人的组合,可以叫做“杉仁”。
在翻译界,倪培耕、陈宗荣、韩朝炯三人的共同笔名叫“杉仁”。
两个人的组合叫啥笔名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推理界出现了“冈岛二人”,是井上泉和德山谆一的共同笔名。这个笔名是日语“两个怪人”的谐音。
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尝试,从落选新人变成推理界的大佬,获得各种奖项。
但是几年后,他们因为理念分歧越来越大,突然宣布解散,名作《克莱因壶》成为他们最后的作品。
根据这样的取名逻辑,我们完全可以造出“五仁”、“路人”、“气人”、“巴人”这样的组合笔名啊。
啊,不对,“巴人”是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时用的笔名。
不得不说,鲁迅的笔名太多了,太容易撞名!
,